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宝宝网宝宝成长成语寓言

孔子为何名丘字仲尼

09月20日 编辑 39baobao.com

[24 孔子周游列国]吴王阖闾在伍子胥、孙武的帮助下,大败楚国,声势很大,连中原一些大国都受到威胁,首先受到威胁的是齐国。齐国自从齐桓公死后,国内一直很不安定。后来到齐景公当了国君,用了一位有才...+阅读

大家知道孔子为什么叫做孔丘吗?其实这是有一定的历史典故的,传说孔子的父亲和母亲是因为说孔子是“野合”而生他的,可是是这样吗?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吧。看看是不是这样啊。

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于公元前551年10月27日生于鲁国的昌平乡陬邑。那时,他的父亲叔梁纥已年逾66岁,母亲颜征在还不满20岁,是叔梁纥的第三房夫人。原来,叔梁纥先娶了一个鲁国女子施氏,生了九个女儿;叔梁纥希望有个儿子,于是又娶了第二房,生了个儿子,可是是个瘸子;叔梁纥十分遗憾,所以又娶了第三房,这就是孔子的母亲颜征在。?

值得注意的是,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写了一笔:“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说孔子是父母因“野合”而生他的,“野合”二字实在太引人注意了,后人考证,对“野合”的理解各不相同,有许多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是,“所谓野合,只能是指这位少女(颜征在)在野外被老奴隶主叔梁纥强奸,迫使她怀孕而生下孔子”。这种说法在“文化大革命”的“批林批孔”运动中广为流传,而且认为孔子是一个私生子,这也是批判与贬低孔子的“好材料”。?

第二种说法是,所谓“野合”是指不合礼仪的交合。唐代司马贞的《史记索引》就是这么认为的,比如《论语》中说:“野者,由也”,“先进于礼乐,野人也”,都说明了“野”是不合礼的。为什么不合礼呢?叔梁纥当时已经六十多岁了,颜氏女还不满20岁,双方年龄相差太大,不合规矩。还有学者推测说,叔梁纥这时已没了父母,是自己去找的颜氏女,既无“父母之命”,又无“媒妁之言”,故曰“野合”。?

第三种说法是,“野合”就是在室外、野外交合,叔梁纥和颜氏女在尼山之上交合而得孔子,所以孔子名“丘”,字“仲尼”,“仲”是老二的意思,因为孔子还有一个哥哥。?

第四种说法是,“野合”指孔子是生在尼山即生在野外的,颜氏女把他生在一个山洞里,老虎把他衔出山洞,这个山洞就叫“夫子洞”或“坤灵洞”,现在还有遗迹。那里还有一口“扳倒井”,传说颜氏女在生了孔子之后,曾扳倒此井饮水解渴,而且井水流出以后形成了所谓的“智源溪”。?

以上的种种说法,哪一种比较符合实际情况呢?现在看来应该是第三种。?

今人把“野合”理解为在室外、野外交合,这是比较符合常情、常理的。在中国古代,人们相信“天人感应”,这种观念影响人们的性行为,许多男女实行野外交合。“天人感应”是中国古人对宇宙和人的相互关系的一个最根本的看法,古人十分重视世界万物都要和谐相处,平衡相应,即人和人要和谐,男和女要和谐,大自然和人也要和谐。风调雨顺是大自然的和谐,男欢女爱是人间的和谐,大自然的和谐会影响到人间的和谐,人间的和谐也会影响到大自然的和谐,而和谐的标志就是阴阳合一,关系平衡。《易经》里有句很有名的话:“天地茵缊,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只有天和地、男和女、阴和阳平衡、协调了,世界万物才得以欣欣向荣,蓬勃发展。?

有关人间的和谐和大自然的和谐会相互影响,中国古代有不少有名的故事。例如梁武帝时,三年大旱,赤地千里,颗粒无收。皇帝很着急,几次祈天求雨都无效果,就问大臣为什么,有的大臣告诉他,如今天下阴阳失调,男旷女怨,冲达于天,所以天气也失调了。梁武帝听从了大臣的建议,采取了不少措施以调节婚嫁,果真不久就降雨了。?

古代还有许多民俗都和“天人感应”、“阴阳合一”有关,例如把性交称为“云雨”、“耕耨”,是把人的性行为和大自然连在一起。古人提倡野合,认为这样可以得天地之气,有益于健康。古人还认为女子应该去田野分娩,因为可以肥沃土地。在疾风暴雨、大寒大暑、日食月食、雷电交加之时不可性交,否则会有损健康,如果得孕生子多有残疾,等等。所以,孔子的父母在野外交合,实在是一件再自然不过的事情。?

当然,“天人感应”不仅仅表现在性的方面,如有重大冤情,就会天昏地暗、六月飞雪、三年大旱,这也是古人的观点之一。?

这些观点的中心思想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人也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性也是一种自然想象,它和其他自然现象息息相通,要按照自然规律办事,才能有益于健康,实现优生。?

