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宝宝网宝宝教育教学方案

小学数学解题技巧之怎样估算教案

05月26日 编辑 39baobao.com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人教版新课标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套教案,共63页,这里无法全部复制,你到我们网站去下载吧,搜索“飞翔教学资源网”就可以到我们网站 第一单元 位置与方向(7课时) 一、教学内容 学生在...+阅读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使学生在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估算的方法,认识“≈”,会用“≈”表示估算的结果。 思维发展目标:在学习估算方法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会估算,会用“≈”表示估算的结果。 2.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教学例题: 师:小朋友们,叶老师刚帮了新家,要去商场买东西。你们瞧,我都看中了哪些商品?他们各是多少钱呢?(电话机、取暖器、自行车、电饭锅、电风扇) 师:每样商品各接近几百元呢? 师:现在我要买一台电话机和一台取暖器。(把商品拿出来)请你帮我估计一下,大约要付几百元?你是怎样想的呢? 1)206+292=498(元) 498元接近500元 指出:你是先算出买这两样商品需要的总钱数,再看它接近哪个整百数是吗? 2)206元接近200元,292元接近300元,200+300=500(元),所以大约需要500元。 师:是的。206元接近200元(示206),292元接近300元(示292),200+300=500, 200 300 (板书:200+300=500) 我们就说206+292大约就是500元。(板:206+292 500元) 师:(如果学生出现了第一种)比较这两种估计的方法,你觉得那种方法更好些?为什么?(把两个加数都看成整百数,估算起来比较简单)(我也觉得这种方法估算起来更比较简单,给这种方法打颗星) 师:(指206+292 500 (元) )206+292不是正好等于500元,而是大约等于500元,我们就可以用这样一个符号来表示。(板书:≈)它就是约等号。(板书:约等号)我们就可以用它来表示估算的结果。 师:谁来说说我是怎样写约等号的?(两条边都先向上弯一弯,再向下弯一弯) 师: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上下一样长,一样弯) 我们一起来写个约等号。(竖空) 师:约等号读作“约等于”。这道算式谁会读?(指名读——齐读) 师:表示什么意思呢?(206+292大约等于500元) 师:约等于的500元又是怎样算出来的呢?(把206看作 )

二、试一试 师:说得真好。如果我想买一台电话机和一辆自行车,大约需要几百元?(将商品拿出)先想一想,在草稿本上列出算式,再和同桌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学生先列式,说想法 师:算式怎样列? 师:这儿为什么要用约等号?(因为得数不是正好等于800,而是估计的) 师:说说你是怎样估计的? 师;如果我带了800元钱,能买回这两样东西吗?为什么? (对,206元比200元多,604元也比600元多。他们的和就应该比800元多,所以我带800元是买不回这两样东西的。) 师:请你帮我任意挑选两样东西,估计大约需要多少元?在草稿本上列出算式。 学生列式——指名汇报(2——3个) (当学生说到292+195≈500元)如果我用500元,能买回这两样商品吗?为什么? (对,292元比300元少,195元比200元少,他们的和一定比500元少,所以用500元能够买回这两样商品) (如果学生说到305+195≈500)这儿能用约等号吗?为什么?(因为正好是500元,要用等号) 师:还有的同学想说。就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如何教学用乘法估算解决问题课件

教学目标:

1、经历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能正确运用小数乘法估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能根据实际问题和具体数据选择适当的估算策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获得用估算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感受估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 教学重点:正确运用估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根据实际问题和数据选择适当的估算策略。 教学过程:

一、阅读理解: 情景引入。 师:周末老师布置了让大家购物活动,现在这里有一个与购物有关的问题,看同学们能否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这个问题。

2、请同学们拿出题目,请看读题要求: A、认真读题,找出题中的数学信息。(独学)

3、小组交流:每人都说一说你从题中得到哪些数学信息。语言尽可能简洁。(对学)

