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宝宝网宝宝教育教学方案

幼儿中班开心识字荡秋千的教案

02月03日 编辑 39baobao.com

[中班教案备课糖拌西红柿]"西红柿"是本教案的主要话题,今天生育网编辑特意整理了"种植西红柿"这篇中班科学教案教案来分享"中班,西红柿,教案"等相关知识,希望能对幼儿园老师,家长有所帮助,谢谢。 活动目标: 1.关注...+阅读

教学内容:

1. 聆听学唱仡佬族歌曲《荡秋千》

2. 介绍地戏

教学目标:

1. 在聆听|,表演等音乐活动中感受歌曲情绪,并在亲身尝试参与音乐活动的过程中增强对音乐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2. 能用愉快的情绪、自然甜美得声音演唱。

3. 掌握八分音符符点和音的高低起伏。

4. 能熟练的演唱歌曲的旋律。

教学难点:

1. 掌握八分音符符点和音的高低起伏。

3. 能熟练的演唱歌曲的旋律。

教学准备:

课件、录音机、钢琴

教学过程:

一、 音乐导入《阿细跳月》

师:“让我们随着音乐动起来”。生跟老师舞蹈。

“你知道这首曲子是哪个民族的吗?”生回答。

师:“对,彝族,我国有56个民族,在贵州有一个神奇而古老的民族——仡佬族,你们不知道吧?让我们去看看。(荡秋千伴奏)让我们随着音乐动起来。

师小结:多么美得音乐,这是一首仡佬族的童谣,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刚才我们的动作像是在玩什么游戏?生回答。

小结:对,感受到了快乐,我们上下起伏的动作感受到了音的高低起伏,像是在玩荡秋千。荡秋千是我国的一项体育运动也是一项休闲运动,今天让我们和仡佬族的小朋友一起在音乐中荡秋千。(板书课题)

二.新授歌曲

1.师:“看、听他们是怎么玩的?”(听音乐)

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你们的心情怎样,有什么感受?(板书:欢快、活泼)

2.老师也想参与进去跟他们一起玩,你们帮老师打节奏。(师范唱)

3.你们想在音乐中玩荡秋千吗?一起来吧,用啦来轻声演唱。

4.加入歌词轻声唱。

5.看这一句谁来唱(多媒体展示)注意音的高低起伏,其中这两个音的跨度很大。

全班一起唱这一句。用手势来表示音的高低。这一句在这首歌出现过几次?唱一唱。

6.在看这一句。(多媒体展示)讲解八分休止符。

7.哪一句让我们感受到荡秋千真开心,唱一唱。开心的表情是这样的?(板书图)

8.玩的开心的同学站起来一起唱。

9.让我们带着欢快、活泼的情绪甜美的声音来演唱。

10.歌词接龙游戏(分组和男女来演唱)

11.在歌词中我们感受到了荡秋千,让我们在曲调中感受荡秋千,同学们轻声唱旋律。

12.会唱的同学请站起来一起演唱。

13.游戏(曲调接龙)

以下为关联文档:

如何设计一个幼儿园中班主题活动的课程要呈现基本步骤设计理念在如今多元化的幼儿教育领域中,我认为最富有中国特色的是“田野课程”。它把幼儿当作有特殊需要和兴趣的个体,看作问题的发现者与探索者,用多种方式表达认识和感受。注...

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教案:哪条路最长1.不受物体排列形式的影响,探索比较路线长短的方法,正确判断路线的长短。 2.在操作活动中学习观察和比较的方法,发现错误能及时纠正。准备: 数字印章,印泥,记录单,用四种不同颜色不...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比较深浅教学目标: 1.通过用眼看一看、动手掂一掂、称一称的活动,让幼儿小朋友亲身体验到物体有轻有重,逐步加深对轻重的感受和理解。 2.使幼儿体会到物体的轻重和物体的体积之间没有必...

中班教案语言认识白黑灰橙活动设计背景 我设计的本次活动“认识颜色”。活动中主要是引导幼儿在游戏与观察中感知各种颜色,在看看、讲讲、玩玩中进一步强化感知 活动目标 1、感知红、黄、蓝、绿4种颜...

幼儿园中班下册柳树洗头教案展开全部 幼儿园中班下册柳树洗头教案 设计依据 动物对于幼儿来说很有亲切感,他们平时就很喜欢模仿各种动物。由于幼儿受到直接经验的影响,因此特别乐于扮演身边的小动物,如小...

如何让中班幼儿学习10以内倒数一、活动内容:10以内的顺数倒数 二、活动目标: 1.理解10以内的数量的排列顺序,知道它们是顺数还是倒数,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2 .在操作中提升动手能力,激发兴趣并学会...

中班教案反思按物体特征排序二< 世界上没有一个人十全十美,更找不到没犯过错的人.一个人犯了过错,通常都会自我反省,但有些人只是口头上随便说说,敷衍了事,却没去躬行实践,那反省又有什麽用呢 所以一个人不但要...

中班开心识字父母教案目标:观看情境表演,知道与同伴一起玩桌面玩具时,要有次序地拿放玩具。 准备:1、布袋木偶小猴、小狗各一只。 2、桌面小积木一筐,放在一张桌子的中间。 过程: (一)组织幼儿围成半圆坐...

幼儿园中班趣味识字怎么写教案怎么讲公开课中班语言:《我们的节日》 活动目标: 1、知道六月一号是小朋友自己的节日,感受今天生活的幸福和快乐。 2、体验诗歌的情感,能有感情地朗诵,注意诗句中使用的形容词。 3、学习用恰...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