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宝宝网宝宝绘画儿童画

关于猴子的图片一张图片上有三只猴子分别用手捂住自己的眼耳

01月07日 编辑 39baobao.com

三不猴 作者:曹茂海 一日,朋友外出考察,送给我一份礼物,雅名为“三不猴”。 三不猴由三个小猴子自上而下连成一串,各具情态,栩栩如生: 上面的,是站着的小猴子。 腿微曲,左手握着果子,手臂顶着下巴,右手捂着右耳,是为“不听猴”--不该听的不听。 居中的,是右肢独立的小猴子。左脚顶着下巴,右手摸着后脑勺,左手捂着左眼,是为“不看猴”--不该看的不看。

下面的,是俯身向下的小猴子。 眼睛团圆,面目和善,双手捂住大口。是为“不说猴”--不该说的不说。 也听说,名胜景点里,繁华超市中,泥捏的、木制的、玉雕的、铜铸的三不猴,琳琅满目,各具情态。这三不猴也真有来头! 先说“三不”。不该说的不说,不该听的不听,不该看的不要看,若是再引申一步,甚至可以用孔子的那句话来概括:“非礼勿言,非礼勿听,非礼勿视。

”在儒家思想中“礼”是核心,是必须遵循的准则。所谓“经国家,定社稷,序人民,利世嗣、分争辩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官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可见“礼”的作用之大,从古到今,国人的思想和言行在很大程度上都受此制约。 虽然儒家的纲常礼教常被历代统治者利用来教化人民,但纵观历史,却没有哪一个朝代不是因为礼崩乐坏而最终走上了覆亡之路。

“勿听勿言勿视勿动”只不过是闭塞老百姓视听的愚人伎俩罢了,目的是让人民对非“礼”的勾当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任由少数人胡作非为而麻木不仁。 再说“三不猴”。在中国,大约是从孙猴悟空诞生以后,因其对唐僧赤胆忠心,也因其竭力惩恶扬善,在历尽九九八十一难之后,修成了正果,后来,猴子也就成了家喻户晓的智慧与勇力的化身。

可是,几百年之后,特别是几十年之后,猴子修身养性,终于繁衍出新的一族:“三不猴”! 把“三不”粘贴到猴子身上,自有其原由。 我们姑且不去讨论“该”和“不该”的标准。但是,如果人人信奉“三不主义”,都成了三不猴,恐怕也来了问题: 不该听的不听,耳朵只得用来摆样了…… 不该看的不看,眼睛只好用来流泪了…… 不该说的不说,嘴巴只能用来吃饭了…… 于是大家都成了好好先生,好好女士…于是正气缺失,民主不再……于是黑白不分,是非颠倒……人人成了三不猴,社会也就成为三不社会了。

谁愿意看到如此惨痛的局面!。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