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否认的,很多网络热词极具幽默,折射出人们普遍认同的生活感知,可以算作一种有代表性的民意表达。从2008年的“不抛弃不放弃”,到2016年的“洪荒之力”,人们在互联网上传递真善美;从淘宝体“亲”的频繁使用到“萌萌哒”“宝宝”等卖萌表情风行一时,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营造新型社会和谐温暖人际关系社的尝试;从“打酱油”到“吃瓜群众”,看似是人们在复杂社会现象面前“明哲保身”,其实也传递人们对社会不公现象的无奈。这样的热词,无疑是值得我们去细细研究品位的。
然而,也有些网络热词反映出某些人的信仰缺失,传递出一种不良的价值观。便以“小鲜肉”、“颜值”等词为例,为什么很多人都对这些词极为反感?因为他们认为这些靠“颜值”吃饭的“小鲜肉”的盛行,破坏了市场规则,降低了作品质量,引导了某种偏颇的影视消费潮流。当才华横溢、引人深思的影视佳作,被只靠“颜值”满满的“小鲜肉”主角打压的溃不成军的时候,这个社会的价值导向,该堕落到什么样的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