二、分析与解答。

1、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估算解决问题。 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如果在购物过程中想知道带的钱够不够,人们会选择准确计算还是选择估算一下。 预设:估算。 (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选择合适的解题策略,突出估算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2、用估算解决问题: 师:今天我们就用估算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请看要求: 用估算的方法解决问题。B、把估算的过程用简洁的方法记录下来。(独学) 小组交流: 要求: A、每人说出自己是怎样估算的? B、经过讨论后,找出你们都合适的方法写在黑板上。(对学) (通过小组交流,让更多的学生能叙述自己的估算思路。) 预设:A、把有的物品单价看大,有的单价看小,移多补少。B、把所有物品的单价都看大的。C、把所有的物品单价都看小的。

4、回顾反思,体会价值。

(1)哪种方法既简洁,又能很好地解决问题?你怎就知道这种方法就能确定能买10元一盒的鸡蛋?

(2)思考:同样都是用估算解决问题,解决第一个问题和解决第二个问题所用的估算方法有什么不同?预设:把所有物品单价都看的高一些,他们的总价还是比100元少,那就一定能够买10元一盒的鸡蛋。 A、把所有物品单价都看的高一些,他们的总价还是比100元少,那就一定能够买10元一盒的鸡蛋。 B、把所有物品单价都看的低一些,他们的总价还是比100元高,那就一定能不够买20元一盒的鸡蛋。

三、巩固练习:

1、

(1)数学书第17页第5题。

(2)梨再增加一箱,100元够吗?

四、课堂总结,梳理内化。 应用估算解决问题有什么好处? 课后反思: 本节课的目标旨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选用估算策略解决问题,使学生逐步养成运用简洁思维方式解决问题的习惯。 本节课设计突出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注重教学过程的生成性,体现独立学习、合作学习、教师点拨现结合的“独学、对学、群学”的教学模式。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如独立读题寻找题中的数学信息,反复读题学生将题中的情景与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对接,为主动选择估算解决该类问题做好铺垫。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根据自己有的经验选择估算方法,课堂中有的学生选择通过移多补少估算方法,有的估算都不价格稍稍估高一些;有的估算比较谨慎,类似于精确计算。通过小组讨论后的各组把讨论后的方法展示在黑板上后,学生再一次在众多的方法中选择既简洁又能很好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把学生推到前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注重教学过程的生成性,充分利用课堂的生成资源。例如:当学生都选择“32+27+10=99”这种方法既简洁又能很好的解决问题时,老师追问:为什么这种估算方法就一定能说明能够买十元一盒的鸡蛋?孩子积极思考,马上有学生说因为每种物品的单价都估高了还不到100元,所以确定能买10元一盒的。我还利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78988e69d8331333361323633用这一资源引出怎样才能通过估算确定不能买20元一盒的鸡蛋,学生通过思考得出,把每种物品的单价都估大。 体现独立学习、合作学习与教师点拨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每次地学习活动都是有学生自己先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内由每个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本课我特意如何倾听提出了要求:如听别人的估算方法,想他这样估算有什么好处?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学生知道如何听,听什么,对于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会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由于本课估算不是一个新的教学内容,学生已有估算的经验,学生都能把估算数值稍稍估大,轻松得出能购买10元一盒的鸡蛋;由于学生对于小数乘法计算还不够熟练,对26.5x0.8的下线估值不够确定,所以没有出现把数值都估小的情况,而出现了折中的估算方法,此时老师根据学生出现的这种情况进行梳理,启发学生把26.5看做25,25x0.8=20。师生共同完成把数值都估小的方法。当学生思维受阻时,教师及时帮扶一下,体现了老师的点拨作用。

如何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乘法估算的方法,会进行乘法估算。

2、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归纳概括、迁移类推的能力,以及应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乘法估算的方法,会进行乘法估算。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 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和学习目标,复习铺垫 你会填吗?

627821 ≈( )万 564532514 ≈( )亿

1392540 ≈( )万 623545365 ≈( )亿 二、探究新知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出示图片:例5 一套车票和门票49元,四年级一共需要104套票,需要准备多少钱呢?

