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宝宝网宝宝百科健康成长

感染与传染病学 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

12月18日 编辑 39baobao.com

[中医辩证论治病毒性出血热]中医认为本病是由疫疠之气所致,属“暑温”或“伏暑”,也有人将其归入“冬温时疫”的范围。由于本病具有发热及典型的皮肤斑疹等体征,故又称为“疫斑”、“疫疹”。病原体:中医...+阅读

登革热(dengue fever)和登革出血热(denguehemorrhagic fever,DHF)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经蚊传播的急性传染病。前者以发热、皮疹、肌肉、骨关节剧烈酸痛、淋巴结肿大、白细胞减少等为主要表现,病死率低;后者以发热、皮疹、出血、休克等为主要特征,病死率高。

【病因】

登革病毒(Dengue viruses)为B组虫媒病毒,归类于披膜病毒科(Togiridae)、黄病毒属(Flivirus-es)。病毒有RNA基因组衣壳,呈哑铃形、杆状或球形,直径为40~50nm.可在乳鼠脑内和组织细胞中培养繁殖,以白纹伊蚊细胞纯株(C6/36)最为敏感。登革病毒有I、Ⅱ、I、Ⅳ四个血清型,可用中和、补体结合、血凝抑制试验等方法分型,各型之间有交叉反应,故应取病人双份血清,抗体效价递升4倍以上才有诊断价值。

登革病毒易被乙醚、0.25%蚁酸、紫外线照射或40~45℃温度约半小时均可灭活。

【流行特征】

(一)传染源 病人和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从发病前1天至发病后5天内传染性。东南亚森林中的猴感染后多不发病,但可成为传染源。

(二)传播媒介 埃及伊蚊是本病的主要传播媒介,其次是白纹伊蚊。前者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沿海如海南岛等地区,喜栖室内。后者在我国分布较广,尤以长江以南为普遍,常在室外活动。蚊吸血受染后,经8~12天才有传染性,再次叮咬人可传染本病。伊蚊受染后终生有传染性。病毒在白纹伊蚊的唾液腺及神经细胞中可大量复制。

(三)易感性 人类普遍易感,在原无本病的区域内一旦发生流行,疫情可于短时间内迅速蔓延,并使大部分居民受染。发病以儿童为多。在热带地区多呈地方性流行,一次得病后对同一亚型的免疫力可持续1~4年,但仍可感染另一亚型。感染两种亚型后可获持久的免疫力。

(四)流行特征 本病流行于热带和亚热带,特别是东南亚地区,其次是北非,非洲赤道地区、南非北部、澳洲、地中海地区、太平洋岛屿,加勒比海岛屿等地。解放前我国台湾及东南沿海地区曾有过流行。解放后1978年在广东佛山市发生流行,1980年蔓延至广东,广西等地区,其中海南岛流行最为严重,以后常有不同程度的流行。

本病系由蚊传播,故流行有一定的季节性,一般在每年的5~11月,高峰在7~9月。

【发病机制】

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的发病机理迄今尚未完全阐明,近年来的研究有如下 看法。

(一)免疫机理 Halstead等认为初次感染登革病毒的人,临床上表现为典型登革热,不发生出血和休克;再次感染异型登革病毒时,病毒在血液中与原有的抗体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激活补体,引起组织免疫病理损伤,临床上呈现出血和休克。

经动物猴实验,以登革病毒作初次感染,发现病毒在病毒血症前已侵入附近淋巴组织,以后迅速扩展至全身淋巴组织,病毒血症消失后,病毒仍可在白细胞等组织细胞中复制,并再次进入血循环中,与抗体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第二次感染时,组织细胞中的病毒量比初次感染时明显增多,如将登革病毒抗体注入猴体内后,再以登革病毒攻击,其病毒量比对照组猴(注射无登革病毒抗体的猴)高51倍。同时也发现有登革病毒抗体者的白细胞培养病毒,其白细胞内病毒复制的阳性率比无抗体者的白细胞明显增高,以上实验证明病毒繁殖明显增加的原因与抗体存在有关。

血清学研究证实,登革病毒表面存在二种不同的抗原决定簇,即群特异性决定簇和型特异性决定簇,群特异性决定簇为黄病毒(包括登革病毒在内)所共有,其产生的抗体对登革病毒感染有较强的增强作用,称增强性抗体,型特异性决定簇产生的抗体具有较强的中和作用,称中和抗体,能中和同一型登革病毒的再感染,对异型病毒也有一定中和能力。二次感染时,如血清中增强性抗体活性弱,而中和抗体活性强,足以中和入侵病毒,则病毒血症迅速被清除,患者可不发病,反之,体内增强性抗体活性强,后者与病毒结合为免疫复合物,通过单核细胞或巨噬细胞膜上的Fc受体,促进病毒在这些细胞中复制。称抗体依赖性感染增强现象(Antibody-dependent enhancement,ADE),导致登革出血热发生。有人发现Ⅱ型登革病毒株有多个与抗体依赖性感染增强现象有关的抗原决定簇,而其他型病毒株则无这种增强性抗原决定簇,故Ⅱ型登革病毒比其他型病毒易引起登革出血热。

Halstead认为增强性抗体和中和抗体在体内并存时,只有当中和抗体下降到保护水平以下时才能发生ADE现象。婴儿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登革病毒抗体后,初次感染登革病毒可以发生登革出血热。有人研究6~8月龄婴儿血清中登革病毒中和抗体已降到保护水平以下,而增强性抗体还在有效浓度内,如遇上登革病毒流行,则易患登革出血热,这与临床上登革出血热婴儿多数是6~8月龄是相符合的。

含有登革病毒的单核细胞,在登革病毒抗体的存在下大量繁殖并转运到全身,成为免疫反应的靶细胞,由活性T细胞激活单核细胞,释放各种化学介质,激活的T细胞本身亦可释放一系列淋巴因子。这些生物活性物质激活补体系统与凝血系统,使血管通透性增加,DIC形成,导致出血和休克。患者血中组胺增高,组胺可扩张血管,增加血管通透性,I型变态反应参与存在。登革病毒抗原与有Fc受体和病毒受体的血小板相结合,登革病毒抗体与血小板上的病毒抗原结合,产生血小板聚集、破坏,导致血小板减少,患者骨髓呈抑制,血小板生成减少。血小板减少可导致出血,还可影响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血管壁,激活补体系统,引起血管壁的免疫病理损伤,Ⅲ型变态反应也参与发病。

以下为关联文档:

三种动物引起的四种病毒性出血热目前,在我国存在的有4种病毒性出血热。它们是: 1.流行性出血热:以发热、出血、休克和急性肾功能衰竭为主要特征。典型病例可分为五期: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

传染病学第十一节 流行性出血热世界上人类病毒性出血热共有13种,根据该病肾脏有无损害,分为有肾损及无肾损两大类。在我国主要为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在病原体未解决...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