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个性发展的高度概括,是 一所学校的教师群体的思想、观念、行为、心理、情感、价值取向、工作态度、团队合作、生活方式等所构成的目标方向一致并且具有正向作用的一种行为习惯、一种风气、一种氛围、一种学校校园生态,一种生命质量发展的磁场。 怎样才能够让学校师生员工构成目标方向一致并且具有正向作用的习惯、风气、氛围?在固锝,我得到了答案。
幸福家园 计划,让文化扎根
怎样能让文化扎根?固锝用 圣贤文化 将企业员工紧紧凝聚在一起。他们用《弟子规》作为员工们的行动指南,让每一名员工争做幸福员工;他们组织全员参与的学习活动,将企业打造成一个学习型组织;他们用绿色低碳环保的行动,唤醒员工们的社会责任意识;他们用家庭纪念日等富有仪式感的活动,让员工们产生归属感 在固锝参观的一天,员工的精神面貌、企业的环境设施,都让我们深深体会到,这的确是员工们向往的 幸福企业 。固锝的这些举措,给了我很多的启发和思考,我想,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最高境界,就是把学校建成师生幸福的家园。那么如何把学校建成幸福家园呢?固锝的经验告诉我,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确立适切目标。
一个家庭,因为有了共同的信仰和追求,才能朝着一个方向去努力,家庭就有可能兴旺发达。学校亦是如此。要让学校的师生拥有正向作用的行为习惯,学校就需要拥有共同的追求。我校是一所定点吸纳来太务工子女的小学,孩子们来自五湖四海,在很多人认为办学劣势远远大于办学优势的舆论氛围下,我们通过 百川文化 ,用 活 与 和 引领师生的发展。我们坚持做 活 的教育,通过 引百川活水、促活泼发展、激无限活力 ,使校园呈现出蓬勃向上的积极氛围;我们向着 和 的目标,将多元文化 融合 ,将多种方式 贯通 ,从而实现 和而不同 的校园生态。在这个过程中, 活 与 和 是我们的航标,催促我们发展,引领我们进步。正是有了这样一个明确目标的引领,我校在近年来稳步发展,获得了较好的办学声誉。
2.营造学习氛围。
一所具有正向作用的学校,必定有着好学上进的学习氛围。学习氛围的形成,既能打开师生的视角,又能在学校内形成具有正向作用的话语系统。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一所学校可能什么都齐全,但如果没有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和丰富精神生活而必备的数,或者如果大家不喜爱书籍,对书籍冷淡,那么,就不能称其为学校。一所学校也可能缺少很多东西,可能在许多方面都很简陋贫乏,但只要有书,有能为我们经常敞开世界之窗的书,那么,这就足以称得上是学校了。由此,幸福家园式的学校必然是一所溢满书香,师生携有书卷气息的学校。我们不仅需要给师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好书,还要组织各种学习活动,让读书、思考、交流、讨论成为师生的生活方式。
我校在2007年9月11日,成立了以学习、交流、表达于一体的培训项目 百川讲坛 。讲坛每周一讲,至今已近200期。在 百川讲坛 上,大家谈读书感受、交流学习心得、争鸣教育观点、谈论教育主张 因为百川讲坛,促使青年教师们养成了阅读、思考、探讨的习惯;因为拥有这样的良好习惯,校园里形成了积极进取的氛围;因为这样的氛围,师生们获得了成长的力量。
3.拥有特别日子。
每个幸福的家庭,总有几个日子值得纪念,固锝就有他们的家庭纪念日。一年一度的家庭纪念日,员工家属一起来到企业欢度节日,其乐融融,分享成功与喜悦。这些特别的日子,给员工带来期待,同时也给他们带去家庭般的温暖和幸福。
在我校,也有两个特别的日子 五月百川和岁末百川。五月百川,是德育专场活动,上午是班主任沙龙及校本德育课程课堂展示,下午是百川大舞台,由七彩雨少年宫的孩子们进行汇报演出。岁末百川,是教学科研专场,既有教师们的课堂展示,又有一年一度的百川总冠军决赛。每逢这两个日子来临之前,师生员工都要忙碌一番,策划、筹备、组织、讨论 犹如家里办喜事一般,大家自然凝聚在一起,力求超越过去,办出新意。而离开学校的教师和学生,每逢谈起母校,都会提到它们。可见,特别的日子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回忆,能激发人无穷的潜力。因此,幸福家园的建设,需要设一些属于自己的特别日子。
