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汀病是一种甲状腺机能障碍引起的疾病。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造成大脑皮层细胞的增殖、分化、异常等,严重影响了大脑的发育,使患者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呆、小、聋、哑的特征,故又称甲状腺机能衰退症或呆小症。
该病典型的特征是智力发育低下。重者生活不能自理,有的虽然能自己照顾自己,但因运动明显障碍,不能从事精细复杂的劳动;身材矮小,尤其下肢短小,皮肤粗糙,身体各部分发育均落后,手宽指短,扁平足,行路不稳,鸭步等。面部表情淡漠或傻笑、傻相。头大额短,头发枯干。眼睑肿,眼裂小而呈水平状。眼距宽,鼻梁塌,鼻孔向前,唇厚舌方,口展伸舌,耳大而软,移动度大等。此病可因病因的不同分为许多种类,如因先天缺乏某种酶或碘的输送功能异常等造成的克汀病为遗传性克汀病;因饮食或饮水中缺碘造成的克汀病为地方性克汀病等。
—般说来,克汀病发病率为1:20000,我国北自新疆、青海、甘肃,南至贵州、台湾等省的某些山区,由于地质的原因,土壤和水中碘量很低,因而植物和食物中碘量也低,个别严重缺碘地区地方性克汀病的患病率高达16.9%。除克汀病外,这些地区还存在不少身材矮小、智力低下、骨龄落后、听力差的儿童。刘谡等1980年在抚余县一个克汀区检査了U3例5-10周岁儿童的骨龄:骨龄落后1年以上者29例,占25.66%,落后最长者为3-4年;即使骨龄与年龄相符,其中绝大多数骨龄发育指数在平均指数以下,也表明有骨龄落后倾向,特别是智力偏低的儿童,骨龄落后更为严重。科里亚(Correa)在厄瓜多尔的调査发现,缺碘越严重克汀病发病率越高的地区,儿童中智商平均值也越低。因此,缺碘地区对胎儿和儿童影响不仅限于发展成为克汀病患儿,而是对全部儿童、青少年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影响。
对上述患者可针对病因采取给予甲状腺素或补充碘等措施治疗,时间越早越好,待智力受到严重损害后即难以恢复。我国在缺碘地区普遍采取食盐加碘措施(把碘化钾加进食盐内,比例为百万分之八十至一百),此举花费不多,技术上也不困难,但成效显著。如我国的蓟县,1978年甲状腺肿大发生率为65%,到19從年已降至4%。实践证明,食盐加碘是预防地方性克汀病行之有效的措施。为了解决缺捵问题和便于那些已开展缺碘控制计划的国家之间交流经验,成立了国际控制缺碘症理事会。来自《1987年世界儿童状况》的信息是:如果这些努力获得必要的政治上的支持,如果公众更多地了解缺碘症,人类健康问题中的这个最可悲、最容易解决的问题一定可以在不远的将来得到根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