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宝宝网宝宝百科宝宝知识

化学计算常用方法与技巧

01月06日 编辑 39baobao.com

1.差量法 差量法是根据化学变化前后物质的量发生的变化,找出所谓“理论差量”。这个差量可以是质量、气体物质的体积、压强、物质的量、反应过程中热量的变化等。该差量的大小与参与反应的物质有关量成正比。差量法就是借助于这种比例关系,解决一定量变的计算题。解此类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确定“理论差量”,再根据题目提供的“实际差量”,列出比例式,求出答案。 2.守恒法 在化学中有许多守恒关系,如质量守恒、电子转移守恒、电荷守恒、化合价代数和守恒等。

(1)质量守恒 ①宏观表现:变化前后质量守恒。 ②微观表现:变化前后同种元素的原子个数守恒。

(2)电子转移守恒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电子总数(或化合价降低总数)等于还原剂失电子总数(或化合价升高总数)。

(3)电荷守恒 ①在电解质溶液中,阴离子所带总负电荷数与阳离子所带总正电荷数必须相等。 ②在离子方程式中,反应物所带电荷总数与生成物所带电荷总数必须相等且电性相同

(4)化合价代数和守恒 任一化学式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一定等于零。借此可确定化学式。 运用守恒法解题既可避免书写繁琐的化学方程式,提高解题的速度,又可避免在纷纭复杂的解题背景中寻找关系式,提高解题的准确度。 3.关系式(量)法 化学计算的依据是物质之间量的比例关系,这种比例关系通常可从化学方程式或化学式中而得。但对复杂的问题,如已知物与待求物之间是靠很多个反应来联系的,这时就需直接确定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的比例关系,即“关系式”。其实从广义而言,很多的化学计算都需要关系式的。只是对于多步反应的计算其“关系式”更是重要与实用。 “关系式”有多种,常见的有:质量或质量分数关系,物质的量或粒子数关系式,气体体积的关系式等。 确定已知与未知之间的关系式的一般方法:

(1)根据化学方程式确定关系式:先写出化学方程式,然后再根据需要从方程式中提练出某些关系。如: mno2+4hcl(浓)====mncl2+cl2↑+2h2o,可得如下关系:4hcl~cl2 (2)根据守恒原理确定关系式 如:2na~h2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