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宝宝网宝宝百科性格养成

如何控制孩子的不良行为

09月22日 编辑 39baobao.com

[爸爸有这几种行为,是在把孩子当“仇人养,以后想挽回也]一个亲戚喝醉酒了就会打骂妻子,而且好几次都当着孩子的面儿。有一天孩子跟他妈妈说,努力读书长大后就带妈妈离开。这位亲戚的妻子没想到孩子这么小竟然会有这样的想法,非常欣慰...+阅读

第三步:控制孩子的不良行为

“多动”孩子令父母最伤脑筋的就是各种不良行为,比如违反规定、欺负小伙伴、做作业拖拉、尖叫打斗、和大人顶嘴争执等,父母该如何控制孩子的这些行为呢?

◆某些情境容易引起孩子的不良表现,应尽量避免,比如在孩子很累的时候讲道理、在嘈杂的环境里做作业、在没人看管的情况下去热闹复杂的陌生环境等。

◆当孩子正在做的事情有点让人心烦,但仍能忍受,不要管他。孩子这样做是为了引起父母的注意。如果无人理睬,这些行为最终都会停止。

◆和孩子约定一个动作作为预定信号,当孩子看到你做预定信号时,就知道你对他的行为不满了。告诉孩子他做哪些事情是会让你难受的,如果发生了,你会——

⊙撤销他的某些特权,比如打电话、玩玩具、玩电脑。注意:不要因为小小的违反而撤销所有的特权;撤销之后应尽快恢复特权的使用。

⊙给予惩罚,比如让他单独呆着。

实际操作步骤为:出现错误行为——预定信号——给1次机会改正——依然如故——撤销特权或惩罚——不良行为改正——马上恢复特权或停止惩罚——对于改正行为给予表扬。

行动小贴士

①不要为了让孩子停止某种不好的行为而给予奖励,比如不要为了让他停止无理哭闹而给他什么。

②在撤销特权时避免消极评价如“你是很笨的、不听话的、懒惰的、顽固的小孩子。”记住,孩子的自尊很脆弱,也很难修复。

两个特别关照

1.“假多动”与真原因

宁宁5岁,最近突然开始出现思想不集中,老爱发脾气,还欺负其他小朋友,老师让父母带他去排除一下多动症。看了心理医生,说不是孩子的问题,是宁宁父母的问题。宁宁的父母很困惑,夫妻争吵与孩子多动有什么关系呢?

有些孩子的“多动”并非出于自身原因,而是外界环境的一面“镜子”,如果家里遇到某些问题,比如父母关系不好、经常争执(最常见);家长养育方式不一致;家里发生重大变故;搬家转校等,孩子会突然出现不良表现。

当父母做出改变,比如调整夫妻关系、确定统一的养育方式等,就可以帮助孩子恢复健康。

2.宽待自己,学会原谅

作为多动症或多动倾向孩子的父母,你应当宽待自己,学会原谅。

◎每天上床休息前,花点时间回想今天发生的事情,原谅孩子所犯的错误。

◎如果他人误会你的孩子,或者认为孩子懒散、品德败坏,原谅他们,因为他们不像你这样了解自己的孩子。

◎最重要的是:如果你在处理孩子的问题上犯了错,也要原谅自己。天下没有永不犯错的完美父母,爱自己和孩子是成为称职父母最重要的前提。

6岁的天天,平时像个“小马达”,一刻也停不下来。医生说他不是“多动症”,但有“多动倾向”,要加强“家庭干预”,不然将来容易往多动症转变。

随着对“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逐渐了解,越来越多有疑问的父母带孩子就诊,有些孩子得到了确诊,开始服药,有些则被诊断为非病态性的“多动倾向”,不管如何,医生都会告诫父母,需要加强家庭的干预。那究竟该如何进行呢?

第一步:建立“四心”

家有多动的孩子,是相当有挑战性的事情,因为孩子会在任何事情上(吃饭、睡觉、做作业、做家务、收拾物品等)给父母制造麻烦。

父母忍无可忍之时,亲子关系便会受到损害,而反过来这也影响父母对孩子的行为控制,所以在家庭干预中,第一步首先是恢复父母对孩子的耐心、爱心、信心和决心。

◆ 承诺:孩子,我们对你的爱是无条件的!

