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音和噪音]活动目标: 1、让幼儿感受噪音和乐音的区别,知道噪音的危害。 2、培养幼儿的听觉感受能力和比较能力。 3、激发幼儿创造宁静环境的愿望,培养初步的环保意识。 活动重点: 区别噪音...+阅读
《乐音与噪声》的教学反思 从一次次地公开课中,使乐音与噪声不断地得以改造,使《乐音与噪声》不断地成长,我也在开课中不断地得以成熟起来。回想每一次的《乐音与噪声》,听了专家的点评,都使我耳目一新。第一次上《乐音与噪声》,纯然是一堂课的课件,为了要用网络,便设计了让学生从外网上查找有关乐音与噪声的信息。课后,张老师的意思,内外网相结合不错,可总觉得这个课件太简单,能否在课件中增加点内容,让学生在课件中就能找到需要的东西。第二次《乐音与噪声》后,评委建议在网页的美化上再下点功夫,于是乎我又开始了网页的美容,并增添了大量视频素材,来充实我的网站。在第三次《乐音与噪声》时,便来了点小小的尝试,后又得到了姜老师等的点悟,让我不得不对我的课进行反思。公开课毕竟不同于研讨课,在公开课前组织单位的准备工作相当充分,所以我一路走来,走得十分顺利,每堂课都得心应手地上完。可研讨课中,没想到碰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
(1)网络教室缺少大屏幕,在进行广播教学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的效果
(2)教师机平时没有好好维护,缺少功放,一播放视频内容,电脑就死机。
(3)由于《乐音与噪声》是初二教材,而初二学生早就学过,于是我就尝试选择了初一学生,但在讲授乐音与噪声的控制途径时,由于学生没有学过声音传播路径的基础,所以在概括归纳时不会用专业语言表达。
(4)由于准备时间匆促,在上课前只有半个小时的安装时间,安装完概念图程序后,可能因为电脑死机后程序被还原而未能及时发现,导致在教学中该程序没有正常执行。
(5)学生电脑播放器缓冲连接时间长,使得教学时间很难把握,导致教学内容没有完全授完。 课后有人建议,何不把这堂课设计成研究性的课,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去调查,去收集乐音与噪声素材。这种课也不是不敢想,可毕竟要再花上一节课甚至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去准备,借班的公开课上怎么能做到?谁又敢做这样的尝试?再说按照教材要求,这毕竟不是一堂实践活动课,所以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去收集了大量资料,利用网络的优势,把公路、车间、工厂、工地、居民生活区等影片素材搬到了课堂,学生声、色、图像都能感受到,仿佛亲身体验了一回,另外,他们所需要的信息,也可以有网上进行搜查。如果说教师把所有的资料都搜集好了,为学生铺好路,使学生走得太直太稳,好像学生就丧失了自己走路的能力,也是偏面的。这堂课在教材中也不是属于重点,教学目标只要求学生了解乐音与噪声的来源、危害和控制,渗透“科学、技术、社会”教育,激发培养学生对乐音与噪声的重视,积极参与控制和减少乐音与噪声危害的讨论,从而培养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保护环境、维护公共文明秩序的公民意识。课堂虽然给学生提供了观看的资料,但通过创设情景让学生感受出了乐音与噪声的存在,学生又自己提出了想要了解的三大问题。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要得出了乐音与噪声的来源,危害和控制途径也是不难的,是否在课堂上出现了讨论的场面,就显示学生的自主学习,是通过摸索,学会走路了吗?难道通过观看视频,学生就没有经过思考,没有把感性的东西转化成理性上的知识吗? 学习的路有很多条,有的路是泥泞的羊肠小路,可能在道上布满了荆棘,可能需要学生自己去摸索,最终跌滚摸爬,学会了一身找路的方法;有的路是要让教师指引着方向,让学生自己去感受、去领略、去感悟、去收获;那同样也会有平坦的水泥路,如果学生走在这条路上,欣赏到了美景、闻到了花香、自己采到了蜜、吃到了果子,走得轻松、愉快、开心,这种路就不该走吗?┅┅每个人选择走的路会不同,每堂课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走得路也会有不同,为什么就不能选择不同的路来尝试一下呢? 如果再有机会遇见《乐音与噪声》,我还会再进行改进,不过路是永无止境的,但相信,路一定会越走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