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似乎并没有一个确切的表述,有人认为大眼睛很美,所谓“巧笑信兮,美目盼兮”但也有人认为小眼睛透着智慧之光,也很美,正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美,似乎真的是一件拿不准摸不着的东西。
然而,人们对美评判的不同,正是缘于人们对美认识的不同。在我心里,美是有定义的。美,并不止步于“窈窕淑女,君子好逮”,并不止步于“手如柔荑,肤如凝脂”。美有它自己的内涵:实事求是、心无旁骛追求的是一种理性美;温文尔雅、知书达理追求的是一种气质美;心怀天下、博爱众生追求的是一种心灵美。美有它独特的价值,越是有价值的就越美;越是美的东西,它的芳香往往传播得越长远。
有人曾评价,特蕾莎修女和戴安娜王妃,是两朵同样永不凋谢的玫瑰。戴安娜王妃本身就天生丽质,有其固有的美。与她相比,特蕾莎修女瘦小、黝黑、干瘪,然而特蕾莎修女也有她特有的美:博爱美。她创办了仁爱传教会,用自己的光亮去照亮那些卑微穷苦的人。她的那种博爱美将流芳百世。
我们应该明白,容貌上的美丽终会逝去,但价值深度层次上的美,却永不消逝。苏东坡在《赤壁赋》中曾说:“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正如同居里夫人,她用她的青春美貌置换出了“不能以一瞬”的镭,她实事求是、卧薪尝胆的研究精神以及不为名利所累的超凡脱俗,造就了科学史乃至人文史上一块永恒的里程碑。价值深层的美,远比那种世俗美更有影响力,更值得欣赏。
我曾听过一个故事:很久以前,美和丑同去沙滩洗澡,洗完后丑穿了美的衣服就走了,美为了遮羞,只能穿上丑的衣服。因此,世上许多人便把美和丑搞颠倒了,只有极少数人还能辨认出美。时下,社会上选秀活动不断,一场场如火如茶的走秀,一次次激烈的比拼,而后,获胜者被冠以“好男儿”、“东方天使”等称号。然而,对这一切,我并不以为然,他们并没有什么特别的美,只不过是一群衣着光鲜、浓妆艳抹、带着假面具招摇过市的平常人。真正的美,不是在镁光灯下制造出来的,不是如“超男”、“超女”般的走秀,更不是如同“凤姐”、“小月月”般的低俗恶搞。真正的美不可能速成,也不应该被扭曲恶搞,它,注定在喧嚣热闹之外,灯火阑珊之中,并不是想复制就能复制的。
《抱朴子》有云:“西施有所恶而不能减其美者,美多也:嫫母有所美而不能救其丑者,丑笃也。”但我并不认同。的确,世上人的外貌干差万别,有的人倾国倾城,有的人姿色平平,有的人长得奇怪甚至丑陋,但这并不意味着一个绣花枕头一包草的人依然会被认为美,一个长得丑陋但内涵丰富、心地善良的人会没有人喜欢。美和丑是对比出来的,是相对而言的,是在一定情况下可以转换的。实际上,我们不该把容貌真当那么回事,长得美的人不应是把美作为资本,而是应该去追求更高层次的人生价值;长得丑的人,应以内涵美去饰其不足,以知性美内涵美来增色。在十几家主流媒体联合主办的“中国最美的50人”评选中,于丹以内涵美当选第三美人,她笑言:“每个女人的前二十年是靠美丽的外表生活,后半生是要靠自己的修炼的。”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去填实自己,寻求那种“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内在美。这,对于正处于价值观形成时期的我们尤为重要。我们应该摒弃那些虚无缥缈的美,抵制那些一味追求醉生梦死、灯红酒绿、游戏人生的“美”,而应去挖掘、培养真实的美,多读多思,常怀感恩之心,壮志凌云之心,博爱助人之心,笑面挫折之心,坚忍不拔之心。让自己的心静下来,笑看云卷云舒、花开花落,品味“一花一世界”的禅意,坚守住对美的信仰。这样,我们就可以渐渐丰满起来,美丽起来。
真正的美,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至美之人,不耽于力,不持于技,静静思考,默默奉献,直至驶入智慧高地、博爱港湾。
我们每个人,都要学会发现美,辨别美,感受美。
我们,更应该去追求美,追求那种立于价值之上,凌空于思想情操之上,灵魂深处的那一抹纯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