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宝宝网宝宝百科宝宝知识

当孩子偷拿别人的东西,错误管教方式会毁掉孩子一辈子

04月04日 编辑 39baobao.com

[简明不简单,生动不幼稚——评《给孩子讲量子力学》]因为别人的推荐,这两天看完了《给孩子讲量子力学》这本书。 量子力学 这4个字,即使对成人来说,看上去也是艰深险涩,奥妙难懂,对于孩子来说,似乎更隔着千山万水。拿到这本书的当天...+阅读

晚上,妈妈群里,有位妈妈抛出这样一个问题:邻居家男孩,4岁了,最近从幼儿园放学回来,经常在书包或者 衣服口袋里发现玩具。有时候是几个串珠,有时候是一块拼图,有时候是几个彩色雪花片。不光在幼儿园这样,有时去别人家玩,对于自己喜欢的东西,也会偷偷塞到背包里,直接问他怎么回事,刚开始还承认,后来渐渐的就什么都不说了……这种情况频繁出现,大人已经对孩子偷东西的行为无可奈何,不知道到底应该怎么办。

看到这条消息,我正哄孩子睡觉,怕家长一冲动给孩子贴上“小偷”的标签,抓紧回复了这样一段内容——

四岁左右的孩子,没有偷的概念,男孩子晚熟,可能还分不清你我的界限,只单纯的喜欢,就拿回去了。家长最好别反应过度,和老师商量商量,一起跟小朋友说,如果喜欢,想拿回家去,要跟老师申请,不是自己的东西,没经过允许是不可以拿回家的。慢慢建立孩子的边界概念。

还有个群友,刚刚逃离空气糟糕的北京,去了南方一个天高水阔的美丽城市,3岁半的儿子也进入当地幼儿园。刚入园那几天,不知道什么原因,孩子常常把幼儿园的玩具带回家,问起来,孩子就说:“我喜欢,它们都是我的好朋友。”

群友也有点焦急,想让大家帮她出出主意。

其实,当孩子离开昔日熟悉的老师和伙伴,进入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心理压力会很大。这时他们往往喜欢跟没有攻击性和伤害性的玩具做好朋友,因此才会有“邀请玩具回家”的举动。

此时,最好的方法就是跟孩子说明玩具的归属,引导他们正确处理类似“想要或想在一起”和“先申请再行动”的先后顺序。

最重要的是,家长对于孩子这类行为一定保持平和态度,别用成年人的道德标准去衡量,觉得很丢人。我小时候,就曾亲眼目睹自己的小伙伴因此受到羞辱,对孩子这方面的心理,感触很深。

那时我大约五六岁,跟一个小伙伴去田里玩。她比较调皮,摘了别人家一个大南瓜。南瓜也没拿回家,只是找了块空地,把瓜砸烂,还找来些薄铁片切着玩儿,记得当时我俩还模拟了妈妈做汤的场景。

当天晚上,我去她家拿东西,正碰上南瓜的主人找上门来,口口声声指责小伙伴偷了他们家刚熟的南瓜。小伙伴的妈妈脸上挂不住,直接一个大巴掌呼上来,一边打女儿的脸一边骂:“让你手贱,让你偷别人东西……”一边跟南瓜的主人道歉。

小伙伴懵了,等反应过来,竟然没哭,一滴眼泪都没掉。先看了我一眼,然后直勾勾地看着她妈妈。那神情,直到今天我仍然记忆犹新。

后来,她和我说:“我不恨别人找来,只是恨妈妈什么都不问,上来就打我。”

本来她在妈妈面前是个“小话唠”,什么都喜欢跟妈妈说,但自从那次被妈妈不分青红皂白责罚后,她慢慢变得不怎么爱和妈妈交流了。现在想来,她的妈妈就是这样失去了女儿对自己最基本的信任。

未经允许动别人的东西,在大人眼中就是“偷”。但对于孩子,尤其是6岁以下的孩子来说,可能只是大脑萌生了“想要”的念头后,直接产生行为反射——这个年纪的孩子,有很多都还不具备完全的行为控制能力,也不清楚“偷”和“拿”之间的区别。

小时候,我也曾偷偷拿过爸爸的零钱,每次不多,就一两毛,最多五毛钱。上世纪80年代,大家的日子都比较紧巴,很多家庭的日子都很清贫,我家也一样。因为没有零花钱,而校门口的小摊儿又经常有卖贴画、瓜子、大米球的,忍不住诱惑,就偷偷拿爸爸的钱去买零食。

有次放学回家,我听到妈妈和爸爸在嘀咕,说的正是我偷偷拿钱的事。这才知道,对于拿钱,大人是知道的。但他们没打我也没骂我,反而商量着,把有限的工资挤出来一点给我做零用:每个月在一本地理书里给我放一些一毛两毛的钱,总额不超过2块,不低于1块,我可以自由使用。

得知他们的决定时,我内心是羞愧的,从那以后再也没偷偷拿过他们的钱。还通过自己管理零花钱,养成了最初的理财习惯。

为了研究小时候偷偷拿父母的钱是不是个例,我在一个群里做了调查。很快就有数位妈妈分享自己的经历——

这里只能放出一部分留言,超过六成的人有偷偷拿父母钱或亲戚家东西的经历,证明孩子有时候真的没有恶意,只是想吃糖、想要漂亮东西的想法占了上风。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当孩子有不经允许私自拿别人东西的行为时,爸爸妈妈们可以坐视不管。只是,我们要找到一些方法,在不伤害孩子自尊的前提下,根据自家孩子的性格,进行适当引导——

