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宝宝网宝宝成长经典故事

三国演义都有什么名言

01月07日 编辑 39baobao.com

[三国演义第九十九回诸葛亮大破魏兵司马懿入寇西蜀]蜀汉建兴七年,夏四月,孔明兵在祁山,分作三寨,专候魏兵。 却说司马懿引兵到长安,张合接见,备言前事。懿令合为先锋,戴凌为副将,引十万兵到祁山,于渭水之南下寨。郭淮、孙礼入寨参见。...+阅读

一、“天下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在三国的芸芸众生中,羊牯并不是官场最失意的,但却道出了这句失意最深的话。“人生失意无南北”,羊牯顿成所有失意人、落魄人的知己。如果羊牯仅仅因为上奏不受重视就要忧伤、郁闷而终,那么,流离逃亡、困顿苦熬多年的刘备简直早就应该抹脖子自尽!所以,这是典型的悲观者论调。面对完全相同的形势,悲观者苦着脸说什么“屡战屡败”,乐观者却会斗志昂扬地说“屡败屡战”!即便人生真的是“不如意事,十常八九”,那些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也会欢呼:“天下如意事,起码十有一二啊!”

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是鼓励仁人志士舍身拼搏的座右铭。

自读了《三国演义》之后,总觉这话很是伤感,和“革命不可能成功,同志准备牺牲”是一回事儿。当孔明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时,“伐魏”便成画饼、孔明身死五丈原;当“人民的好总理”恩来同志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时,大家便明白他要走了,当时“四人帮”横行一时。看《神雕侠侣》时,郭靖说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时,大家知趣地意识到:郭大侠要牺牲了,襄阳要守不住了,大宋要完了!“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巾”啊!

三、“既生瑜,何生亮”两个势均力敌的竞争对手狭路相逢、拼得你死我活时,最伤感的话就是:“既生瑜,何生亮”啊!这难道不是胸怀与心态的问题吗?一个人的心胸有多大,从看待对手的心态中最能反映出来。

那个“雄姿英发、羽扇纶巾”的周郎本是一可人儿,无奈心胸太狭隘,又性急躁,一直怨恨“既生瑜,何生亮”!临终之际尚“徐徐又醒,仰天长叹,连叫数声而亡”,怨天尤人的心态可见一斑,难怪折寿。再看司马懿吧,他老人家也很不幸地碰上了诸葛亮,但即使在中了的空城计后,也仅仅“悔之无及,仰天叹曰:‘吾不如孔明也!’”随即做起安抚官民的正事来,精神斗志丝毫未损,果然笑到了最后。

曹操青梅煮酒,对刘备说:“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口气是自信的,还有一点惺惺相惜的味道。性格决定命运,胸怀决定成就!

四、“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孔明竭尽全力辅佐刘备父子,六出祁山,还是伐魏失败,只好长长地、长长地叹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令人不得不伤感。纷纷世事无穷尽,天数茫茫不可逃。似乎刘备称王、孙权割据、曹操夹天子以令诸侯、关羽败走麦城等,一切皆是天意。

纵有经天纬地之才、撼山震河之势、力挽狂澜之术,也敌不过天意。天意,天意,天果有意?当年项羽垓下一战,也说“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真是天意吗?请诸君评析!

五、“是非成败转头空”失意者、失败者才有此感慨!那春风得意的曹丞相, 即使饱受挫折,依旧“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歌唱“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文人凭空吊牢骚!少年苏东坡信奉“奋厉有当世志”,以“致君尧舜,此事何难”自负,但在官场九死一生之后,就心灰意冷地说:“操,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鸟之将亡!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刘备小鸟命在旦夕,叫声格外凄惨;人到濒死时刻,句句都是真言!妻子如衣服 兄弟如手足 ——刘备妻子好似衣服,可以不必挂念,还可以时时换新;兄弟是我左膀右臂,好像双手双臂,不可分离,一旦损伤无可弥补。听兄一言,使我茅塞顿开,如拨云见日 ——吕布(李肃说吕布反叛丁原后)听了您的话,我心里的疑惑全部没有了,好像满天乌云散尽,突然见到了阳光鸡肋,食之无肉,弃之有味 ——曹操(比喻有些事情,虽然做了也得益不大,但不做总觉得惜。

