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族无敌经典语录让年终报告见鬼去吧]1.有落差才有爱情,没有落差只有友情。 2.上一天班撞一天钟…… 3.大佬是熬出来的。 4.下辈子不想再做白领了! 5.有盒饭的地方就有剥削。 6.乞丐也得放假啊。 7.为...+阅读
自2002年至今,我已在大马路小学这个倡导生命和谐、诗意栖居的温馨校园工作了16个春秋。16年,相当于我职业生涯的一半时光了。回望葱茏岁月,我看到了自己一路走来由稚嫩到日趋坚实的脚步,其间有过迷茫,有过困惑,而更多的是成长蜕变带来的喜悦。此刻,我想用三个关键词来讲述我成长的故事。
第一个关键词:思考
有一句教育格言是这样说的:教育 首先是活生生的、寻根究底的、探索性的思考。没有思考就没有发现(哪怕是很小的、乍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发现),而没有发现就谈不上教育工作的创造性。
我不是一个有大智慧的教师,但我是一个喜欢思考的教师。记得刚参加工作那年,初出茅庐的我似乎有铆不玩的劲儿。正巧鼓楼区教研室大胆尝试,引进了北师大版实验教材,这套教材具有情境化、生活化、活动化等特点。打开一年级课本,我立刻被其中生动有趣、图文并茂、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情境图所吸引。于是,我开始琢磨,如何对教材现有的文本资源进行有效开发,巧妙地设计主题情境贯穿整节课的教学?设计怎样的数学活动,才能符合低年级学生好动、好说、好玩的特点,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热情?思考之余,我开始尝试。例如执教《分类统计》一课,我设计了 动物运动会 的童话情境,通过帮助评委大象和厨师小猪解决 制作纪念奖牌 和 准备套餐 的问题,激发了学生按照不同标准进行分类统计的需求,学生们俨然将自己当成了童话王国中的一员,在愉悦的氛围中自然习得了新知,而这节课也令同组的老师们对我这个新教师刮目相看。
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我一度曾为课堂上要不断关注学生的倾听状态、维持课堂纪律而头疼不已。于是我开始琢磨:通过哪些有效的激励方式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倾听能力呢?经过思考,我设计了两个 本儿 ,一个是 得星本 ,并设定了几个项目: 倾听星 、 智慧星 、 合作星 、口算星 、 速度星 等,通过一系列的得星活动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激励性评价,深受孩子们的欢迎。另一个是 小老师本 。从一年级开始,每逢新授课或知识难点我就会布置学生回家后当 小老师 ,将当天所学知识讲给家长听,由家长当学生对孩子的讲述进行评价并记录下来,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学生上课专心听讲,而且能帮助学生及时内化所学知识。两个小小的 本儿 真是小材大用,一段时间下来,大大改善了学生的学习状态。
到了中高年级,我开始更多地关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以及思维品质的提升。在学校 自主习得 教学理念的指引下,坚持 以学定教 、 以人为本 ,营造合作、探究的课堂学习模式。后来连续两年执教高年级毕业班的数学,在毕业复习阶段,我发现学生的数学错题层出不穷,而且多数学生都出现了 错题反复性 的现象,如何合理地利用学生的错题资源是我需要思考的问题。我想到了 错例集 。 首先我对学生指导了一些基本的整理错题的方法,然后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适合的方式自主整理错题,并通过自评、互评、颁发 优秀错例集 证书等方式督促学生持之以恒,从而使 错例集 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重要的辅助工具,最终实现学生错误率不断降低,班级数学成绩整体提升的效果。
第二个关键词:学习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教师如果不学习,那么思考就失去了原动力,会缺少深度,没有份量。
在学生时代,我就是一个非常喜欢阅读和自学的人,常常在图书馆一泡一天。那时阅读领域虽广,读的书却杂,而且偏好文学类,对教育理论书籍不甚感兴趣。工作后,我逐步树立了把科研型数学教师作为自己成长目标的信念。2011年我有幸成为鼓楼区数学中心组成员,跟随刘春华、张亚松主任的脚步,站在更高的平台,获得了很多宝贵的学习机会。每学期几次评课议课、读书交流活动,与会老师们思维碰撞,使我不断接受着数学文化的洗礼,感受着教育科研的巨大魅力。由于自己前期读书、教学经验的积累,加之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使我在交流会上不时有精彩发言,博得老师们的交口称赞,也令我沾沾自喜了很长时间。
有一年暑假,我和同区三位老师组队参加了全国NOC网络教研比赛,记得刚接到通知时我们先观摩了思品和美术学科在市里的比赛情况。其中有一个根据新课标等教育理论答辩环节,评委提问后,有1分钟思考时间,在选手准备的时候我也在想这个问题如果我来回答该怎样说,但我发现自己脑子里一片空白,我在区中心组交流活动中的神气劲儿荡然无存。自以为出类拔萃,却不过是井底之蛙。真是 理论书 到用时方恨少啊!
而这个比赛恰恰需要选手在赛前大量学习理论书籍,有丰厚的知识积淀。所以在备赛的20天里,我重新彻读、精读《新课标》以及与此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把小学阶段12本数学书和教参全部借来,梳理知识体系。到了比赛第三天答辩环节,我欣喜地发现不仅评委向我们组提的问题能轻松应答,其他组的问题也能想出个所以然了,我想这就是学习的力量吧!
