三九宝宝网宝宝百科宝宝知识

走进孩子的内心深入,了解孩子的内心感受

03月17日 编辑 39baobao.com

[简明不简单,生动不幼稚——评《给孩子讲量子力学》]因为别人的推荐,这两天看完了《给孩子讲量子力学》这本书。 量子力学 这4个字,即使对成人来说,看上去也是艰深险涩,奥妙难懂,对于孩子来说,似乎更隔着千山万水。拿到这本书的当天...+阅读

读《和孩子一起跳舞 给中国幼儿教师的50封信》后有感

吴放老师的这本《和孩子一起跳舞》和其他枯燥的教育理论不同,她以一种闲谈的方式,谈到了很多方面,提到了幼儿园工作中切切实实的问题和她的处理方式,细细读来,每一封都非常的精彩。书中,她以一种平和的心态教会我们很多处理突发事件的方式,提高应对能力。作为一线的教师,从她文字的阐述中我得到了许多启示。值得一提的是在书中我强烈的感觉到作者始终把幼儿作为有独立思考、选择、做计划和决策的能力的人,并且认为他们也有这个权利。老师在这件工作中充分尊重幼儿,老师始终是一个帮助、支持、辅助角色。老师试图走近孩子的内心深入,了解孩子的内心感受,与孩子一起 跳舞 。

特别在书中的第46封信中,吴放老师给我们介绍了她怎样对待一个顽皮孩子,在这个顽皮孩子的身上挖掘出了 无理 行为背后的 合理 之处,这个过程使我深有感触。是啊,现在我们所带的班级中不管哪个班总有几个调皮捣蛋的孩子,这些顽皮的孩子在上课时要不钻在桌子底下,要不就去拉拉扯扯,弄得旁边的小朋友都不能认真听讲,或者干脆在下课时快速地奔跑追逐,常常惹得老师出一身冷汗,生怕会磕着碰着,摔伤了自己和同伴。其实,每个教师都希望班上的孩子聪明、听话, 而对调皮甚至恶作剧的孩子难免会产生 讨厌 之嫌。我们发现教师对 调皮孩子 的不良行为多采用否定、 批评甚至讽刺等消极的方式,语气中大多带有责备、厌烦的情绪;而对 优秀孩子 的不良行为则多采用鼓励、建议等积极的方式加以指导,语气中包含着信任、真诚。而在观察中得知,很多调皮的孩子都是精力特别旺盛,心智特别活跃,他们做出的许多令人头痛的 坏事 、 恶作剧 ,大多是出于他们的好奇,是一种解惑、探索的行为。

他们的 坏事 、 恶作剧 蕴涵着他们丰富的好奇心和创造欲,他们想通过调皮来达到他们的某种欲望。换句话说:无理的行为总有他们合理的缘由。在我的教学中叶碰到过类似的例子,有次班中调皮的洁洁将自然角中的蚕豆花摘了,并把花汁碾在自己的指甲上。看到这样调皮的孩子老师一定会很生气,自然角中的植物长得好好地,为什么要摘了呢?而且摘掉了也不利于孩子们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老师在这过程中,光凭一味的训斥,根本达不到什么好的结果。只有走进孩子的心里,了解他们在想什么,充分尊重他们的想法,孩子的行为才会有所改进。随后我与孩子的聊天中得知:昨晚,她和她奶奶将凤仙花的花汁染在了指甲上,她觉得很好看,就想到了将蚕豆花也试着染花汁在指甲上。她还兴致勃勃地告诉我要将指甲染上各种五颜六色的花汁。听了她的话,很有道理。我没有批评她,而是鼓励她继续探索哪些花可以在指甲上染花汁,并可以适当做个记录,最后进行总结并告诉我们实验的结果。通过这次谈话我了解了孩子的行为动机,走进了孩子的心里。从此,这个调皮的孩子对探索性的活动非常感兴趣,遇到问题也喜欢问个 为什么 。

当然,因为孩子还小,他们判断是非的能力还较差,很多时候孩子出现无理行为的原因是他不知道什么样的行为是合理的。这就需要家长和老师抓住生活中的每一个学习机会帮助孩子早些懂得这些道理,使孩子真正的明白事理。可是在这个过程中运用吴放老师说的一句话:理解孩子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孩子有孩子的道理。可能有些道理在我们成人看来太过可笑,可是在孩子的世界里一切是皆有可能,所以只有真正的走进孩子的内心深入,了解孩子的内心感受,我们才能更好的教育好幼儿。

以下为关联文档:

家长应该怎样让孩子树立自信心与成功兵团十四师一牧场小学 王新安自信心是一种反映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成功地完成某项活动信任程度的心理特征。有研究表明:一个人自信心的强度与他的成功成正比例关系,即成功越...

孩子们眼中的春天《找春天》这篇课文文字优美,而且充满童趣。从文中探头的小草、早开的野花、解冻的小溪、飘摇的风筝等景物中我们随处可见春姑娘害羞、活泼的身姿,而当我们读起来更是给人一种...

孩子真不容易(徐国畅) 周六的一天,外婆带着我的小表弟一起来到徐州看望我。 这天中午,外婆有事外出,便嘱咐我把小表弟带好,我心里想: 不就带一个一岁的孩子吗?有什么难的?我带他肯定没问题! 可是...

孩子,我爱你们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

暑期让孩子在快乐的阅读中生活暑假,刘老师给我们家长推荐了王修文博士的 《给孩子最好的家庭教育》。对教育女儿这方面我是非常欠缺的,遇到问题总是束手无策,很迷茫。但是读了王修文博士的 《给孩子最好的家...

如何让孩子从“他律”走向“自律”感谢刘老师推荐的这本书,利用业余时间通读了一遍,感触颇深,尤其是文中的使孩子能从 他律 走向 自律 ,从 要我学 走向 我要学 ,最终达到自愿发展、 超越环境的观点,深受启发。 如何...

你的模样就是孩子的“影子”学龄前幼儿对事物的评价和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往往需要依附成人。同时小班幼儿最突出的年龄特点就是爱模仿。所以为幼儿提供一个正面的可供模仿的对象是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关...

我要让自己的孩子身心快乐怀着崇拜与激动的心情读完了王修文的《给孩子最好的家庭教育》一书,心中感慨颇多 其中,我最大的感悟是作为家长,作为一个爱自己孩子的妈妈,我要让自己的孩子身心快乐。 怎样做到...

我与孩子母亲在爱孩子上的距离最近,连着两三天,班中的周晓宇小朋友在下午午睡时,总会提出要小便的请求,有一次他刚叫道: 老师,我要小便。 说吧,刚站起,已控制不住地尿了一点在身上和床上,我连忙让他快到厕所里去将...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