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宝宝网宝宝成长经典故事

战争时期英雄人物故事500字

01月08日 编辑 39baobao.com

[鸦片战争期间的一道历史材料题27]1应该是在 1856年以后 这个时间段标志着 太平天国从进攻阶段走向被动防御阶段 理由 学过历史我们知道 在太平天国如火如荼时 西方列强都在 作壁上观 太平天国领导者 已经将...+阅读

自古英雄出少年。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涌现出了一批少年英雄。在民族危亡的时刻,他们跟父辈一起,用自己稚嫩的肩膀 担起了沉重的抗争。 他们的传奇事迹经过艺术家们的演绎,成了经典的歌曲、小说、电影,几十年来被人们传颂,经久不衰。 抗日小英雄“王二小”纪念碑 活在歌声里的小英雄——王二小 “牛儿还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却不知哪儿去了……”这首名为《歌唱二小放牛郎》的叙事民歌传唱了许多年,优美的旋律和动人的故事影响了几代人。

王二小家在河北涞源的一个小山村。抗日战争爆发后,日军把魔爪伸进了这个宁静的村庄。1942年10月25日,二小在山坡上放牛时碰上了打算进村“扫荡”的鬼子。鬼子让他带路,二小却把鬼子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鬼子发现上当后,用刺刀刺向二小的胸膛…… 王二小牺牲后,当地军民把他埋葬在村后的山坡上。《晋察冀日报》在第一版发表了介绍他英雄事迹的消息。

词作家方冰、曲作家劫夫被王二小的事迹深深打动,很快创作了这首流传60多年的歌曲。 新中国成立后,王二小的故事被编进小学课本,二小成了千千万万儿童心目中的英雄。 银幕上的抗日小英雄——张嘎 1940年河北唐县儿童团员在执行“安检” 抗日战争时期,生活在冀中白洋淀的小男孩张嘎与奶奶相依为命。为了掩护在他家养伤的八路军侦察连长钟亮,奶奶英勇地牺牲在日军的刺刀下,而钟亮也被敌人抓走了。

为替奶奶报仇和救出老钟叔,嘎子历经艰辛,找到了八路军,当上了一名小侦察员……电影《小兵张嘎》讲述了一个小八路战斗成长的过程。 这部儿童军事题材影片,通过寓意丰富的细节安排和少年儿童所特有的心理活动的描写,真实自然地塑造了一个性格鲜明的少年英雄形象,影响了几代小观众。 这部影片荣获了1980年中国第2届少年儿童文艺创作一等奖。

后来,小兵张嘎的故事又被改编成了电视剧。 手持红缨枪站岗放哨的儿童团员 “消息”树上的小哨兵 送鸡毛信的抗日小英雄——海娃 《鸡毛信》是一部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家喻户晓的电影。影片主角是12岁的儿童团团长海娃,他的任务是一边放羊,一边放哨,发现敌人,给村里人打信号。海娃的父亲是民兵中队长。有一天,父亲让他送一封有关攻打敌人炮楼的“鸡毛信”给八路军。

海娃以放羊作掩护,带信上路。不料途中却遭遇敌人…… 故事的情节一波三折,扣人心弦,深受广大观众特别是孩子们的喜爱。 这部上世纪50年代拍摄的黑白片不仅在国内影响很大,而且在国际电影节上两次获奖。1955年,在英国第9届爱丁堡国际电影节荣获优胜奖,是新中国在国际上获奖的第一部儿童故事片。 小说里的抗日小英雄——雨来 芦花村里有个叫雨来的男孩,他喜欢游泳,也喜欢读书。

有一天,村里的李大叔急急忙忙地进了雨来家,挪开了水缸,跳进了缸下面的地洞。雨来将水缸挪回了原位,这时,鬼子也到了…… 这是小说《雨来没有死》描述的一段情景。 雨来是抗日战争年代冀东少年儿童的一个缩影,这其中也包括小说作者管桦本人在内。管桦从小就和村里的儿童一起站岗放哨,给八路军送鸡毛信,上树了望,捕捉敌情。

1940年,他离家奔赴抗日战场,长年转战南北。他参军以后,童年时代的情景常常浮现眼前。于是,他创作了以雨来为主人公的小说《雨来没有死》,发表在《晋察冀日报》上。 新中国成立后,教育部一位负责语文教科书的编审专程找到管桦,告知他的小说改名《小英雄雨来》被选进了语文课本。从此,小英雄雨来便成了整整一个时代全国少年儿童心目中的英雄。