2014年,为了适应课改要求,提高教师专业成长,促进学校高位发展,在我校特级教师刘杰和吴音昊的引领下,我们不同学科的10位骨干教师成立了 自主成长团队 。我们制定了五年成长规划,首要任务就是加强理论学习,啃读原理性书籍,第一本书是加涅的《学习的条件和教学论》。这本书十分晦涩难懂,刚开始我读得很慢,读懂一句再读下一句,读懂一段再读下一段......哪一句话没读懂就回头反复读,读懂的地方再联系一下自己的教学实践,看看有什么启发,就这样,我用了三天时间才把第一章研读完,略微有些感受,仍圈画了一些不懂之处。
我发现自己在专业理论方面的确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还好成长团队的伙伴们和我的感受差不多,每个月,我们都会进行读书交流活动,坐在一起,谈谈收获,彼此鼓励,互相启发,渐渐地,我发现这本书变得不再枯燥生涩,阅读的效率明显提高。而坚持啃读原理性书籍,也令我们的思考越来越深入,发言越来越有深度,使我们收获了智慧,收获了成长,也收获了友谊!
除了身为教师,需要不断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外,作为一名家长,我觉得很多亲子教育方面的书籍也值得一读再读。女儿上大班的时候,假期去学轮滑,她的性格比较谨慎,动作放不开,所以学得也比较慢,每次十几个孩子比赛滑大圈,她往往都是后几名,我刚开始非常着急,经常在操场边大呼小叫,替她加油,但效果甚微。后来我开始反省自己这种焦急的心态,我把孙瑞雪老师写的《爱和自由》、《完整的成长》又拿来重新读过,读着读着我的心情就平静了。孩子有她自身成长的规律,我们只要做一名观察者、支持者就足够了。于是女儿练轮滑,我就坐一边儿看书,一个假期下来,看了不下十余本,收获很大,我更惊喜地发现,不去干扰她,孩子突然有一天就悟出来了。我们经常说要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不要只看到孩子暂时的落后,不是一样的道理吗?每次家长会上,我都会推荐几本教育类的书籍和家长共读,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更重要,一个能静下心来学习和反思的家长,他的孩子太幸福了!我想我不仅要做一名善学习和思考的老师,也要做一名这样的家长。
第三个关键词:超越,海明威有一句名言说道: 真正的高贵是优于过去的自己。 作为师范学校首届理科大专班的毕业生,我似乎是带着光环进入工作岗位的。学校非常重视对我的培养,经常为我提供一些比赛课、公开课的机会。而我凭着自己扎实的基本功、良好的课感、善于思考的习惯以及不懈的努力,工作没几年,已在鼓楼区小数界初步崭露头角。
2006年,学校的小组研究课,我选择执教苏教版五上《认识公顷》一课。虽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或多或少接触过 公顷 ,但对于这个较大面积单位的概念仍然比较陌生,所以经过反复钻研教材,我把教学重点定位在帮助学生建立 一公顷有多大 的表象上。一公顷的定义是边长100米的正方形的大小,那么边长100米是多长呢?我特意到三中拍摄操场跑道的照片(因为三中离得近,学生对三中的操场并不陌生),引导学生观察直线跑道的长度就是100米,并推想四条边都是这样长的正方形面积的大小就是1公顷,比三中整个操场的区域还要大一些。然后我又给学生提供熟悉的场景 大马路小学教室、操场及整个校园平面图长和宽的数据,引导学生进一步推算1公顷大约有多少个教室、多少个操场、几个校园那么大,从而借助这些直观的例证和丰富的感知建立起 1公顷有多大 的表象,发展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直观思维能力。
正巧鼓楼区教研室的刘春华主任莅临指导,她对我这节课的设计理念给予了高度评价,并推荐我参加即将举行的江苏省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录像课的评选活动。这个赛事由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承办,含金量等同于江苏省评优课。我欣喜激动之余又不免忐忑,这节课中有很多都是我自己原生态的思考,难免有不成熟之处,而且只在学校展示过,江苏省,那是多高的平台呀!那些权威专家们能认可吗?所以后来虽然如期将录像光盘寄出,但对于获奖并没有报多大希望。两个月后的一天,接到刘春华主任打来的电话,她充满喜悦地向我道贺: 康倩,你知道吗?你那节课获了江苏省一等奖! 那一刻,我真得感觉天上掉下来一个大大的馅饼,砸到了我的身上。
这次的意外 巅峰 ,让我不禁有些飘飘然,自我感觉越来越好。后来,结婚生子,有几年重心偏向家庭,各类比赛课和公开课渐渐减少了。2014年,徐州市教育局开始推行 学讲计划 ,它与我们大马路小学倡导的 自主习得 教学模式有不少相似之处。而贯彻 学进去 讲出来教学方式 ,打造 学讲课堂 成了每位教师的首要任务。我再一次被推到课改的风口浪尖,要求尽快推出一节 学讲 展示课,树立典型示范。当时执教的是苏教版四下《用数对确定位置》一课,我充满信心地备好课,自以为很有想法,完全符合 学讲 的理念,但在观摩课当天却被评价为仍在走老路,牵制着学生,放不开。
刚好上完课接到去上海出差学习的任务,张艳校长明确告诉我,她对这节课很不满意,但她相信我能上好,并给我布置了作业:出差回来重新上,而且是在更大规模的展示课上。在上海学习的那几天,我脑子里一直在琢磨,这节课如何改才能既不脱离自己的初衷,又符合 学讲 的理念?可以说短短几天,从踌躇不前到豁然开朗,我仿佛经历了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说的三种境界。我最终成功了,我实现了对自己以往的超越。这节课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并被推荐参加全国优秀录像课的评比,而我也被评为徐州市 学讲计划 推进工作先进个人。
思考使我不断创新,学习又促进了我更深度的思维,而超越则让我不重复自己。前方的道路还很漫长,我将继续砥砺前行,不断追求自己的教育理想,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