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宝宝网宝宝教育教学论文

儿童语言的发展规律是什么

03月25日 编辑 39baobao.com

[我国儿童语言发展的问题]导读:即在语言引导下展开心理过程:分类、比较、判断,发现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的能力差。缺乏这种能力,便不会听讲。 有关儿童入学准备的研究表明,我国幼儿园大班和学前班儿童入学...+阅读

儿语言的发生,首先表现在开始注意别人所说的词,以后自己就学会说出最简单的词。 新生儿最初只会用“哭”声来表达对环境的反应。 2、3个月时,如果成人和他用“呃!啊!”之音谈笑,他就会和成人“呃、啊”起来,表现很愉快。但这种声音还不是语言。4、5个月会发出声音来引人注意,似乎想用声音来和成人谈话。 6、7个月会发出不同的声音表示不同的反应,如饥饿、疼痛、不满等,但是音节不够清楚。这时,他已经能够理解成人对他的态度和语言,如果骂他,他会不高兴或是放声哭起来。如果给他快乐的表情,他会表现得很活跃,同时会模仿他人的动作,例如作拍手、再见、伸手要抱等动作,这些动作表示必须要与语言同时出现,使婴儿能够渐渐地将语言和动作联系起来。

7、8个月当成人和他说话时,他会作回答性的动作,开始会重复某一音节。这时候要很好地引导他,要将语言和实物联系起来。例如指着电灯说:这是“电灯”,以后你问他电灯在哪里?他就会转向电灯的方向,并用手指着,同时发出声音。这种发音,虽然还不是语言,但是它在锻炼发音器官,为模仿成人的语言打下了基础。 9、10个月对成人的语言理解能力越来越加强,但还不成音节。 1岁左右会叫“妈妈”,因为“ma”这个音最容易发出。同时妈妈是最亲近的人,所以,这个词在与婴儿交往的过程中重复的次数最多。此后大约能说出20~30个词来,这些词已能按词意起作用。 语言的发展使婴儿高级神经活动进入一个质变的阶段,第一年不会说话的婴儿,对外界物体只能认识它外在的性质,如大小、形状等,待他逐渐会说话时,就能认识物体的基本性质(如铁、木等)。

由此可见一岁的婴儿,已经开始掌握了词,并已开始用语言形式和人们交往。 从这个过程中可以看到婴儿的语言发展,是随着月龄增长和与成人的交往过程中学来的。如果婴儿生长过程中和成人的交往很少,每天只见面而不说话,那么,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的孩子,语言器官发展很慢,情绪不会很好,健康也可能受到影响。 总之,婴儿和成人接触的过程,就是学习过程,成人和婴儿的接触也就是教育孩子的过程。 只要将动作和语言统一起来,就能使婴儿的听觉器官不断地发展。随着各种东西对视觉器官的不断刺激,眼界也逐渐扩大,婴儿的语言就会获得正常的发展。学龄前期幼童的语言行为能力 3、4岁幼童开始学会数数,能唱歌,跑跑跳跳,非常活跃,还能指出许多物品名称,并能说出自己的姓名。

5岁时能够参加一些轻微的家务劳动,会玩较复杂的积木,能识别多种颜色,如绿、黄、蓝等色彩。 6岁时已能按照成人的吩咐做事,分配他一定的任务能完成,也能够做一些轻微劳动,如拔草、扫地、收碗、拾麦穗、拣红薯等。能讲出较完整的故事,能够知道美与丑,识别好与坏,看到实物能形象地加以描述,已具备了上小学的条件。 周围环境的影响和成人的教育,对幼童的语言和行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成人应加强对幼儿的教育,以促进他的语言和行为的发展。 5岁以上的幼童应给以简单而适当的学习,例如算10以内数字的加减法,等等,为入学做好准备。 以上都说明从4岁开始到7岁幼童的语言行为的发展很快,除成人对他的教育,环境对他的刺激外,他本身具有的智能潜力很大。

所以应利用这个时期给儿童以最合理的教育,并创造合适的环境发展他的语言和聪明才智。如果因为是独生子女,只注意给以舒适的环境,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不重视教育,不但不能发挥他的智能潜力,而且将对他的大脑发育带来不良后果,智力发展也会受到影响。 语言行为的发展与幼童大脑发育又有密切关系。 儿童5岁时的大脑重量已达到成人的95%。出生后头4年的智力发展与4~13岁这个时期的智力发展是相等的,即一个人智力总和的一半在4岁时期已经形成了。因此,在生命最初的4年所获得的知识,对他今后的学业有着重大影响。在此时期,给儿童以适当的智力教育,也有助于大脑的健康发展,对儿童的未来也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要想把一个幼儿培养成为聪明能干、能为祖国社会主义建设做出贡献的人才,童年时代的教育是不可缺少的。

