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宝宝网宝宝教育学龄段教育

从社会学视角透析儿童社会化偏差现象

09月16日 编辑 39baobao.com

[社会捐资助学倡议书]篇一:社会捐资助学倡议书 各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社会各界人士: 夏日炎炎,瓜果飘香,在这个充满激情与希望的季节里,又有一批堵河儿女通过自己的勤奋努力,考上了梦寐以求的学生。...+阅读

导读:儿童社会化的重要性已不言自明,它是个体自我人格形成、价值观念确立、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阶段,同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些因素的最终形态。由于儿童社会化的完成有赖于他们所接触的社会化环境(家庭、教育机构、同伴群体和大众传媒),因此它也不可避免地受到这些外界因素的影响。

从本质上说,在社会中,任何一个个体一生下来就既是一个生物的人,又是一个社会的人,他从来都不是单

一、孤立地存在的,而是与多方面发生联系,在与周围的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存在和发展的。特别是在信息化、多元化、开放的现代社会,如何获得社会交往能力,并参与到社会活动中去,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所在,而在这一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变化就是我们所说的“社会化”。社会化占据了人生的整个过程,可分为预期社会化、成人社会化和继续社会化。每一阶段的社会化都以前一个阶段的社会化为基础,并对后一个阶段的社会化产生影响。其中,预期社会化是儿童、青少年学习基本的生活技能、掌握基本的行为规范,在社会生活中担当最基本的角色的过程,是个体社会化发展的关键阶段,也是每个儿童成为负责任的、有独立行为能力的社会成员的必经之路。〔1〕儿童社会化是指儿童在与家庭、教育机构、同龄群体和大众媒体等社会环境相互作用中,逐步形成独立的个性,明确自己的社会角色,掌握基本的知识技能和价值观念,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的过程。它对个体最初人格的形成、价值观念的构建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但在现实生活中,儿童社会化存在着各种偏差。本文对这一日益凸显的问题作现象描述,并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原因,希望能引起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对此问题的关注。

一、儿童社会化偏差现象

虽然儿童社会化的重要性已开始被家庭、教育机构和社会所关注,然而由于我们的社会正处于急速变化的转型期,家庭、教育机构、社会等外部环境对于儿童社会化的影响也变得空前的巨大,任何一个影响因素产生偏差都可能导致儿童陷入早期社会化的困境,偏离正常社会化取向。有学者(胡杰容,2000)对独生子女社会化的内容、环境以及偏差现象作过概括性描述,并根据类型差异将其分为“超前型社会化”、“迟滞型社会化”、“片面社会化”、“社会化冲突”,〔2〕本文借助该分类模式,对儿童社会化偏差的不同类型作出描述。

1.超前型社会化

一般而言,社会化过程是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统一,社会化的内容、目标要与个体身心发展水平相适应。如果社会化的内容、方式、目标超越个体的生理、心理发展规律和现实状况,就会导致个体的早熟。这就是超前型社会化。社会学者风笑天、张小山提出,“由于父母承担了伙伴的角色,儿童在语言、心理发展上表现出早熟化、成人化的特征。”〔3〕儿童过早地进入成人世界,体验到成人复杂的内心世界,致使他们的审美能力、语言表达和自我意识都过早地成熟。但是,他们在变得“乖巧懂事”的同时,也失去了最珍贵的童真。

2.迟滞型社会化

与超前型社会化相反,迟滞型社会化主要表现为儿童的心理幼化、心理承受能力低、基本社交技能差、行为与自身发展水平不相称。社会学者尹玉光指出,“儿童社会化过程中有早熟和心理幼化的倾向。”越来越多的孩子希望早日长大,积极模仿着成人的行为和语言。虽然在表象上他们进入了超前社会化,表现出早熟化和成人化的特征,但事实上大多数儿童心理极不成熟,缺乏安全感,抗挫折能力低,他们遇到困难就选择逃避,遇到挫折就轻言放弃,越来越多的儿童经受不起生活的考验,承受不了失败的打击。

3.片面型社会化

儿童社会化的片面性主要表现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重智轻德,过分强调某一方面的社会化内容,而忽视其他方面,这导致儿童在一些方面得到极端的发展,而在其他方面的成长受到抑制”。〔4〕许多儿童的双休日被“兴趣班”所占领,虽然有些儿童小小年纪就能写一手好字,画画、弹琴也不赖,但他们缺乏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劳动技能。此外,在许多幼儿园里,“读经”已成为主要教育内容之一,四五岁的儿童能熟背《三字经》、《弟子规》等经典之作,对于许多典故也略知一二。但是,每当在分点心或玩具时,他们仍然争先恐后,毫不谦让。家长或教育工作者在施化的过程中,往往只注重儿童对于知识概念的获得与吸收,却忽视他们是否真的将这些观念内化为自己的日常行为了。

