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相信育儿的过程中,你一定遇到过这些问题:
孩子不好好吃饭,妈妈教育孩子:“如果你这顿你不吃,那么有可能我们要下一餐时间才能吃饭,而且中间不能吃零食哦。”
一边的奶奶连忙说:“怎么能不让孩子吃东西?这会儿他不吃,一会儿给他加餐不就行了?孩子哪里能饿着?!”
一家人逛街,孩子闹着要一个玩具。妈妈说:“上周才给你买了玩具,这个月我们先玩那一个;这个你可以先看看,喜欢的话我们下个月再买。
”
同行的姥爷发话了:“哎呀,他想要就买吧,又不贵。宝宝来,妈妈不给买,姥爷给买,姥爷有钱!”
晚上睡觉的时间到了,孩子拖拉着想继续看动画片。妈妈坚持要关掉动画,让孩子按时睡觉。
看到快要哭出来的孩子,旁边的爸爸说,“你就不能让他多玩会儿吗?来,爸爸陪你看,爸爸看球,你看动画片。”
这些场景有没有很眼熟?或者说你家类似的情况更多?这个时候,最想哭的哪里是孩子,分明就是被家人围追堵截的自己!
2、但擦干眼泪想一想,哪里有谁对谁错呢,当你觉得拆台党太惯着孩子的时候,他们还觉得你不像孩子亲妈呢,对孩子那么严厉。
一个家庭里,每个成员的自身经历、教育理念、育儿知识等都是有差异的,所以很容易产生分歧和摩擦,通常是这边正唱着红脸想要好好教育孩子,那边的白脸赶紧就来拆台了。所以哪里有谁对谁错呢,当你觉得拆台党太惯着孩子的时候,他们还觉得你不像亲妈呢不是。
这种矛盾不仅仅存在于老人与年轻父母之间,也存在父母两人之间。有媒体做过调查,老人与父母教育孩子态度不一致的有82.8%,其中认为老人太娇惯孩子的有69.5%,而父母两人之间教育孩子态度不一致而发生争吵的有34.4%。
可见,生活中,“拆台党”大面积存在啊。
“你唱戏来我拆台”,这种教育分歧如果处理不得当,对孩子的成长是有害的。
第一,家庭成员扮演不同的“脸谱”,对孩子所做的同一件事作出不同的评判,采取不同的态度,容易使孩子是非混淆、无所适从,不知道应该听谁的,干脆就用无所谓的态度对待自己做的错事。这很不利于孩子是非观念的形成。下次他再遇到同样的情况,还是不知道自己究竟应该怎样做,更谈不上有意识地改正自己的行为。
第二,孩子虽然小,却特别会察言观色,能敏锐地捕捉到大人们的地位、角色和情绪,他会进行权衡和选择,去寻找自认为对自己有利的一方,谁对自己有利就听谁的。不仅教育失灵,而且这种双面性对孩子的成长、人际交往、婚姻家庭、事业等会埋下隐患,情况严重的还会造成孩子的双重人格。
第三,如果双方的对抗方式比较激烈,发生争吵,会让孩子心灵受伤,严重的还会影响他的安全感,让孩子的脾气变得怪异、暴躁。
家有“拆台党”的确是让人头疼的事情,很多妈妈曾留言给我,痛诉家里老人和“猪队友”老公的种种“拆台”事迹,搞得自己都没法教育孩子了,家里矛盾重重、战火连天。
我们本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所有人的出发点也都是出于对孩子的爱。在这场教育孩子的争夺战中,无论最后谁赢得胜利,结果都让人堪忧:不仅伤害了孩子,也破坏了家庭关系。
3、那么,有没有办法克服分歧、“化敌为友”,争取到“拆台党”的支持和配合,给孩子创造一个和谐良性的成长环境呢?
家人有育儿分歧,先别急着争吵。
我们得承认一点,无论家庭成员出于什么样的理由争吵、拆台,有一个基本点是相同的,那就是每个人都爱孩子,只不过都是用自以为正确的方式在爱孩子。
想一想,是不是我们太在意自己的感知,而忽略了事情的本质?想进行有效的沟通,你必须先思考,自己的感知是不是片面的、主观的,甚至可能是错误的?
其实很多和家人的摩擦、争吵,都是因为我们用自己的感知代替了事实,用自己的情绪代替了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