缺少良好的童年教育,语言和行为得不到正常发展,对大脑皮层的发展和儿童的生长也极为不利。 关于智力潜力,据报道,人脑具有120亿到140亿个神经元,其中70~80%是在3岁前形成的,并且在这个时期主要是形成语言、音感和记忆细胞。 同时,大脑各种细胞日趋完善。这说明了早期教育的重要意义。脑本身的智能潜力很大,如果人脑处于有利而新型的教育活动下并得到发挥,那么人脑就能使它的创造性才能发展到不可想象限度,如奥地利作家莫扎特6岁时就能开独奏音乐会,因为他从小就随父母学钢琴和小提琴;穆勒4~5岁就能用希腊文阅读《伊索寓言》;我国的李白“5岁诵六甲,10岁观百家”,王勃6岁善文辞,白居易5~6岁能做诗,等等。 这些例子说明幼童潜在能力很大。 。

孩子的语言能力怎样发展

1岁大孩子的父母在公园或操场碰面闲聊时,常常会谈起:谁家的孩子已经先学会了走路,谁家的孩子学步也许要迟些,而谁家的孩子看起来根本不想学走路。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而言,有没有学会走路是一目了然的事,因此父母之间拿孩子学步作比较也是很自然的。学习语言对于2岁至3岁大的孩子而言也是如此。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的父母常常拿自家孩子在识字方面的进步与他家孩子比较,想看看自己的孩子是属于正常水平,还是领先或落后于同龄的孩子。经过比较,家长们发现孩子在语言能力的培养方面,无论是起步还是时机,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这些差异与孩子真实的语言理解能力或许有关,或许毫无关系。 要点:“每个孩子都有其学习语言的独特方式。” 有些学步幼儿能快速掌握大量的词汇,年纪小小,词汇不少,令亲戚朋友啧啧称奇,印象深刻。

毕竟,再也没有什么能比从孩子的嘴里蹦出一个很难的词语更能令人惊讶的了。而其他有些孩子,无论你怎么努力,就是不肯开口说话,嘴里说的永远就是那么几个基本词汇,靠着这几个词对付日子,没兴趣去掌握更多的词汇。还有一些孩子,虽然开口说话迟了一些,但突然之间进步神速——词汇量迅速增加。因为早期语言学习方式因人而异,而且大多数孩子都能掌握他们所需的语言技能,所以所有这些孩子都能沿着学习语言的正确道路走下去。他们中的任何一个都有望成为一名了不起的读者、作家、词汇专家或演讲者。每一个孩子都只是以自己的速度、自己的方式在走语言学习这段惊人的旅程。而事实上,语言学习也正是如此。 从2岁幼儿所掌握的不同词汇量中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孩子在语言学习的速度和方式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普通的2岁幼儿掌握约300个常用词汇。(也就是说,他知道如何说和正确使用这300个词汇。) 有些孩子也许只知道70个词汇。 而有些孩子也许掌握了500个词汇。 有一点,家长必须牢记心间:两三岁的孩子在语言学习方面的所谓“正常水平”是一个相当广泛的范畴。 差异从何而来 为什么孩子在语言学习的进度和方式上有着如此巨大的差异?影响一个孩子学习语言的方式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最重要的两大因素是:孩子与生俱来的学习和使用语言的潜力 每个婴儿的基因蓝图是不同的。这张基因蓝图所反映的一个方面就是这个孩子学习和理解语言的能力。有些孩子在这方面也许具有更大的潜力,这就好比有些孩子比其他孩子跑得更快些、跳得更高些一样。但是,具有潜力并不意味着语言能力必然随之而来,语言的习得要求孩子去听,去说。