这种情况在中国古代的春宫画上是有较多反映的。古代春宫画对男女在室外、野外交合的情况描绘较多,可能室外环境比较适合于艺术描绘,但是如果这不是生活的真实,古人是不会这么描绘的。在20世纪60年代,四川彭山出土了两块东汉时期的画像砖《桑林野合图》,描绘男女两个人在桑树林中性交,后面还有个男子阳具勃起,在排队等候。过去人们是从群婚杂交的角度来分析它的,到了东汉,中国进入文明社会已久,但是这些画像砖说明了群交之风犹有存在;同时,似乎也可以从野合的角度来分析,在桑树下面交合,这是典型的“野合”了,东汉离孔子诞生时已有七八百年,尚有此风,那么在孔子那个时代男女在野外交合更是一件太普通的事情了。?

但是,后世的学者常用后世的眼光来看待孔子、评价孔子,他们认为“野合”实在不合乎“礼”,孔子这么一个提倡“礼”的大圣人,竟是“野合”的产物,实在说不过去,于是就“为尊者讳,为圣者讳,为贤者讳”,把“野合”弄出许多不同的解释来了。?

中国古代盛行野合,与此关系密切的还有群交。本来,群婚杂交的风俗流行于原始社会,有几百万年历史,建立一夫一妻制才是这五六千年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后的事,可是在建立了一夫一妻制起初的很长时期内,群婚杂交的风气还没有完全消除。当然平时是不能乱来的,可是一年中有几个节日,男男女女可以狂欢一下,发泄一下,这种群交当然总是在野外进行的,如果在家里做爱,那就不叫群交了。中国古代有“圣人皆无父”的说法,说的是凡是大圣大贤之人都是没有父亲的,如殷朝的始祖契,母亲是有娀氏之女,叫简狄,嫁给了帝?为次妃,未生过孩子。简狄有一次在玄鸟飞至之日,去祀高禖求子,吞了一个燕子蛋即“玄鸟之卵”而生契。(《史记·殷本纪》)又如周后稷之母“姜嫄出野,见巨人迹,心忻然悦,欲践之,践之而身动如孕者,居期而生子”,(《史记·周本纪》)在贺兰山岩画中还有这一类的感生岩画。这些当然都是神话,人哪有不性交受精而生子的呢?实际情况是他们都是母亲和人群交的产物(高禖就是一个群交之节),由于是群交,就不知道孩子的父亲是谁了。可是,如果说某个圣贤是群交的产物,实在太难听,后人就编出一番“圣人皆无父”的神话来,一以遮丑,二来为这些圣贤戴上一个神秘的光环。?

关于孔子,他的父亲有名有姓,和群交沾不上边,但是“野合”却被“太史公之笔”写在正史上了,于是后世学者就煞费苦心、绞尽脑汁地诠释这“野合”二字。“野合”者,非野外交合也,不过不合礼制而已,其实,这都是以后人的观念、后世的规矩强加于孔子,其实,在孔子那个时代,“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并不是很严格的,何况叔梁纥早已没有了父亲。至于六十多岁的男子娶不满20岁的女子为妻是“不合礼制”,谁规定啦?在中国古代,这一类的事实在太多了,在现代也还有不少呢!?

至于“圣人皆无父”的光环,虽然孔子戴不上,但是关于孔子之生,其他光环还是有的,例如孔子在出生前,其母在尼山致祷;孔子出生前来了一个麒麟,口吐玉书;孔子诞生之辰有二龙绕室,五老降庭;孔子出生时颜母之房,闻钧天之乐,空中有声等。生有不凡之人,定有不凡之事,历史似乎可以任人打扮了。?(佚名/新浪读书)

以下为关联文档:

孔子少年的故事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是我国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也是我国儒家学说的创始人。他之所以能成为弟子三千、名扬四海的圣人,是和他小时候的刻苦勤奋分不开的,也正所...

太公钓鱼孔子险丧命面试不仅是一个部门挑选员工的一种重要方法,还是应试者的知识、能力、经验等素质表露的最好时机,因此自古至今,不论主考方还是应试方都对面试非常重视。而一些古人的面试遭遇,也...

孔子周游列国吴王阖闾在伍子胥、孙武的帮助下,大败楚国,声势很大,连中原一些大国都受到威胁,首先受到威胁的是齐国。齐国自从齐桓公死后,国内一直很不安定。后来到齐景公当了国君,用了一位有才...

孔子为何对女人有偏见孔子说“惟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将女人与小人相提并论。 最近,武汉大学教授陈文新在“国学班”上课时,对孔子为何发出如此感叹,推测出两种原因:一是孔子可能...

郑声的道德风险与孔子的礼教运动我们知道《诗经》时代,是一个道德发育成熟的时代,也就是说,是一个文明正在被建设起来的时代。既没有统一的文化,也没有统一的道德,这个时候为什么还会有孔子的礼教运动呢?下面我们...

孔子的幽默今天有幽默感的人越来越少,所以也就越来越不好玩了。 有些人智力很好,很聪明,反应很快,但就是没有幽默感。不知道为什么。 我想了一下,那个老农当初为什么要写一个认真的“真”字...

孔子小故事话说孔子东游,来到一个地方感觉腹中饥饿,就对弟子颜回说:“前面一家饭馆,你去讨点饭来”颜回就去到饭馆,说明来意。 那饭馆的主人说:“要饭吃可以啊,不过我有个要求”颜回忙道:“什...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