探究孩子拿东西的深层原因

6岁以下的孩子,无非是边界感不清,看到喜欢的东西就想据为己有。

这时候,身为家长,我们需要耐心引导。没上幼儿园的,在家注意引导孩子明白“哪怕家庭成员之间的物品,想动也是要经过主人同意的”。

已经上幼儿园的小朋友,则需要和老师商量好,一方面家长在家明晰物权概念,让小朋友养成拿别人东西要经过同意的习惯,一方面老师在学校要多给予关注,发现小朋友把东西装到自己书包里,不要粗暴地扣上“坏孩子”或“小偷”的帽子,而是告诉孩子喜欢的话需要和老师商量一下,看看能不能带回家继续玩。

6岁以上的孩子,要看看家里给的零花钱是不是足够,孩子的合理物质需求有没有得到满足。除了根据实际情况来增加零花钱,更要注意引导孩子合理使用零花钱。

切忌拿羞辱当教育

当孩子出现私自拿东西的行为,有部分家长会用打骂方式来让孩子长记性。但我始终觉得这不是最适合的方法,就像文章开头提到的那位小伙伴,妈妈打她骂她,导致的结果是失去了孩子的信任。

别说绝大多数孩子是无意中有了偷拿别人东西的行为,即使孩子真的有意偷窃,作为孩子的监护人,在大发雷霆之前,也一定先理性思考孩子的现实情况,是什么事情使得孩子在产生需求和遇到困难时不来向爸爸妈妈求助,而是自己想方设法去解决?

比如我一个朋友,小学时,学校要缴资料费,钱不多,只有5块而已。她却不小心弄丢了,怕被骂,就从爸爸口袋里偷偷拿了5块钱交给老师。结果她原来那5块恰恰丢在家里了,一下子露出了马脚。她妈妈不由分说把她骂了一顿,还说“也不知道她什么时候染上了偷鸡摸狗的毛病”。

我听她讲这个故事时,更多听到的是她对父母的失望,因为从小到大,每次她发出求助信号,得到的都是父母的责骂,“笨、粗心、臭打扮、乱扔东西”等等,都是亲生父母给她贴上的标签。

所以,当孩子出现行为问题时,别急着发火,先想想原因。

如果因孩子的行为造成物品损坏,一定要赔偿

老早之前和一个读者朋友聊天,他说小时候从来没喝过汽水,有次忍不住偷拿了小卖的汽水喝。他妈知道这事后,不打不骂,只是问他有没有勇气和自己一起去把钱还给人家。七八岁的他已经有自尊心,不愿意去。她妈妈没有强迫他,只是表示理解,然后自己去给小卖部的老板赔礼道歉。

他说:“从小到大,妈妈为我做的很多事,我都记不得了。但那个夏天,妈妈的背影却刻在了我心里。她没打我没骂我,可从那以后,我再没偷拿过任何人的钱和东西。现在,我有了孩子,带她去商场,她损坏了东西,我也会找工作人员主动赔偿。“

这位妈妈,传递给孩子的是对自己行为负责的态度——人只有学会了负责任,才会从内而外充满力量。

当然,如果用了引导、暗示、提醒等各种方式,孩子还是改不了不经允许拿别人东西的毛病,就需要面对面进行批评教育了。虽然养育孩子需要温柔地呵护孩子幼小的自尊心,但必要时候,对于油盐不进的孩子,我不反对采取严厉措施。

孩子的童心是一张白纸,可以向善,也可以从恶。养育一个孩子,最难的地方,就在于我们务必在孩子面前收起恶的一面,让孩子更快乐地向美好善良的方向奔跑。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自己也因此成长为更美好善良的人。

以下为关联文档:

家长应该怎样让孩子树立自信心与成功兵团十四师一牧场小学 王新安自信心是一种反映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成功地完成某项活动信任程度的心理特征。有研究表明:一个人自信心的强度与他的成功成正比例关系,即成功越...

孩子们眼中的春天《找春天》这篇课文文字优美,而且充满童趣。从文中探头的小草、早开的野花、解冻的小溪、飘摇的风筝等景物中我们随处可见春姑娘害羞、活泼的身姿,而当我们读起来更是给人一种...

孩子真不容易(徐国畅) 周六的一天,外婆带着我的小表弟一起来到徐州看望我。 这天中午,外婆有事外出,便嘱咐我把小表弟带好,我心里想: 不就带一个一岁的孩子吗?有什么难的?我带他肯定没问题! 可是...

孩子,我爱你们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

暑期让孩子在快乐的阅读中生活暑假,刘老师给我们家长推荐了王修文博士的 《给孩子最好的家庭教育》。对教育女儿这方面我是非常欠缺的,遇到问题总是束手无策,很迷茫。但是读了王修文博士的 《给孩子最好的家...

如何让孩子从“他律”走向“自律”感谢刘老师推荐的这本书,利用业余时间通读了一遍,感触颇深,尤其是文中的使孩子能从 他律 走向 自律 ,从 要我学 走向 我要学 ,最终达到自愿发展、 超越环境的观点,深受启发。 如何...

你的模样就是孩子的“影子”学龄前幼儿对事物的评价和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往往需要依附成人。同时小班幼儿最突出的年龄特点就是爱模仿。所以为幼儿提供一个正面的可供模仿的对象是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关...

我要让自己的孩子身心快乐怀着崇拜与激动的心情读完了王修文的《给孩子最好的家庭教育》一书,心中感慨颇多 其中,我最大的感悟是作为家长,作为一个爱自己孩子的妈妈,我要让自己的孩子身心快乐。 怎样做到...

我与孩子母亲在爱孩子上的距离最近,连着两三天,班中的周晓宇小朋友在下午午睡时,总会提出要小便的请求,有一次他刚叫道: 老师,我要小便。 说吧,刚站起,已控制不住地尿了一点在身上和床上,我连忙让他快到厕所里去将...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