烽火中的儿童剧团:孩子剧团 抗战期间,学生在制作木刻书籍宣传抗日 孩子剧团是抗日战争时期由中国共产党和爱国知识分子创办的儿童艺术团体。 1937年8月13日,日本帝国主义侵犯上海,以沪东临青学校为主的一部分中小学生,自发地在难民收容所进行抗日宣传活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国难教育社得知情况后,立刻派人前往,于9月3日正式成立了孩子剧团。

孩子剧团的主要任务是进行抗日救亡爱国宣传。小团员在老师的领导下,进行各种宣传抗日节目的排练,然后再深入到各地特别是抗日前线去演出,宣传抗日。 孩子剧团的足迹遍及8个省市和几十个农村集镇,演出过《乐园进行曲》《猴儿大王》等优秀节目,为宣传抗日做出了贡献。 最年轻的抗日组织——抗日儿童团 晋察冀边区第二届群英会上三个小英雄:张玉芬(左)、牛中才(中)、温三郁(右) 抗日儿童团是广大抗日根据地在抗战中成立的儿童组织。

尽管与敌人的斗争非常艰苦,广大抗日根据地仍处处成立了抗日儿童团,把儿童纳入组织的关怀。毛泽东和朱德曾多次题词勉励儿童团员。 儿童团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生产,同时也担负着“宣传抗日”“侦察敌情捉汉奸”“站岗放哨送书信”等任务。 在百团大战中,王家峪儿童团帮助八路军割草喂马,为前线送干粮;晋察冀边区儿童团破坏日军的交通干线近百次,牵制了敌人的进攻和扫荡,有力地支援了抗战。

儿童团的成立不仅给孩子的生活带去了乐趣和希望,同时壮大了抗日队伍的力量,为抗战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革命接班人。 铁蹄下...

以下为关联文档:

形容战争胜利的成语关于战争的成语有哪些1、百战不殆 bǎi zhàn bù dài 解释:经历许多次战役,都没有遭到危险。形容善于用兵。 2、所向披靡 suǒ xiàng pī mǐ 解释:所向:指力所到达的地方;披靡:溃败。比喻力量所达...

战争胜利的成语10个字旗开得胜 qí kāi dé shèng [释义] 形容战斗顺利;一出兵就取得了胜利。 [语出] 《元曲选外编·无名氏〈射柳捶丸〉》:“托赖主人洪福;旗开得胜;马到成功。” [正音] 得;不能读...

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天灾的时间段是哪一时期英国著名科学家李约瑟曾经指出,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世界上最大的地震区之一。 康熙十八年七月二十八日(公元1679年9月2日),北京及周边地区发生了该地区有文字记载以来最大规模的地...

汉语译英语闻鸡起舞出自西晋时期刘琨和祖逖的故事他俩年轻时皆胸"Rise at the cock's crow "is a traditional Chinese idiom from the story of Liu Kun and Zhu Ti,two heroes in Western Jin Dynasty(265-361 A。 D)。Both young men wer...

德国留学签证的有效时期多少最近北京育路留学小编收到很多朋友来电,他们貌似对德国留学签证的有效期很感兴趣,下面北京育路留学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去德国留学签证的有效期,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类型和有效...

明清时期十二平均律的历史地位及意义希望对你有帮助 十二平均律,亦称“十二等程律”,是指将八度的音程(二倍频程)按频率等比例地分 成十二等份,每一等份称为一个半音即小二度。一个大二度则是两等份。 将一个八度分...

初一历史:从春秋时期争霸的原因中得到什么启示那时候的春秋争霸和现在的全球形式是一样的,都是某一国想一统天下。那时候的周王室仅比现在的联合国地位好一点点,也没有实权。具体说争霸的原因:抢地盘,抢人口,抢美女珠宝,光宗耀...

请问下有谁知道三国时期的经典名言或者词语或者在三国时期的经一、曹操: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二、刘备:女人如衣服,兄弟如手足。 三、周瑜:既生瑜,何生亮? 四..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五..马超:懵懂而死,与草木同朽;悟道而生,是为永生...

貌似春秋战国时期桃子系列典故某臣子吃到个好桃立即献给自己首先二桃杀三仕 不是这个典故。它出自《晏子春秋》是晏婴用的桃子计谋借景公的手杀了三位勇士。你说的这个典故成语是:余桃啖君。 意思是:比喻爱憎喜怒无常 出自《史记》中的...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