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宝宝网宝宝百科健康成长

健康从肠道开始,看益生菌如何调节宝宝免疫力

09月22日 编辑 39baobao.com

[肠道健康的守护者,儿童益生菌优选妈咪爱]你知道吗,我们的肠道是超过一百万亿微生物的栖息地,那里面住着有益菌、中性菌以及致病菌,而人从出生开始,肠道里的这三种常见菌就打响了没有硝烟的战争。一旦肠道菌群遭到破坏,消...+阅读

益生菌对肠道健康的作用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很多家长也会选择给宝宝补充益生菌来预防和改善便秘、腹泻、消化不良等肠道问题。然而,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益生菌不仅有益于肠道健康,对人体免疫调节也起着一定的作用。

认识婴幼儿肠道菌群:肠道微生态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1、早期肠道菌群的建立不容忽视

说起细菌,很多人都会将其与“致病”、“有害”等词挂钩,并把它被视为危害健康的一大威胁。然而,人体肠道内本就生活着数以百万计的肠道微生物,可分为有益菌、有害菌和中性菌三类,它们互相制约、互相依存,形成一种生态平衡。一般情况下,宝宝在出生后2-4个小时内,各种不同的菌群开始进入他们体内,如果此时有益的正常菌群能够不停地发展,迅速占领生存空间,那么即使有害菌进来后也不会停留过久。而早期肠道菌群的建立受细菌扩散、漂变、分化和选择四个生态过程驱动,细菌扩散进入肠道的时间和顺序,会改变其余三个生态过程对婴儿肠道菌群建立的影响,甚至对宝宝健康带来长期影响。在这一过程中,一旦肠道菌群失衡,即有害菌大量繁殖,有益菌数量锐减,将会导致宝宝更易发生腹泻、过敏、免疫力低下等问题。

2、肠道微生态驱动免疫系统成熟

那么,肠道微生态与肠道免疫又有着怎样的关系呢?首先需要明确一点的是,宝宝的免疫系统并非天生完善,而是从出生起处于持续的发育过程中,免疫系统需要不断接受外界抗原的刺激,得到“学习”和“锻炼”,才能变得日趋完备。其中,肠道菌群是最重要的微生物刺激来源,是驱动宝宝出生后免疫系统发育成熟,甚至是诱导以后免疫反应平衡的原始基本因素。不仅如此,人体免疫细胞约有70-80%分布在肠道内或肠道周围,肠道菌群在调节免疫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对于免疫功能、肠胃功能等还没有发育完全的婴幼儿来说,一旦出现肠道紊乱,肠道微生态失衡的情况,则难以抵御外来致病菌的入侵,从而患上多种疾病。

走进微生物生态疗法:“量身定制”益生菌更有益健康

专家表示,通过补充体内不可缺少的有益菌群,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发挥广泛的生物学效应,从而达到营养保健、防病治病以及提高免疫的作用,是一种纯天然的微生物疗法。

1、抵御致病菌:益生菌在肠内大量生长繁殖,在人体肠腔内形成绝对优势菌种,能有效排斥有害菌,抑制致病菌对人体的侵害,维持人体肠内微生态的平衡,从而有效预防和改善肠道感染性疾病,如婴幼儿腹泻、病毒性肠炎,以及肠功能紊乱引起的慢性腹泻。

2、改善屏障功能:益生菌进入肠内后,能在肠壁上形成一道“菌膜屏障”,犹如在人体肠内构筑起“钢铁长城”,抵御致病菌入侵的同时,还能有效阻止多余的胆固醇吸收,加速肠内有害物质和毒素排除体外,起到通便、排毒、防病、保健的作用。

3、免疫调节作用:肠道中的益生菌(有益菌)能通过刺激肠粘膜分泌更多的免疫球蛋白SIgA,从而增强肠道免疫屏障功能,减少有害菌对人体健康的损害,并调节肠道内中性菌的潜在威胁。更重要的是,益生菌还能激活体内细胞因子和吞噬细胞来协调免疫反应,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增强自身抗病能力。对于身体正处于生长发育期且免疫系统尚不成熟的宝宝来说,补充益生菌维持肠道内菌群的平衡很有必要。