4.社会化冲突

社会化冲突是指不同的甚至相互对立的社会化内容和目标同时作用于受化者,使受化者难以取舍,无所适从。风笑天、张华、杨树君分别提出父母教养态度、教养内容的不一致,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不协调是引起儿童社会化冲突的主要原因。〔5〕由于教养内容和态度本身蕴含着施化者自身的价值观念,在施化者与儿童互动的过程中,这种观念会直接传递或间接地感染儿童,一旦施化者所持的观念或态度不一致,就会给儿童带来困扰,使他们陷入社会化的危机。这种冲突主要表现为个体内心的角色矛盾,价值观念和取向不一致而产生的困扰,这些冲突往往会导致儿童形成“两面派”作风,在不同的人面前采取不同的行为、态度,价值观念不稳定。

二、儿童社会化偏差的成因分析

1.家庭的社会化功能逐渐下降

人从母体来到人间,最先接触的是家庭这一最基本的社会单位。在日复一日的家庭生活中,长辈通过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把现世的各种社会文化规范、生活技能和传统道德习俗等价值体系传递给儿童,使其在体格成长的同时获得品格的形塑和人性的完善。家庭对儿童的成长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甚至会给其终身的发展打上烙印。可以说,家庭是影响儿童社会化最基本的动因。帕森斯认为,家庭最主要的作用就是幼儿的初级社会化和成人的性格稳定化,而家庭教育的重要任务就是完成儿童社会化。

在家庭中,儿童与其他成员的互动是其社会化发展的主要方式。对于一个呱呱坠地的婴儿来说,整个世界都是陌生的,好与坏的价值判断,笑与哭的表情符号,在他们的眼里或许没有多少差异,因为他们没有表情、语言等符号的概念,缺乏价值判断和社交礼仪的经验。只有当他们开始模仿父母的言谈举止,在与家庭成员的互动中逐步建构起符号概念、价值观念,进而内化为自己人格的一部分,并通过日常行为方式表现出来时,他们才开始学会采用社会所要求的方式与人交往。因此,长久以来,家庭一直被认为是个体社会化,尤其是个体早期社会化最重要的组织。

可是如今,家庭已开始逐渐失去它的绝对优势,其社会化功能有所下降。从社会学角度分析,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与传统社会相比,现代社会中的社会化机构日趋多样化,尤其是专业社会化机构,例如幼儿园、教育集团、培训中心等迅速发展。家长为了让孩子更好地发展,将孩子早早送入专门机构,而家庭的社会化功能也就逐步减弱。第二,现代社会核心家庭日益普及,家庭成员逐渐减少,许多父母忙于工作,与子女交流互动的时间大大减少,他们在子女情感培育方面的作用也逐渐削弱。第三,人具有社会性,每个人在社会中会同时承担不同的角色,在这个处于转型期的社会中,许多父母也都在努力适应社会变迁。但他们往往由于其他方面的适应困难,忽视自己作为儿童家庭社会化过程中的施化者角色。第四,目前家庭的稳定性不容乐观,离婚率有攀升的趋势,一些家庭处于名存实亡的状态,当然也无法发挥其社会化功能。

2.教育机构的社会化过于功利

教育机构(包括托儿所、幼儿园等)是家庭教育的延伸、继续,是个体社会化的第二个主要场所。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社会的发展,传统家庭教育已经满足不了人们对各方面知识的需要,而通过教育机构,人们可以有组织、有目的、有系统地获得与社会需要相适应的各种知识技能和价值观念。

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人与人先天素质各异、不同职业间的收入差距悬殊等因素,给如今的中国社会带来了许多问题。教育机构也受到了这些因素的影响,在对儿童的社会化培养问题上,盲目地追求“功利性”。不少教育机构过于重视儿童的知识技能、价值观念的培养,却忽视对儿童道德行为、人际交往、合作共事、社会公德等方面的培养,这种功利化的教育取向会影响儿童健全人格的形成和个性品质的和谐发展。

3.同伴群体的负作用逐渐增强

同伴群体是同龄人或同辈人由于共同的兴趣、需要、态度等而自发形成的群体,它对儿童的价值观、态度、志向、抱负、行为以及人格和个性的形成发展都具有重要影响。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认知能力的提高,儿童活动范围逐渐扩展到家庭以外,同伴关系逐渐成为儿童交往的主要方面,它在儿童社会化的过程中起着无法替代的作用。群体社会化理论更是将同伴群体对于儿童社会化的重要性提升到第一位。

同伴群体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大多是在自然状态下产生的,主要表现为“同化”和“异化”。这里的“同化”,主要是指具有参与某一群体的愿望的个体以及该群体的正式成员,会自觉地遵守该群体多数成员认同的规则,并倾向于在穿着、言谈举止等方面与同伴群体保持一致,正是这些同化现象使得同一群体的儿童逐渐变得相似。一旦某个成员不遵守大家认同的群体规则,就会受到严厉的制裁,直到他改正为止。这种因同伴群体的强制作用而产生的行为一致性对儿童人格形成和社会化发展有长期的影响。

