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是秦朝末年一位叱咤风云的反秦英雄,公元前209年,他杀会稽守而起义,随叔父项梁率八千江东子弟渡江西征,参加了反秦的队伍。八年间,他攻城略地所向披靡;矫杀宋义,兵围矩鹿,西屠咸阳,分封诸侯,身经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司马迁赞叹道:“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
然而正是这位英雄,竟于公元前202年垓下被围、四面楚歌。地厚天高竟无托身之所;万种低回发英雄失路之悲。“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一曲悲歌使古往今来多少志士仁入洒一掬同情之泪。正如南宋朱熹所说:“慷慨激烈,有千载不平之余愤。”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写道:“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短短二十个字寄寓了作者不胜惋惜之情。
察项羽的惨败,并非“时不利兮”,亦非“天之亡我”,而是由诸多因素造成的,这里笔者仅就其用人、待人问题上的失误略谈一点管见。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一些开明的思想家已经认识到了人才和人心向背的重要,秦用商鞅而强,楚用吴起而霸,屈原高唱:“举贤丽授能兮,遵绳墨而不颇。”项羽却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在人才任用上也不举贤也不授能。韩信、陈平、黥布原来都是项羽的部下,这些人在某些方面都有比较突出的才能,他们“绕树三匝”栖息项羽麾下本图施展才干,可项羽却不重用他们,甚至歧视他们,排斥他们,于是这些人一个个离他而去,投靠了刘邦,邦了刘邦的大忙。在某一阶段项羽看上去是很尊重范增的,称之为亚父。但范增可以说是个庸才,远不能和张良、萧何之属相比。鸿门宴上他极力主张杀掉刘邦,“举所佩玉玦认示之者三”。殊不知杀掉刘邦局面可能更糟,诸侯蜂起相互火并,项羽能收拾得了吗?灭秦大业又怎能实现?所以清代诗人郑板桥说:“新安何苦坑秦卒,霸王焉能杀汉王。”这个范增在项羽坑襄城、坑降卒时他不知哪里去了。身为谋臣如此无道妄为之举怎能忍“一言不发”?就连这样一个很不称职的谋士项羽也不能用,陈平略施小计便使他们君臣反目分道扬镰。
项羽自始至终实行的是一条任人唯亲的人事路线,把江山看成自己的家室,偏狭多疑,以个人恩怨行事,项梁曾在栎阳遭逮捕,曹咎和司马欣救了他,于是项羽就重用他们。正是这两个人,在关键的时候违反项羽“慎勿与战,毋令得东而已”的命令,渡兵汜水和汉军决战。结果全军覆灭,曹咎和司马欣“亦皆自刭汜水上”。与之相反,刘邦则豁达大度,从谏如流,政治目标明确,事业第一,只要能帮助他的王霸事业便开诚纳用,思贤若渴,用人不求全责备。登坛拜将,重用韩信,成为美谈。不听谗言,信用陈平,传为佳话。陈平是一个多谋善断,在军事上、政治上都具有卓越才能的人,在项羽那里却不被信任,得不到重用,迫使陈平离开项羽,投靠了刘邦,被刘邦委以重任。后来有人在刘邦面前诋毁陈平说,陈平徒有其貌,不一定真有才能,几易其主,乃反复乱臣,还听说他在家时与嫂私通,今大王用之使诸将,又受人金。汉王召平问此事,陈平坦率地说:“臣事魏王,魏王不能用臣说,故去事项王,项王不信人,其所任爱非诸项即妻之昆弟,虽有奇士不能用,属楚闻汉王之能用人,故归大王。羸身来,不受金无认为资,诚臣计划有所采者,愿大王用之,使无可用者,大王所赐金具在,请挂输官,得清骸骨。汉王乃谢,厚赐,拜认为护军中尉,尽护诸将,诸将乃不敢复言”。汉王不为谗言所惑,深信陈平为人才干,果断委以重任,使一些诋毁陈平的谗言也销声匿迹了。陈平“仕为知己者死”,效忠汉王尽智尽忠,后来为汉王朝的建立和巩固立下了汗马功劳。
在鸿门宴上楚汉双方力量的对比非常明显。军事实力楚远胜于汉;在诸侯中的威望项亦远在刘之上,但在关键的人事配合上却远不如刘。项羽任人唯亲,视项伯为心腹,而项伯却是—个奸细,私通刘邦,整个楚营竟不见运筹帷幄之臣,精悍强干之将。而刘邦身边则人才济济:张良、陈平、樊哙、夏侯要、靳强、纪信等,文武兼备,上下配合,协调一致。刘邦的每一动作都由谋臣精心设计安摆。项羽呢,却是草率粗疏,完全处于被动局面。
“民为本,君为轻,社稷次之”。“民为水,君为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些为政的道理哲人先贤已讲得很明白,项羽不愿学书,“奋其私智而不师古”,不懂得安抚民心,顺乎民意,怀柔包容,又加上性情暴戾,很多做法有悖人心。矩鹿之战,使项羽名声大振,诸侯将见项羽“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项羽本应抓住这一大好时机招抚诸侯,并且尊老敬贤爱恤士卒作出表率,使天下新旧诸侯闻风而响应,“囊粮而影从”。项羽却反其道而行之,矩鹿战后第一件事是新安城南坑秦降卒二十万;既而西进成阳,杀秦王子婴;烧秦官室,火三月不灭。紧接着杀怀王,杀韩王成;又坑杀齐国降卒,逼得齐人相聚而叛。项羽所为足令人识之士寒心,谁又愿意和他合作;谁又愿意向楚投降呢?
古人云,“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为政之道在于得贤,得人才者得天下,得人心者坐天下。具有江东八千子弟的楚王项羽,落得个乌江自刎的惨败结局,而一个鲜为人知的十里亭长刘邦,却成了一代天子,如此得人,用人的道理,历史上的楚汉相争给人们提供了多么鲜明的例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