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宝宝网宝宝教育写作范文

给自己写的墓志铭不少于400字!

02月16日 编辑 39baobao.com

清明时节,最常见的活动就是扫墓。站在一座熟悉或陌生的坟前,除了怀念,你或许也会关注墓碑上的文字,因为“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无论逝者生前品性如何,墓志铭对其都有一个最为简练的介绍与概括(古人曾将埋入墓中的志、铭文专称为“墓志铭”,后来这种形式消失,转而将墓碑文字称作墓志铭。本文取其广义,即包括坟前的碑文与墓中的墓志铭)。

卑鄙也好,高尚也罢,墓志铭属于“盖棺定论”。不过,古今中外,也有“未盖棺”而“自定论”的人,他们生前就为自己写好了墓志铭。这些自作墓志铭之人,又以文人最为人熟知。文人自作墓志铭的例子很多,我国古代有诗人王绩、杜牧,书法家颜真卿,现代有启功先生等,国外则有诗人叶慈、纪伯伦等,可谓屡见不鲜。此外,也有一些“非著名文人”做过类似的事情。

东汉士人赵嘉,通晓经术,才气横溢。三十多岁时,他大病一场,在家卧床七年,觉得好转的希望已经不大,于是写下墓志铭,叮嘱侄儿在他去世后刻在墓碑上。他自撰的墓志铭是这样的:“汉有逸人,姓赵名嘉。有志无时,命也奈何!”(《后汉书》卷六十四)但是,不久赵嘉的病突然好了,真是立“志”而消灾。赵嘉年老去世后,是否还用这幅提前几十年写成的墓志铭,可惜史书无载。

另一位是隋末唐初的傅奕。在文人辈出、明星满天的隋唐时代,傅奕算不上著名人物,但也博学多才。他精通天文历法,喜好老庄,生性放达,有《老子注》二卷等行世。唐太宗贞观年间,傅奕自感年老体衰,遂告诫子孙自己的后事应该从简。傅奕之“简”,倒没有省去撰写墓志铭,因为隋唐正是我国古代墓志铭盛行的时代。傅奕叮嘱的“简”,一是要求丧事从简,不得奢侈,甚至希望能像古人杨王孙那样裸葬;二是不想麻烦别人撰写墓志铭,自己早已准备好了。傅奕的墓志铭自撰于醉酒之际。某日,他大醉而卧,忽然又一翻而起,写了一副墓志铭:“傅奕,青山白云人也。因酒醉死,呜呼哀哉!”(《旧唐书》卷八十三)“青山白云”正反映了他一生恬淡的性格,“因酒醉死”则不无调侃色彩。

这些普通文人自作的墓志铭,虽然在多得无法统计的古今墓志铭中,所占比例并不高,名气并不大,但他们的文字,比那些别人撰写、不无溢美之词的墓志铭,要客观得多,也坦率得多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