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宝宝网宝宝教育学龄段教育

儿童各年龄阶段的品德培养

09月18日 编辑 39baobao.com

[如何让小学年龄儿童主动学习]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想要孩子主动去学习靠强迫是没用的,这就需要一定的方法。1.寓教于乐:既然孩子爱玩,那就让他在玩耍中学习,将一些问题融入到游戏中,让他不知不觉间就学会了很多东...+阅读

根据心理学的研究,两岁到五岁的儿童,道德判断能力还很低,他们一般还不能从事物的本质上去判断别人行为的好坏;他们往往从事物的数量大小与多少上去判断别人行为的好坏。例如,有两个儿童,一个是在玩耍的时候不小心打坏了四个杯子;另一个是因为妈妈没有满足他要许多糖果的要求,发脾气打坏了两个杯子。这两个儿童的行为到底谁差一些呢?当幼儿园的老师向孩子们发问的时候,许多儿童都说打坏四个杯子的那个儿童的行为要差一些。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儿童们想到的是:四个杯子比两个杯子多,损失更大,而没有能力去认识一个是有意打坏杯子,—个是无意打坏杯子这个最核心的道德问题。

两岁到五岁的儿童,虽然能够通过模仿做一些规则游戏,但他们还不懂得规则的约束性和道德要求的意义。儿童遵守游戏规则往往是从兴趣出发的,有些时候当他们取胜心切,就可能不顾游戏规则了。心理学上称儿童的这个时期为自我中心阶段。

六岁到八岁的儿童,心理活动规律有了新的发展。孩子入学以后,老师的话对他们有很大的权威,心理学上称这个阶段为权威阶段。一年级儿童大多喜欢接近老师,愿意把心里的话告诉老师。老师的一切要求都是必须做到的。一年级儿童对老师的这种信任心理特点是接受品德教育的有利条件。老师和家长应当以模范的行动和典型的事例来培养儿童的高尚品德。

一年级儿童对同学的帮助,常常是在教师的启示下进行的。他们对班上谁学得好,谁表现比较差,还不能主动去关心和了解。这就需要教师经常进行评定和介绍,以引导儿童向先进的学生看齐。

一年级儿童还不善于评价自己和别人的行为,还不很了解怎样做是正确的,怎样做是不好的。例如有个儿童看见别人的刨笔刀上有大熊猫的图案,由于喜欢,就把这个刨笔刀拿走了。儿童产生这种行为,是因为他还不懂得别人的东西在没有经过许可的情况下是不能随便拿走这个道德原则。老师和家长要对儿童进行道德知识的教育,给他们讲解那些事该做,那些事不该做;那些行为是好的,那些行为是不好的;及时肯定和表扬他们的优良道德行为,劝阻或制止不良的表现。这是发展儿童自我意识、形成优良品德的重要条件。

八到十岁的儿童,在与同伴交往的时候,意识到准则是维护共同利益的、平等的。因此,认为平等的行为都是好的。例如,在家里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情形:两个相差不大的孩子,家长经常分配给他们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如果两个孩子担负的任务量比较相近,他们就乐意去做3如果一个孩子分担的任务多,另一个孩子分担的任务少,或是没有给他分派任务,那就会闹别扭。又比如,要一个男孩子和一个女孩子一同替妈妈做事。结果,男孩子跑出去玩耍去了,妈妈就让女孩子一个人做完了两个孩子应该做的事情。老师问这个年龄组的学生,这样做对不对?有90%的儿童认为妈妈的命令不公平,应该平等,只有9%左右的儿童主张服从。以上这两个事例说明,八到十岁的儿童已经有了对道德行为的自我判断能力的萌芽,他们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因此,对八到十岁的儿童不宜采取简单的命令方式,而要着重讲清道理。心理学上称这个阶段为可逆阶段。

十一岁到十二岁的儿童,能从关心和同情出发,作出一些道德判断。有这样一个测验,测验是让一百六十七个六岁到十四岁的儿童回答一个故事性的问题。这个故事是:一个假日的下午,妈妈带着三个孩子到河边散步,四点钟的时候,妈妈给每个孩子发了一份糕点,大的两个孩子把各自的那份糕点吃了,小弟弟没有吃,又不小心把糕点丢到河里去了。妈妈该怎么处理呢?再给小弟弟一份吗?哥哥姐姐会怎么说呢?现在有三种不同的处理意见:第一种意见是,“不再给他”(强调惩罚);第二种意见是,“再给他一份”(强调平等),第三种意见是,“他年龄小,再给他一份”(更高一级的平等)。