孩子的语言环境 环境能决定语言潜力能开发到何种程度。如果一个环境充满了说话声(如对话、描述、解释和问题),这种语言环境就能刺激幼儿在早期便开始学习语言,并能伴随孩子成长的整个过程,不断提高其语言学习的能力。影响幼儿语言习得的进度和方式的因素还有: 性别由于荷尔蒙分泌量的不同,女孩比男孩成熟得要快些。因此,女孩在早期词汇量的增加和词语使用上便占有优势,但这种优势通常不大,而且也不是永久的。 经研究显示,先出生的孩子要比后出生的孩子先学会说话,而且词汇量也更大。

儿童的语言发育障碍表现在哪些方面

1、语言迟缓的症状 轻微暂时的语言迟缓会在一部分孩子上体现出来,一些孩子学习语言的速度比其他人快,一些则不然。如果你的孩子在18个月后还没有学会说话或者到了一周岁都不会说50个字,你就应该咨询医生了。因为所有被确诊为语言迟缓的孩子都需要接受听力测试。

2、语言迟缓的原因 你需要记住:许许多多的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孩子的语言发展速度。

对于一些常见的误区:一些人认为偷懒或者男女语言发展的不同导致了语言迟缓。即使其中确实会有一些这方面原因,但是他们并不是导致语言迟缓的只要原因。 导致语言迟缓的真正原因是健康问题,比如:某些听力问题或者有语言迟缓的家族病史。

3、语言迟缓的误区 孩子在学习和掌握语言技能的时候,有时候会用不礼貌或者高难度的方式。

这并不是孩子语言发展迟缓的原因。比如:当孩子想要某个玩具时他们可能会说“给我!”。 通常,这种情况并不是他们刻意为之,真正的原因是孩子找不到他们能够表达的字和句子,或者他们只是简单的模仿周围人的说话方式。所以,当遇到这种情况,你需要纠正他的错误而不是盲目担心。 很多孩子都会在语言的发展中犯一些错误,尤其是刚开始学习时。

比如:孩子会把字的音读错,把“身”读成“生”等等。当孩子听别人说话时,他们会积极地纠正别人的错误。这个过程就是孩子通过练习来学习语言掌握语言的过程。 。

以下为关联文档:

儿童语言发展规律新生儿出生时,哭是他们唯一的语言,它代表饥饿、疼痛、尿湿,而母亲常能通过哭声的响度、音调来分辨其不同的原因。 语言发育早的,到了12个月左右就能有意识地叫“爸爸”、“妈妈...

宝宝语言发展的一般规律从默不作声到能说会道,如果不细细体会宝贝的这个说话过程,它恐怕会如流星般划过我们的记忆。但是,如果为他们写份成长记录,才会发现一路下来,竟有着那么多的变化与不同。 0~3个月:...

将英语语言学习规律和儿童发展的需求及特点有机融合从大马路小学走出的全国知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就有着如此鲜明的儿童观。作为中国教育的一面旗帜,于老师将儿童主体性需要与语文学科本体性特征有机融合,形成了 儿童的语文 教...

儿童语言发展顺序是怎样的(一)哭声和笑声会在前两个月时出现。再来是 (二)牙牙学语大约会在第三个月后开始偶而出现。 (三)互动性发声:约五、六个月大,开始会利用不规则的声音或听不懂的声音与外界沟通。 (四)...

正常儿童的语言能力发展是一个什么样的过程一、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使幼儿有话可说 丰富的生活内容与经验是幼儿语言表达的源泉与基础,只有具备了丰富的生活经验与体验,幼儿才会有乐于表达和交流的内容,才会有话可说,有话...

儿童语言发展的特点一、19-21个月儿童语言发展的特点 1、语言理解方面 这一阶段,您的孩子将越来越“善解人意”,因为他能理解的词越来越多,可以说是“与日俱增”,每天都在增加词汇量。除了名词以外...

语言学到应用语言学的发展规律是什么展开全部应用语言学的基本理论--------------------------------------------------------------------------------来源:英特网 时间:2005-4-28 6:22:05 于根元 《语言文字应...

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特点及规律1. 出生后 发出叫喊的声音:饿了的时候,身上不舒服的时候。这种叫喊完全是由生理的需要引起的。 2. 约2-3个月 “牙牙学语”的声音:吃饱的时候,身上舒服的时候。能听到a—a、e—e...

宝宝语言发育的规律是什么宝宝语言发育的规律是什么,宝宝语言和言语含义有什么不同发展阶段:在会讲话以前,小儿能用很多方式表达自己的要求和感情,如: 5~6周的小儿能发出除哭以外的声音,开始时大多是一些元...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