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宝宝网宝宝教育评语心得

教师资格考试杂谈从油印机到打印机

12月01日 编辑 39baobao.com

1987年,我到中心校当会计,宋校长第一次找我谈话说:“在中心校上班,第一要手勤眼快,数字报表、材料发送,容不得耽误;第二就是刻刻写写要过关,上边要材料就急茬儿,容不得磨蹭。”

当时,过材料关,我是被“逼”出来的。记得第一次写完改善办学条件总结,交给宋校长看,他眉头一皱,叭嗒叭嗒抽烟,沉闷了好一会儿,才开始“说”我,说得我好苦,然后又从格式、段落、称谓、落款、重点内容等方面拿起笔一一修改,再让我重写。第二次交上去,他又挑出三个错别字,让我重抄。全部合格后,才表扬了我,让我再工工整整誊写三份。

从那以后,我不敢懒了也不敢马虎了。就是现在我也保持着这种作风,上报材料让什么时候交就什么时候交,从不推托。

第二关是刻写关。那时无论下发通知,还是上报计划、总结、教学研究单行材料,都要先用钢板、铁笔刻写在蜡纸上,然后油印,晾干装订。为了练写钢板字,一些后勤材料我都是刻写油印后再上交。

那时,中心校领导中刻写钢板的当属老孟主任。他当时50多岁,耳有点聋,但眼不花,刻写一笔一划,字体大小适中,行距疏密有致,印出来的字美观大方。我常常拿起蜡纸,对着亮光欣赏孟主任的字,那可真是一种享受!但孟主任有时也刻得非常潦草,龙飞凤舞——那是在酒后。

印刷蜡纸有技巧,孟主任刻得好,印得也好。他没少讲,第一次推油印机的滚筒,要多蘸点墨,来回滚动几次,让蜡纸均匀受墨,用力要适度、均匀。推印的速度适中,油印出来的字迹一会儿就干了,或装订,或下发,都干净整洁。如果用力过猛,蜡纸渗油过多,印出的字迹又黑又粗,油墨久久不干。有时稍不注意,弄得满手乌黑,手翻材料,材料也狼藉一片,字迹模糊。如果力度不够,印出的材料就会因油墨过少而字迹不清。

不过,由于当时后勤材料少,锻炼机会就少,专业始终得不到发展。我的钢板字终究没练出来。

1994年,教育局在西地中心校组织工会工作现场会,我兼任工会主席,需要准备40份打字经验材料。中心校没有打字机,市场上也没有打字部,就乡政府办公室有一台。我拿校长证明找乡长签字,打字员打了半天,我又校正了两个小时才算完成。我看到铁质打印机非常新奇,往蜡纸上打铅字,比刻钢板先进多了,字也美观。回来后,我向校长反映买一台。校长说没有这笔资金,就是有也没人会打字,因为密密麻麻的英文字母,在当时看来只有非常专业的人才会操作。

2000年,国家实施“远程教育工程”后,我乡中学配备了多媒体,建立了完善的校园网络系统,有了电脑,买了第一台针式打印机,教师们开始练习使用。也就是从那时起,油印机退出了大显身手的校园,走出了教师的视野。

从2000年开始,上报下发材料变成了打字。但为了节省开支,所用打印纸必须经校长审批。打印一张纸,“嚓,嚓,嚓”,要用很长时间。

两年后,针式打印机更新成快捷、清楚、简便的喷墨式打印机,而且中小学行政办公室都安装上了打印系统。今年,学校又买了彩色打印机。基本上实现了无纸化办公。

4年前,我也拥有了自己的电脑,看书阅读写文章上报材料非常方便。只要轻点鼠标就可以看到;写完的稿子通过电子邮件就可以直接发到编辑的邮箱。想看电子报纸也更加清晰明了;同事朋友之间交流也可以通过QQ、E—mail、blog、bbs在网上随时进行,足不出户就能了解天下事和资源共享。

生活在改变着我们,我们也在改变着生活。从油印机到打印机,就我们这所农村基层学校而言,仅仅用了8年时间,就完成了一个时代的跨越。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