回答的结果:六岁到九岁的儿童主张第一种意见的占48%,主张第二种意见的占35%,主张第三种意见的占17%。十岁到十二岁的儿童主张不给的只占3%,主张第二种意见的占55%,主张第三种意见的占42%。十三岁到十四岁的儿童主张第二种意见的占5%,主张第三种意见的占95%。这个测验证明:儿童的判断能力是有阶段性的。到了十岁以后的儿童,他们对道德的判断已经渗入了同情的因素,能够按照自己的观念法则来判断是非了。心理学上称这个阶段为公正阶段。

心理学研究说明,儿童的道德性是从他律逐渐转向自律的。八岁以后的儿童已逐渐由服从他人的规定过渡到服从自己内心的规定。教育上应该考虑儿童道德发展的这个特点,积极创造条件,促进这种转化。例如,在纪律培养方面,对六岁以前的儿童,可以通过做游戏的方法,让他们从游戏活动中了解游戏规则,逐步接受行为准则的约束。对低年级小学生可以通过讲故事、开展各种生动、有趣的活动,对他们进行道德行为的练习,并且给于公平合理的表扬和批评。对中年级儿童,特别要注意纪律的平等要求,教师要以身作则遵守纪律制度,使学生感到纪律不光是对自己有约束力,而且对老师、对其他同学也有约束力。这样,他就能够自觉接受纪律的约束。对高年级的儿童要适当开展评论,使学生把纪律行为从外部要求逐渐向内部要求转化。从初中起,可以适当利用集体舆论的力量进行纪律教育,也可以用适当方式开展说理活动,组织学生参观工厂、部队、交叉路口,亲身去体验纪律和革命事业的关系,认识到它是社会生活的客观要求,从而提高学生遵守纪律的自觉性。

以下为关联文档:

凸显育人价值,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有效性为了培养一批师德表现好、专业素养高、育德能力强,在市、区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小学《品德与社会》中青年骨干教师。2012年7月8日上午9点,由上海市特级教师秦红老师领衔的徐汇区...

陆渡小学《品德与生活一、指导思想:本学期小学品德学科教研将以太仓市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学科工作计划为基本工作措施,在校内推广小学品德 生活化、活动型、合作式、开放性 课堂教学模式,加...

六年级品德活动课堂设计现象一:六年级的一位班主任向我抱怨: 孩子大了,越来越难管,我天天讲,日日关照回家要按时完成作业、班里卫生要负责、男生不要遇到事情就冲动 几乎是吃喝拉撒都管到了,可是班里还是...

心理暗示的作用,对年龄小的孩子影响更大进入中班后,孩子们在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就连早上和老师打招呼的声音也比以前更加的响亮了。当然也有个别例外的,比如说我们班里的一个小女孩,名叫贝贝,还是不能大大方方声音...

参加品德名师工作室活动有感虽然我不是庄荷娟名师工作室的成员,但抱着学习的态度,我还是抽空参加了9月28日下午在星辰小学开展的品德教学研讨活动。听了他们工作室成员上的两堂课,参加了他们的课后研讨。...

苏教版《品德与社会》第六册“我的成长与他人”教学反本课是苏教版《品德与社会》第六册 我的成长与他人 这一单元中的第二课。这一课既是对 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 爱护别人的劳动成果 教学目标的继续和延伸,也是对上一课的进一步...

凸现育人价值,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有效性的实践《凸现育人价值,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徐汇区品德与社会工作室基课题研究项目申报表 项目名称:有效利用两分钟预备铃,促进课堂教学的策略研究 申报者所...

校园文化品德礼仪周活动方案总目标:做人的基本要求是要有良好的品德行为,结合敦品乐玩、幸福成长的办园理念,我们设计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将德育贯穿于幼儿的一日生活之中,引导幼儿去关注、去感受、学习与...

苏教版品德与社会活动目标:情感与态度:增强健康的闲暇道德观。 行为与习惯:学会安全、有效地收看电视,养成良好的收视习惯。 知识与能力:体会电视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增强学生对各种信息的辨别能力及...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