)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也。 ——曹操能称得上是英雄的人,都是那些胸怀远大志向、富有计谋,愿意改天换地、豪情万丈的人!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 ——曹操以手指玄德 纵观天下可以称得上“英雄”的,也只有刘备您和我了!韩卢,东郭自困于前,而遗田交之获也。—— 韩卢,天下跑的最快的猎犬,东郭是海内的狡兔,韩卢追东郭二者都精疲力尽,死于山下,过路的农夫不费一点力气把它们捡走了。

十室之邑,必有忠信,何谓无人?——水镜曰刘备(语出《论语》尽管只有十来户人家的小地方也必定有讲忠信的人) 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 孔明对孙权( 鲁缟,鲁国的丝织品,据说是最薄的 。强力的弩剑到了射程终了时,已经没有力量了,即使是鲁缟也不能穿破。)

以下为关联文档:

三国演义第一百二十回荐杜预老将献新谋降孙皓三分归却说吴主孙休,闻司马炎已篡魏,知其必将伐吴,忧虑成疾,卧床不起,乃召丞相濮阳兴入宫中,令太子孙单出拜。吴主把兴臂,手指单而卒。兴出与群臣商议,欲立太子孙单为君。左典军万彧曰:“单...

三国演义第六十四回孔明定计捉张任杨阜借兵破马超却说张飞问计于严颜。颜曰:“从此取雒城,凡守御关隘,都是老夫所管;官军皆出于掌握之中。今感将军之恩,无可以报,老夫当为前部,所到之处,尽唤出拜降。”张飞称谢不已。于是严颜为前部...

三国演义第十七回袁公路大起七军曹孟德会合三将却说袁术在淮南,地广粮多,又有孙策所质玉玺,遂思僭称帝号;大会群下议曰:“昔汉高祖不过泗上一亭长,而有天下;今历年四百,气数已尽,海内鼎沸。吾家四世三公,百姓所归;吾欲应天顺人,正位九...

三国演义第四十七回阚泽密献诈降书庞统巧授连环计却说阚泽字德润,会稽山阴人也。家贫好学,与人佣工,尝借人书来看。看过一遍,便不遗忘。口才辨给,少有胆气。孙权召为参谋,与黄盖最相善。盖知其能言有胆,故欲使献诈降书。泽欣然应诺...

三国演义之草船借箭 100字左右周瑜看到诸葛亮挺有才干,心里很妒忌。 有一天,周瑜要诸葛亮十天造好十万支箭,而诸葛亮说他只需三天,并当面立下军令状,三天若造不好,已依军法处治。周瑜见了,十分高兴。 诸葛亮要鲁...

有关三国演义的歇后语:司马昭笑刘禅上句6字下句4字成语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 关公赴会--单刀直入 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徐庶进曹营----一...

三国演义历史背景1、背景 元末明初,社会矛盾尖锐,农民起义此起彼伏,群雄割据,多年战乱后朱元璋剿灭群雄,推翻元王朝,建立明王朝。期间人民流离失所,罗贯中作为一名杂剧和话本作者,生活在社会底层,了解...

三国演义中的成语典故都有哪些一手包办 【出处】三国志魏志典韦传:「韦一手建之」 一举两得 【出处】三国志魏志臧洪传:「将以安社稷,一举两得。」 一臂之力 【出处】三国演义第二十回:「愿助兄一臂之力,共诛...

三国演义中的歇后语三国歇后语 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 张飞扔鸡毛--有劲难使 关公赴会--单刀直入 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 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 诸葛亮弹琴-...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