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宝宝网宝宝百科健康成长

九防冬春季呼吸道传染性疾病

09月26日 编辑 39baobao.com

[宝宝冬春传染病――流行性腮腺炎]小童童从幼儿园回来后,妈妈拿出他最喜欢的酸牛奶,小童童只吃了一口就推开了,对妈妈说他的耳朵很痛。妈妈赶紧一看,哎呀,小童童右边的耳朵周围肿起来了!虽然表面的皮肤不发红,但摸上...+阅读

冬春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必须加强防范,以下是值得人们警惕的九种冬春季呼吸道传染性疾病。

一、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见于冬春季,易引起暴发或大流行。临床表现为起病急骤、发热、头痛、全身肌肉酸痛,软弱无力,并有轻度鼻塞、流涕、咽痛、胸骨后灼热感、干咳等上呼吸道症状;主要体征是面颊潮红、眼结膜及咽部轻度充血;化验检查显示血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多。流感的传染性强,一旦发病,应至少隔离至热退48小时后。

急性期患者应卧床休息、多饮水,进食半流质或流质饮食,医护人员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给予对症治疗,如降温、补液,保护心功能等,并可酌情选用抗病毒药或干扰素。流感的预防,除要注意保暖防寒、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少去人群拥挤的公共场所,以减少呼吸道传播机会等一般措施外,对老年人、婴幼儿和慢性病患者要特别加以保护,可在每年流感流行前几个月中接种流感减毒活疫苗,也可在流行期间给予药物预防,如给予病毒灵口服,每次0.1g,每日2次,连服1周左右。

二、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见于冬春季,5岁以下儿童是主要发病对象。近年随着麻疹疫苗的普遍接种,发病率已大大降低,按周期性流行但规律已消失,发病年龄亦向后推移,使得青少年及成年人麻疹发病率有所上升,对此要加以关注。麻疹的临床表现较为典型,首先表现为发热,为头痛、咳嗽、流涕、声嘶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并可伴有畏光、流泪、眼睛浮肿等眼结膜炎症状。发病3-5天后开始出疹,自耳后、发际开始,渐延至额、面、颈、躯干及四肢,手掌、足底等。皮疹出齐后的24小时内体温降至正常,而后按出疹顺序在2-3天内退疹,疹退时有糠麸样脱屑及浅褐色色素沉着。在流行季节遇到有上呼吸道感染及眼结膜炎的患儿,要注意口腔检查,如果在口腔见到麻疹黏膜斑,就可判定为麻疹,及时住院隔离与观察治疗。麻疹预防的关键措施是普遍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应在儿童8个月时给予皮下注射接种。

三、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好发于冬春季,2-5岁儿童为高发对象。风疹的临床特点是先有发热及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但症状轻微。1-2天后迅速出现皮疹,多见于面部、颈部和四肢,形态多样,多为淡红色斑疹、斑丘疹或丘疹,常伴耳后、枕部和颈部淋巴结肿大。皮疹持续2-3日消退,消退时无脱屑、亦无色素沉着。确诊为小儿风疹后应隔离治疗,隔离至出诊后的第5日。针对小儿风疹的预防,可用风疹减毒活疫苗,于出生后的第15个月时接种。易感育龄妇女亦应适时接种,以防引起婴儿先天性风疹。<<<123>>>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