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宝宝网宝宝教育评语心得

读《倾听着的教育——论教师对学生的倾听》有感

03月17日 编辑 39baobao.com

[读王荣生《阅读教学教什么》有感]拿到王荣生教授的这本《阅读教学教什么》,心情还是有些激动的。但是当我第一次打开这本书的 时候,迎面而来的是两个问题,这两个问题立马就难住我了。再往后翻,读了大概有一两页,...+阅读

李政涛先生在《倾听着的教育 论教师对学生的倾听》第一段写道: 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相互倾听与应答的过程。当这一过程被阻断或者处于混乱无序的时候,师生之间的交往和沟通就将陷入困境,教育的危机也将随之出现。对此,教育者应付主要责任。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前段时间我深入学习了徐州市教育局《关于实施 学进去讲出来教学方式 行动计划 的意见》(简称《学讲计划》)文件精神,有了以下感悟。 学讲计划 的学讲方式是学习方式和教学行为的变革,以学生自主学习作为主要学习方式,以合作学习作为主要教学组织形式,以 学进去 、 讲出来 、 教别人 作为学生学习方式的导向和学习目标达成的基本要求的课堂教学方式。作为教学方式, 学进去 是指通过自主学、合作学、质疑学等学习方式,调动学的积极性,强调的是达成 学进去 的结果; 讲出来 是指通过同伴互助的 做、讲、练、教 方式,用所学的知识帮助同伴解疑释难、解决问题,强调的是在 讲出来 、 教别人 的过程中,达成复习、强化所学知识,发展自身综合素质的结果。而 学讲计划 跟李政涛先生的观点在某些地方是不谋而合的。作为教育者的教师承担着培养和发展学生倾听能力的责任,也负有发展并运用自身倾听能力的责任。

文章中指出,人们往往把倾听能力的问题归结为神经生理学、生物化学和物理学的问题,而且,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主张:在诸感觉中,我们尤重视觉,因为视觉是知识的首要源泉,并且能揭示出事物之间的许多差异。于是,看拥有超出于听之上的特权,形成了 视觉中心主义 。然而,视觉的价值和意义远比人们想象得要高。这也正是倾听的价值。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更要关注学生的倾听效果,只有这样当视觉开始工作时,才能产生更大的价值,在孩子还小的时候,让孩子爱上阅读最好的方式,是读给他听,这样不仅可以使孩子通过听觉来感知故事中的真善美,更重要的是发展了他的听力和思辨力。

非常喜欢李政涛先生在《倾听着的教育 论教师对学生的倾听》第一段的最后一句话,他说:对于后者,可以认为,倾听受教育者的叙说是教师的道德责任。倾听受教育者的述说是教师的道德责任 。记得在第三十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师范大学看望教师学生,谈话中习主席说了四个好教师的标准:第一,做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第二,做好老师,要有道德情操。第三,做好老师,要有扎实学识。第四,做好老师,要有仁爱之心。第二点就提到了要做好教师,要有道德情操,老师对学生的影响,离不开老师的学识和能力,更离不开老师为人处世、于国于民、于公于私所持的价值观。老师是学生道德修养的镜子。好老师应该取法乎上、见贤思齐,不断提高道德修养,提升人格品质,并把正确的道德观传授给学生。而倾听是教师的道德要求和道德责任。倾听为教师的道德转化提供了可能性。当教师从不会倾听到学会倾听,当学生真实的生命状态在教师的倾听中得以裸露和呈现的时候,教师的注意力可能被集中于同情,他可能会反省并领悟自己的教育过失和不足,原先自大、冷酷无情的一面将由此向友善和仁爱转化。这表明,通过倾听,唤醒了教师的良心和道德感。这样,我们可以发现,倾听既具有道德实践的功能,也具有道德价值的功能,它构成师德中一个特殊而又重要的组成部分。

听觉是大自然赋予的礼物,但这份礼物在赋予我们的同时,也提出了道德方面的要求。教师是否倾听学生和应答不只是能力和意愿的问题,而且是道德品质的问题。这种倾听的道德要求也相应地向教师提出了道德责任:教师对所有的学生都有责任倾听和应答,有责任用全部的感官潜能去倾听、理解和呼应学生从生命深处发出的所有声音。

以下为关联文档:

读《做一个大写的教师》有感闲暇之中拜读了薛法根老师的《做一个大写的教师》,他在书中提出 只教不懂,不教已懂的 正与我们现行的 学讲计划 不谋而合,让我受益匪浅。在平时的教学之中,我也发现,许多课本中的...

低年级的语文教学其实很简单——观低年级字词教学有感(胡珊珊)我们在刺骨的寒风中满怀期待风尘仆仆地赶到本次研修地点 阜宁。出阜宁的一瞬间被眼前荒凉的情景震撼了!一种失望、恐惧油然而生,甚至怀疑此次 特级论见 的质量。可当我...

如何去倾听孩子们的语言倾听处于语言发展中的儿童 ,这一章中,使我了解如何去倾听孩子们的语言,确实,在实际的活动中,有些幼儿很难或者还不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所以,我们要寻找一些 能够倾听幼儿的想法...

意义、内涵与途径》有感读了《小学英语分级阅读教学:意义、内涵与途径》这本书后,我对书中写到的阅读教学方法与教学案例感悟颇深。同时对我正在研究的 小学中年级英语阅读教学低现象 的课题也有一定...

让孩子走在活动的最前端——有感于大班语言活动《会游大班语言活动《会游动的小岛》是一个看图讲述活动,故事中小鸟把小乌龟当成了一个 会游动的小岛 ,由此在这情境中发生了一系列有趣的故事。这个故事的图片材料操作比较灵活,四副...

读《汉字小精灵》有感今天,晚学后,我们许校长给我们每一位语文老师发了两本书,依照自己看书的惯例,我先仔细地看了封面:书名《汉字小精灵》(上、下册),右上角 张庆 著 ,绿、蓝两色的封面,活泼生动的画面,很...

课堂交流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乐于做一个倾听者和引寒假中,我读了《人与课堂》一书,引发了我诸多思考。在教学实践中,我曾经对 课堂交流 和传统的 提问应答 式的教学模式的界别有过困惑。于是在困惑中,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思考、...

漫步教师心灵》有感古人说: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 三日不读书,便觉言语无味,面目可憎。 每天读点有益的书,对人的精神有滋补作用。因为读书能增长知识,开阔眼界;读书能明白事理,增强能力;读书能陶冶...

读《怎样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有感这本书的是雷池所著,本书主要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性入手,从衡量说话水平的诸项标准、语言技巧、辅助技巧,直至不同场合的说话实战技巧都做了详细的阐述。其中引用了大量的...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