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宝宝网宝宝绘画儿童画

如何解决阅读活动中易卡住的问题以中班阅读活动被澡盆卡

01月11日 编辑 39baobao.com

在这个趣味十 足的成长故事中,小熊就是许多幼儿的真实写照,因此这个故事深深地吸引着幼儿,在一阵阵欢笑声中他们与故事情节产生了共鸣。 在中班主题活动“我长大了”中,我们运用这个故事开展了一个中班阅读活动。在讲述故事之 前,教师先引导幼儿有目的地翻阅图书,细致地观察书中的画面。幼儿都观察得非常仔细,甚至把书中“苹果味的沐浴露”都找了出来。

然后教师抓住重点画面提出 问题,引导幼儿进行有目的地精读,这一环节既体现了教师的引导作用,更能培养幼儿观察与分析的能力。但是当教师问到本次活动的核心问题“小熊长大了,有一 天发生了一件什么麻烦的事情”时,原本一直按照教师预设方向发展的活动却发生了偏离,甚至出现混乱。以下是本次活动实录的片段: 幼儿在自主翻阅小图书之前,教师引出问题:小熊最喜欢在他心爱的澡盆里洗澡了,可是有一天发生了一件麻烦的事情,小朋友们,请你们找一找,小熊长大了,有一天发生了一件什么麻烦的事情? 此时,幼儿开始翻阅小图书,带着教师的问题仔细地观察画面,自由交流讲述,两分钟后,幼儿踊跃举手回答。

小波:我看到草地发黑了,小熊肯定觉得很奇怪,小草是不是生病了(图片上的草地呈现灰黑色)? 师:你看得真仔细,不过老师刚才的问题是什么呢?请大家听清楚,仔细想一想再回答好吗?谁能告诉大家刚刚老师的问题是什么? 优优:老师问,小熊遇到了什么麻烦的事情? 师:小耳朵真灵,那么谁来说一说? 童童:小熊长大了。 师:是呀,小熊长大了会遇到什么麻烦的事情? 萱萱:河马请他到河里去洗澡,他很害怕。

师:从哪里看出小熊害怕到河里去洗澡? 萱萱:我看到那里有一朵云,河马在叫他过去,小熊把脸捂起来了…… 师:这朵云是书中的一个记号,叫云记号,它代表小熊正在想的事情。现在谁再来说一说小熊长大后,洗澡的时候遇到了什么麻烦的事情? 佳佳:小熊的屁股太大了,坐不下了。 师:小熊的屁股坐不进去会怎么样?澡盆会破的。

这时教师终于松了一口气,活动在教师的自问自答中结束。 一个“卡住”的问题 从以上活动实录的片段可以看到,原本顺利进行着的活动在教师问到“小熊长大了,有一天发生了一件什么麻烦的事情”这个问题时突然“卡住”,教师原以为幼儿会很自然地说出“小熊被澡盆卡住了”的答案,谁知幼儿却答非所问。 当小波说出“草地发黑了”时,教师知道小波的观察点偏离了提问,于是教师再次明确问题, 将幼儿的观察重点拉回到问题上。

当有幼儿终于提到“小熊长大了”时,教师觉得已经接近预设的答案,于是马上进一步追问“小熊长大了会遇到什么麻烦的事 情”,但教师此时的追问并没有使问题明朗化,而是又将幼儿带出了问题本身,幼儿思考问题的指向性再次发生偏离。教师只能继续追问,可幼儿怎么也无法清晰地 用语言表达出小熊遇到的麻烦事情,最后教师只好在自问自答中进行小结:原来小熊一天天在长大,澡盆太小了,不能再用了,所以小熊在洗澡的时候被澡盆卡住 了,这就是小熊遇到的麻烦事情。

这个“卡住”的问题在教师的反复提问和追问下,持续了十分钟左右,却仍然没有解决,其原因何在? 两点思考与分析 从活动现场来看,幼儿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很高,可见教师提问的大方向并没有错,引起了幼儿的兴趣,但由于问题的指向性不清,追问无效,导致活动现场出现热闹又混乱的局面,仔细分析,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两点原因: 第一,教师提的问题过于笼统宽泛,没有按照幼儿的思维水平展开提问,没有结合具体的画面内容作进一步明确的引导,致使幼儿不知道该从哪里去寻找答案,只能根据画面胡乱推测,造成答非所问的现象。

第二,当幼儿的讨论偏离问题中心时,教师的追问过于遵循幼儿的思路,甚至顺着幼儿的回答,又提出诸如“从哪里看出小熊害怕到河里去洗澡”“小熊的屁股坐不进去会怎样”等偏离核心问题的话题,导致幼儿的思维愈发远离问题的中心,而使整个讨论过程混乱无序。 三个解决策略 在集体阅读活动中,教师的提问与幼儿的回答构成了课堂上的双向互动交流,要实现真正的双 向互动交流,教师必须提出适切的问题,对幼儿的回答进行恰当的回应,敏感地抓住幼儿回答中出现的偏差并及时引导,这样才能促使幼儿对问题的思考逐渐深入。

因此,针对该活动中教师提问和回应方式出现的问题,建议作出以下调整: 1.改变提问方法,使提问清晰化 当教师提出“小熊长大了,有一天发生了一件什么麻烦的事情”这一问题时,如果大多数幼儿 不作回答或答非所问,即说明由于教师的问题与画面并无直接关联,幼儿并没有完全理解教师的问题,这时教师必须变换提问方法。如将问题调整为:“小熊一天天 长大了,有一天他在洗澡的时候,遇到了一件什么麻烦的事情呢?”将原来问题中的“麻烦的事情”,具体化为“洗澡的时候遇到的麻烦事情”,给予幼儿一个思考 问题的重要参考条件和指向,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还可运用追问的方法,如反问“真的是澡盆变小了吗”或“以前不是能天天坐在这个澡盆里洗澡的吗”等,引导幼儿 仔细观察并理解画面,强化幼儿对问题...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