每一片树叶都有得到阳光滋润的权利,每个孩子也有被爸爸妈妈永远爱着的权利。如果父母只有在孩子合作的时候,才表现出爱和支持,会让无意犯错的孩子倍感失落,丧失改正的勇气。所以,父母首先应该许下自己的承诺——给予孩子终生的“无条件的爱”。只有“无条件的爱”才能真正地帮助孩子。

◆ 行动:每天一段高质量的亲子时间

亲密的亲子感情既能加强父母的信心,也能增加孩子改变自己的信心,所以除了在言语中表达我们的爱意外,请每天抽出20~30分钟的时间完完全全给孩子(不包括接送孩子和共同吃饭的时间),比如交谈、一起游戏、给孩子讲故事、出门游玩散步、共同锻炼等。

行动小贴士

①让孩子决定玩什么游戏,制定游戏规则,父母要尊重并接受。

②整个游戏过程,父母不作任何评价,只需全身心投入,一切让孩子做主。

③多对孩子说正面的话,如“我很喜欢这种玩法”、“和你一起这样玩我真开心”,也可用肢体动作来表达,如微笑、抚摸孩子。

④忽略轻微的不良行为,但当孩子做出有攻击性的行为(如把玩具扔向墙壁),父母必须有明确的表情反应,并指出应该怎么做。如果孩子仍继续,父母应该站起来,用冷静但坚定的语气告诉孩子游戏结束了。

第二步:培养孩子的好习惯

刚开始孩子并不懂做什么是对的,需要父母耐心地培养:

◆调整期望值:期望越高,失望越大,这对亲子双方都是打击。父母应将自己的期望值调整在孩子“跳一跳能够得着”的高度。

◆建立规则:建立固定和稳定的模式可以带来行为上的好习惯。所以,应对孩子的日常行为(起床、穿衣、吃饭、做作业、上床睡觉等)及如何对待长辈、何时可以玩、何时可以打电话等做出明确的规定。如果有新的活动和安排,事先要让孩子知道具体的过程和顺序。

◆善用表扬:如果孩子能够做到父母布置的好行为,可以在初期给予奖励,帮助其巩固强化,直到不需要奖励也能自己去做。以下奖励类型供参考:

﹡消费型:食物、礼物、玩具等。

﹡活动型:看电视、看漫画、郊游、娱乐活动等。

﹡拥有型:穿最喜欢的衣服、玩最爱的玩具、和好朋友一起玩等。

﹡社会型:口头表扬、身体接触、荣誉、小干部称号等。

﹡荣誉型:小红旗、红五星、小红花等。

行动小贴士

①向孩子解释规则时,最好蹲下来,与孩子面对面,有足够的眼神交流。

②如果出现“奖励饱厌现象”,即某个奖励不起作用了,要使用“间隙强化”——良好行为必须发生多次才能给予奖励。

③以精神奖励为主。

以下为关联文档:

宝贝不良行为纠正对策儿童在成长中,不仅身体容易发生疾病,心理上也常会出现一些偏差。父母怎样进行纠正? 一.儿童攻击行为 儿童攻击行为常表现为打人、骂人、推人、抢他人的物品。攻击行为一般在3-6...

案例—当家长行为不妥时事件回放 在某幼儿园,两个要好的小女孩玩耍时,笑笑(全托生)不小心用指甲将丽丽的前胸划破。傍晚丽丽妈来接时看到女儿在哭,简单询问女儿后,就冲向笑笑,大声斥责:“你这样对我女儿,我...

老师的行为对于孩子们的影响非常的大经常有人说 每一个孩子都像一面面小小的镜子,你做什么他也做什么。 我对于这一观点非常的认同。所以我觉得我们作为幼儿园老师,应该时刻的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因为孩子们每天和...

不能让有以下行为的爷爷奶奶带孩子爷爷奶奶带孩子的话如果有以下问题最好就不要让他们带孩子。 1、挑拨孩子和爸爸妈妈的关系。有的老年人很在乎孩子和自己的关系,为了确保孩子和自己最亲,总是有意无意地说妈妈...

规范学生日常行为一、采用激励机制,规范学生日常行为。 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孩子们已经适应了学校生活,初步养成了一些良好的习惯比如学习、卫生等,特别是今年我班进行了争星活动、每月进行十佳学...

不良行为倡议书大全抵制不良行为倡议书怎么写范文一:不良行为倡议书范文 亲爱的同学们: 一个文明城市,能给市民提供良好的学习、生活、工作环境。建设一个文明城市,需要社会各界和城市居民的共同努力。我们青少年是祖国的未...

特殊的杰杰一位情绪和行为障碍的孩子杰杰是全园闻名的 新闻人物 ,相对于同龄儿童来说他确有不少特别之处,如:无缘无故打人,抢玩具,欺负同伴,不爱学习,常搞破坏,等等。因为杰杰是一位情绪和行为障碍的孩子,是一位需要特殊...

通过环境创设来减少儿童的行为问题——读《08岁儿童太仓市艺术幼教中心南园幼儿园 何逸,精心创设环境,除了有利于适宜儿童身心发展的教育实践外,还能减少儿童的行为问题,使教师有更多的时间支持儿童的学习。在《0-8岁儿童学习环境...

促进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夏至未至,咱们停止了这个繁忙而又充分的学期。回想这一学期,只感到光阴过短,促一学期已曩昔;又感到光阴充分,由于在这短短四个多月内,咱们依照学期初的筹划,在贯彻《指南》精力的基...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