只有一个群体存在时,其自身的特性并不突出,群体成员倾向于把自己看作一个个独立的个体而非相似的成员,这时则易发生异化。在群体中,儿童个体会因统治力量和人缘的差异而具有不同的等级地位,这种群体内等级地位的高低会对儿童社会化产生深远的影响。比如,人缘较差的儿童往往没有统治权力,处于群体的边缘地带,他们缺乏自尊心和自信心,社会交往能力也较差。与此同时,同一群体中的儿童通过社会比较,能获得关于自己优势或弱势的信息,从而明确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这种社会比较加大了成员之间的个体差异,对儿童今后的发展作了预测,影响到儿童的人格发展。〔6〕

4.大众传媒带来的社会化冲击

在当今社会,大众传媒与家庭、教育机构和同龄群体一样,已经成为影响儿童社会化的重要因素。在世界范围内,儿童接触大众传媒的频度和时间正迅速增长。“地球村”任何一个角落的飞短流长,儿童都可以通过大众传媒即时获悉。这一切使我们的文化影响多元化了,文化变迁加速了。

在这种多元文化影响中,儿童的社会化模式也发生了重要变化,从以往那种“线性社会化模式”转变为“网状社会化模式”。从积极的意义上来说,大众传媒为儿童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先进的信息,促使儿童发挥学习的主动性与探究精神;同时,大众传媒也为儿童提供了参与性、交互性的技术手段,满足了他们多种内在需要,充实了他们的精神生活。从这个意义上说,大众传媒是一种调节儿童身心平衡的手段,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儿童健康和谐地全面发展。

但是,物极必反,再好的东西一旦用过了度,那么往往会产生相反的作用。大众传媒所提供的内容良莠不齐,一些不适合儿童的信息往往会成为儿童社会化健康发展的绊脚石。对于价值观念尚未成熟,缺乏判断经验的儿童来说,他们容易受到这些消极信息的影响,形成错误的价值观念;一些充满暴力血腥的场面还会影响儿童幼小的心灵,甚至诱发他们的攻击性行为。另外,长期将时间花费在网络与电视上,还会使儿童缺乏与父母之间的情感交流与互动,从而不可避免地导致代沟。

儿童社会化的重要性已不言自明,它是个体自我人格形成、价值观念确立、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阶段,同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些因素的最终形态。由于儿童社会化的完成有赖于他们所接触的社会化环境(家庭、教育机构、同伴群体和大众传媒),因此它也不可避免地受到这些外界因素的影响。从上述这些日渐明显的社会化偏差问题来看,儿童社会化必须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与重新审视,一切关心儿童成长的热心人士都要尽可能消除那些不利于儿童社会化的影响因素,同时联合家庭、教育机构、社会等各方面的力量,为儿童社会化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鲁洁,吴康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595-596.

〔2〕〔4〕胡杰容,马德峰.独生子女社会化研究述评〔J〕.青年研究,2000,(12).

〔3〕〔5〕张小山,风笑天.独生子女社会化过程中的偏差及原因分析〔J〕.福建论坛,1991,(12).

〔6〕王丽霞.习惯养成是人与环境的互动〔EB/OL〕.

〔2006-10-23〕.: .sunyunxiao..

以下为关联文档:

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报告3000字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报告3000字一 近来,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尤其是大中城市,物价上涨的消息也越来越多。以前在家时并没有感受到这一点,现在一个人在学校生活,日子...

寒假社会实践报告2020寒假社会实践报告范文2020一 时间匆匆,一晃一个学期就过去了。只是,今年的寒假不同于往年,刚到家不久,我就来到省公司农业分公司报到了,最后被安排到队任秘书助理。短短一个月的...

社会人士捐资助学倡议书帮助贫困学生,出自己的一份力,这是一种爱心。我们应该奉献自己一封微薄之力。下面是关于社会人士捐资助学倡议书,希望大家认真阅读! 社会人士捐资助学倡议书一 各级党政机关、...

精选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报告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报告范文一 调查项目:马尾区变化情况 调查地点:马尾区 调查时间:200年7月10日7月15日 调查人:李(98自动化班) 调查对象: 1、少许行政村。 2、一些人文景观。 3...

2020年寒假社会实践报告2020年寒假社会实践报告范文一 我于寒假期间在位于邯郸市西部的邯郸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进行了几天的考察实践活动,在活动期间我对邯钢有了一些了解,对我们的国有企业有了一些感...

关于践行社会公德最新倡议书精选五篇践行社会公德倡议书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也是广大干警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重要基石。为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院党组向向全体干...

践行社会公德倡议书践行社会公德倡议书一: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积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中...

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报告2020最新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报告一 转眼间大学第一学期已将结束,大家都归心似箭,希望赶快回家,同时各自也在为自己制定这的寒假的实践活动,随着假期的到来,束缚已久的身心终于可以迎来自...

最新关于社会人士捐资助学的精选倡议书5篇帮助贫困学生,出自己的一份力,这是一种爱心。我们应该奉献自己一封微薄之力。下面是关于社会人士捐资助学倡议书,希望大家认真阅读! 社会人士捐资助学倡议书一 各级党政机关、...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