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至今,秸秆一直是我国农民的基本生产、生活 资料,是保证农民生活和农业发展生生不息的宝贵资源,可用作肥料、饲料、生活燃料、食用菌基料以及造纸等工业原 料等,用途十分广泛。但是,随着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和农民 收入的提高,秸秆的传统利用方式正在发生转变。 调查结果表明,秸秆作为肥料使用量约为1。02亿吨(不含根茬 还田,根茬还田量约1。33亿吨),占可收集资源量的 14。 78%;作为饲料使用量约2。 11亿吨,占30。69%;作为 燃料使用量(含秸秆新型能源化利用)约为1。 29亿吨,占 18。 72%;作为种植食用菌基料量约为1500万吨,占2。 14%;作为造纸等工业原料量约为1600万吨,占2。 37%;废弃及焚烧约为2。 15亿吨,占31。 31%。具体如 图3所示。从图3可以看出,随着农村经济条件和生活水平的提 高,煤、液化气等商品能源已经基本取代了秸秆等传统能源(特别是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 此外,商品化肥也取代了秸秆等传统肥源。因此,秸秆的资源化利用在农村中越来 越少见。目前,秸秆的处理方式大多以随意堆放和简易焚 烧为主,对大气环境和工农业生产产生严重的影响。相关统计资料表明,我国每年废弃焚烧的秸秆总量约2。15 亿吨。焚烧农作物秸秆的危害如下:
(1) 浪费可利用资源由于农作物秸秆中不仅含有大量纤维素和木质素,而 且还含有一定数量的营养成分和微量元素,因此可以用来作为肥料和种植食用菌。 相关资料研究表明,1亿吨秸秆 中氮、磷、钾的量相当于50多万吨的氮肥、110多万吨的钾 肥和11万吨的磷肥。然而,田间直接焚烧农作物秸秆仅能利用秸秆中所含钾的40 %,秸秆中其余的营养元素和热能 则几乎全部损失,这就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
(2) 损伤土地的肥力土壤中含有丰富的对农作物有益的微生物。 绝大多数 土壤微生物在15〜40°C范围内活性最强,对促进土壤有机质的矿化、加速养分的释放,改善植物养分供应起着重要作用。表层土壤经过焚烧后,地下5厘米左右的地方温度可 达65〜90°C,高温会烧死土壤中的微生物,土壤中的水分 也会丢失60%〜80%,从而使土壤板结、不耐旱,吸水保湿能力大幅度下降,同是也使土壤的肥力下降。
(3) 污染大气环境农作物秸秆,尤其是刚收割的秸杆,在不完全燃烧的情 况下会产生大量的氮氧化物、二氧化硫和烟尘,而这些氮氧化合物和碳氢化合物在阳光的照射下又会发生反应,产生 二次污染物,使污染更加严重。此外,大量焚烧农作物秸秆 会增加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量,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
(4) 影响交通和诱发火灾我国耕地倒茬时间短、复种指数高,抢收抢种大约在一 周左右的时间,这就造成焚烧农作物秸秆的时间较为集中。燃烧秸秆形成大量的烟雾,使能见度大大降低,严重干扰了 正常的交通运输。在交通干线两侧和机场附近,这种影响 尤为突出。 在每年的夏秋季节,我国农村地区经常会发生 由于秸秆焚烧而引发烧毁庄稼、农舍以及因浓烟而引起的飞机航班延误的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