4.胸怀敬畏之心。
在固锝,员工们对身边事物怀有一种深深的敬畏感。
他们不用清洁工,上至董事,下至普通员工,共同承担起打扫厕所、维护设备、清洁车间的所有琐碎事情。由于每个人的亲力亲为,他们特别珍惜身边的一切事物,像爱惜家里物件一样去悉心维护自己工作环境中的一切。
如果,师生们也怀有这样的一种敬畏之心,那么,课桌椅就不可能被随意损坏,清洁阿姨就不必作每日的打扫,厕所内也不可能会有异味飘出。
因此,学校可以启动 我的校园我装扮 、 我的班级我维护 、 我的桌椅我保管 、 我的事情我来做 等系列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相信孩子们的主人翁意识自然得到培养,爱校、护校的口号才能得以真正落到实处。那时候,孩子们自然就会对身边的一切心怀敬畏,他们会珍惜粮食、会爱护课桌椅、会关注身边所处的环境是否干净、整洁
和谐环境 建设,促文化生长
文化的生长,除了需要来自内部的力量,还需要来自外部的滋养。在固锝,我深深体会到他们的这一智慧。中秋节,固锝的领导亲自挑选最好的月饼,给员工家属送去;员工孩子放假,派车接到公司由专人负责辅导功课;员工孩子不在身边,一年四次带薪探亲,并 责令 执行;员工家里有了困难,企业第一时间伸出援手 固锝的这些充满人文关怀的举措深深打动了我。文化的发展,如果仅仅关注内部的建设,而不关注从外部环境获得支持,那么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受阻。学校文化也是如此。
关注 三结合 ,优化孩子的成长环境。学校、家庭、社区,是孩子成长的重要场域,如这三者能形成合力,那么孩子的很多教育问题都将迎刃而解。如今,学校与家庭的合作已经有了很好的一些举措,如家长志愿者、家长学校、家校联谊活动等,都为家校合作架设了桥梁。然而,学校与社区、家庭与社区,关于孩子的教育合作尽管有所启动,但还没有深入。如果家长资源、社区资源能为学校教育服务,而学校资源反过来也能为家庭教育及社区教育提供一定的帮助,那么形成合力将是必然。
关注 小家庭 ,优化教师的发展环境。关于教师的发展,我们常常组织各种培训活动,促使教师们的专业发展。但事实上,如果他们家人不理解、不支持,那么校方作再多的努力收效也是不大的。因此,教师是否能发展好,除了在校内提供一个好的环境之外,还需要关注校外的环境,特别是来自于他们小家庭的环境。从固锝的做法我们可以得到启发,学校文化建设需要吸引教师家属来参与,让他们了解学校发展,邀请他们参加学校的活动,分享学校获得的荣誉,每学期评选好家属 如此真诚地与家属沟通,感恩家属对学校发展所作出的贡献,那么必将给教师的发展提供更好的环境。
志愿者 行动,促文化传播
优秀的文化,需要继承,更需要发扬和传播。在固锝,他们用圣贤文化培育了一个优秀企业,同时也注重将这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出去。他们不仅捐资助学,还用他们的行动为受捐者示范。这不仅体现了一个优秀企业的社会担当,还让这些优秀的文化为更多人所了解。
因此,一所学校的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需要在更大的范围内去传播。让校内师生受益的同时,能让校外的更多人从中受惠,这是更有意义的事情。苏州教育局倡导的志愿者行动,是让文化得以传播的一个很好途径。当然,我们可以从更宽泛的角度去理解志愿者行动。
我们可以总结提炼文化建设的成功做法,为类似学校提供一条实践路径。我校地处农村,办学起点不高,是 百川文化 使我们这所名不见经传的乡村小学走出太仓,在全国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先进县市验收中熠熠生辉。如今,随着对 百川文化 的深入研究,学校各方面工作逐渐彰显特色。从薄弱小学到不久将来的具有独特文化气息的学校, 百川文化 推波助澜。我们有责任反思 百川文化 形成和发展的经验,给类似校情学校的文化建设以启发和思考。我们可以总结梳理优秀师生成长的案例,为青年教师发展、务工子女成长提供借鉴。我们还可以选拔一些优秀教师,进社区、进企业,为社区内的孩子,企业员工子女的教育问题提供咨询和服务。
让学校文化走出校园,是文化传播的一种需要,也是文化发展的需要。文化建设注重由内而外、内外结合,如此特色文化的建设成果将指日可待,这是固锝的经验,我想,这也将是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