(二)、探究方法,学习新知:

1、师:你们能帮老师算一下大约应该准备多少钱吗?(怎样

计算简便呢)

1)独立估算,并写出估算过程

2)小组内学生交流各自的估算方法和结果。并说明理由。 3)全班交流。反馈学生估算结果 鼓励学生说出多种想法。 4)对估算结果进行评价

师:你认为谁估计得更接近准确的钱数呢?为什么? 5000元更好些。

让学生尽量说出自己的想法 2、在估算的时候你是怎么做的?

小结:接近准确值(符合实际);计算方便(将两个因数看成整十、整百或几百几十的数) 三 、巩固新知 1、基本练习

估一估 98 *22 ≈ 317*21≈ 80*502≈ 301*38≈ 2、提高练习 (1)奥运吉祥物价格

王经理要购买高档福娃19套,大约需要多少钱? 李经理要购买中档福娃57套,他带 25000元钱够吗?

(2)青蛙每天捉58只蚊子,它在8月份大约能捉多少只蚊子呢? 3、开放练习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一周需要114分。绕地球21周大约需要多少时间? 四、自我评价: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小学估算怎样教学

去文库,查看完整内容>内容来自用户:中国学术期刊网 如何进行估算教学估算是数学计算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计算策略的一种。《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具有估算能力能使人对数量及时间和空间等有整体性、全面性和概括性的认识。”课标对不同学段的估算教学也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估算的合理性做出解释;能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养成估算的习惯。”然而在农村小学,估算教学很少在数学教学中“登台亮相”,似乎成了被遗忘的角落,这与新课标倡导的强调估算教学大相径庭。落实估算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而应实实在在,从思想上重视起来,从行动上研究起来,从方法上指导起来,从意识上培养起来。

基于此,我经过几年来的探索、实践,有了一些粗浅的认识。إ1.联系生活实际,培养估算意识إ数学虽然与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小学生每天都接触到数学,但由于受以往数学精确性、严谨性的影响,学生主动估算的意识极为薄弱。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应以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生活内容为题材,让学生常估算,多交流,从而感受估算魅力,增强估算意识。إ对于一年级的学生,要经常创设一些学习情境,让他们知道10比11少一些,比8大一些;知道28在20与30之间,但更接近30等等。训练他们选择适当的运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在数与代数领域(2)...

以下为关联文档:

初中议论文阅读方法解题技巧一、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二、论证方法: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比喻论证。 三、论证方式:立论、驳论。(议论文可由此标准分为立论文与驳论文二...

小学数学位置与排序教案活动目标: 1、按规律进行数列推理(如:根据物体符号排序) 2、通过实际操作,获得有关容积守恒的经验。 3、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课件、操作学具。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备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怎样说义务教育课程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 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 初...

小学数学教学教案设计“植树问题”教学设计及说课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第117---118页例 1、例2。教学目标:1. 通过探究发现一条线段上两端要种和两端不种两种不同情...

求小学数学论文关于分数解题法 450字要关于分数的分数、百分数乘除法应用题解题技巧 分数、百分数的知识,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建设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也是小学数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新课标中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

小学数学教案怎么写小学数学教案设计教学设计板书设计1.教师撰写教学案例,是教师不断反思、改进自己教学的一种方法,能促使教师更为深刻地认识到自己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这个过程就是教师自我教育和成长的过程。 2.教师撰写教学案...

如何改进小学数学教学方法之浅见小学数学是基础的学科教学,具有广泛的应用性和实践性。作为小学教师应把塑造学生创新个性、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放在教学之重。要千方百计地激“活”学生主体意识,把学习的主动...

注税的解题技巧1.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是各类题型中难度最小的一种题型。由于此类题型的答案选项中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命题者在出题时有时为了凑足四个选项,有些选项就显得过于简...

教招解题技巧:教师招聘材料分析题有哪些解题技巧教招解题技巧:教师招聘材料分析题有哪些解题技巧,教育案例分析:审题审题是做题的关键,当然也就成了得分的关键。审题事实上考查的是教师招聘考试大纲所要求的“获取和解读信息能...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