既然如此,通过发酵乳品或补充益生菌饮料是否就可以达到补充益生菌的目的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益生菌不等于有益菌或微生态菌群,每一种益生菌都具有菌株特异性。也就是说,只有满足肠上皮定植、改变肠道菌群组成、代谢活性和免疫作用等特性的菌株才具备益生菌作用。比如对症配方、细分功效的伊可新益生菌粉系列(伊儿畅、伊儿乐、伊儿感、伊儿敏)就完全满足以上要求,四款专业科学配方(每款产品3-4种菌株组合)为宝宝“量身定制”,选择宝宝体内的原籍菌种,服用安全性得到保障。此外,来自杜邦丹尼斯克的优质进口菌株能够耐胃酸、胆酸,顺利抵达肠道定植并发挥作用,适合宝宝长期服用。其中,“伊儿感”益生菌粉是专为免疫力低下、易感冒或者由于细菌感染在服用抗生素的宝宝设计;而“伊儿乐”益生菌粉是新生儿也能服用的,可以全面抗击湿疹、过敏、腹泻、便秘、腹胀、免疫力差等常见问题。另外,专门为有肠道问题的宝宝设计的“伊儿畅”益生菌粉和主要针对过敏体质或有过敏症状“伊儿敏”益生菌粉也是切实解决常见健康问题的好帮手。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不同症状和需求,来选择适合宝宝的配方产品,发挥益生菌的最佳效果。

以下为关联文档:

小小益生菌浑身满技能,助宝宝健康“益”臂之力!近年来,益生菌受到越来越多家长的喜爱,因为它们可以改善宝宝便秘、腹泻等肠道问题,对于调节过敏、湿疹及免疫低下也非常有效。虽然宝宝补充益生菌的好处非常多,但有些家长还是会...

当感冒遇上胃肠道不适胃肠型感冒并非一种特殊类型的感冒,而是指消化道症状,如呕吐、腹痛、腹泻较为明显的感冒,所以又称呕吐性上感,往往发生于病初起,容易误诊为急性胃肠炎,鉴别的要点:急性胃肠炎常有不...

灾区防肠道传染病从食物与水入手公共卫生专家昨天指出,随着温度的升高,灾区应加大对水源、灾民粪便等的处理力度,预防肠道传染病已成当务之急。 广东省疾控中心公共卫生研究所所长戴昌芳指出,幸存者住在露天的...

阻击肠道病毒71型感染徽省卫生厅召开中医专家专题研讨会,并发布了《安徽省中医药防治手足口病临床技术方案(试行)》。 专 家 解 读 杨志敏(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5年前抗击非典初期,很多西医专家坚决...

肠道传染病的9字要诀传染病防控专家、四川省疾控中心急性传染病预防控制所所长祝小平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灾后易发的传染病是完全可以预防的,对受灾群众、救援人员、普通市民而言,认真了解并掌握必...

肠道EV71病毒为何能致命解读:为什么死亡率这么高 肠道病毒EV71并不是什么怪病,它是一种常见的儿童传染病,全年都可能发生,每年4~9月为多发期。肠道病毒EV71感染主要通过唾液、疱疹液、粪便污染的物品密...

肠道病毒肠道病毒EV71感染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个别患者可引起脑炎、脑脊髓炎、脑膜炎、肺水肿、循环衰竭等。...

对付肠道病毒EV71并不难有报道说,目前有地方出现了儿童感染肠道病毒EV71,死亡率很高,为此我们感到有点恐慌,请问:作为家长,我们该怎样预防?读者 其实肠道病毒EV71并不可怕,只要积极预防,及时治疗,很多患儿可...

肠道病毒EV71与手足口别混淆肠道病毒EV71型感染主要表现为手足口病,但也可表现为其他疾病,手足口病可以由肠道病毒EV71型感染引起,也可以由柯萨奇病毒A组等其他肠道病毒感染引起,两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并不...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