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宝宝网备孕知识优生

夏日让孩子呼吸道更畅通

10月18日 编辑 39baobao.com

[提高小儿呼吸道免疫力]预防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有效方法之一,是提高小儿呼吸道的免疫力,增强小儿对病原体的抵抗力,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提倡母乳喂养 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天然食品,含有各种营养成分。...+阅读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存在于各年龄组,尤以2岁以内小儿为多,随年龄增长而减少。按其临床表现,中医名之为“外感”“感冒”“咳嗽”等,并认为其发生原因是先天禀赋不足、后天调护不当(如乳食失节引起脾胃虚弱、纳运失常、气血生化乏源)而致脾肺皆虚,再加外邪侵袭。

本病的临床表现常以上呼吸道感染开始,多有发热,体温高低不一。还可有鼻塞流涕、打喷嚏、头痛(婴幼儿不能诉述,可有摇头、烦躁不安等表现)、畏寒、咽痒、咽痛、咳嗽等症状。个别小儿可因开始时骤然高热而引起惊厥,有的则伴有腹痛、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若病变延及下呼吸道,可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咳嗽、气喘、憋气和咯痰,有时可有发音嘶哑。若有毛细支气管炎时(多见于婴幼儿),患儿可发生喘憋、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唇围发紫、大汗淋漓等症状。

在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小儿中,人工喂养儿比混合喂养儿多,而混合喂养儿又比母乳喂养儿多,且常有偏食习惯和长期食欲不良的情况。因此,家长若能掌握一些必要的食养食疗知识并付之行动,对该病的防治十分有利。

一般罹病幼儿每日可喝新鲜牛奶400~600毫升,分多次缓缓作饮料饮用,一次量不宜太多,以不超过100毫升为宜。以乳代饮,养成习惯,逐渐达到上述饮量,4岁以后可维持每日600毫升或更多。有些小儿对牛奶过敏或不喜欢,可用豆浆代替,并在豆浆中缓缓混入牛奶,先少后多,渐渐适应后可增至较大的量。部分小儿服牛奶后可有嗳气、恶心、呕吐、腹鸣、便溏等情况,可减少牛奶量,重者暂停。除牛奶外,每日可给小儿服食鸡蛋一两枚,煮熟去壳或将蛋打碎加适量水和盐蒸熟后食用均可。

对稍大的小儿,可给鱼、瘦肉糜及菜泥,2岁以上不必打泥。块根菜类如土豆、芋艿、山药、莲藕、荸荠、慈菇等可煮成泥状给小儿服食,每次量不宜太多,但应经常食用,对补充所需的矿物质有益,还能润肠通便。蔬菜如青菜、卷心菜、芹菜、菠菜、黄芽菜、鸡毛菜等也应常吃。此外,菌菇类如香菇、蘑菇、草菇、黑木耳、金针菇等可提供植物蛋白质,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也应经常食用。

固卫增免、健脾益肺食养方

1.蛤蚧羹

蛤蚧数对焙干研末,每次取5克,加冰糖和水炖服,每日1次,可服20~30天。

2.银杏薏米羹

银杏仁(去衣)10克,薏苡仁(薏米)20克,加红枣10枚同煮汤,吃银杏、薏苡仁及枣,喝汤。

3.鹌鹑百合汤

鹌鹑一对去内脏弄净,百合30克同煮汤。加少许调味品,吃鹌鹑肉和百合,喝汤。<<<12>>>

以下为关联文档:

小儿呼吸道感染中医解决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于冬春季节发生较多,平时患营养不良、佝偻病及平素缺乏锻炼的小儿更易患上感。中医称之为“伤风”、“感冒”。 上感轻症:鼻...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表现潜伏期1~3天,起病多较急。由于年龄大小、体质强弱及病变部位的不同,病情的缓急、轻重程度也不同。 (一) 症 状 婴幼儿起病急,全身症状为主,局部症状较轻。多有发热,体温可达39~40℃...

急性呼吸道感染的家庭护理急性呼吸道感染的家庭护理 病症: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上感)是宝宝的常见多发病,主要症状是发烧、流涕、喷嚏、咳嗽,还可伴有腹疼、腹泻、呕吐等消化道的症状。有一些其他病也表现...

小儿呼吸道疾病父母须知小儿呼吸道疾病包括感冒、肺炎、哮喘、反复呼吸道感染等,是儿科最常见的疾病,发病率约占儿科疾病的70%左右。做好小儿呼吸道疾病的防治与护理工作,既是广大医务人员研究和实践...

小儿呼吸道脆弱中医呵护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于冬春季节发生较多,平时患营养不良、佝偻病及平素缺乏锻炼的小儿更易患上感。中医称之为“伤风”、“感冒”。 上感轻症:鼻...

莫忽视小儿呼吸道疾病呼吸道感染疾病多发于秋冬季节,但从医院获悉,儿童呼吸道感染疾病成为目前就诊儿童中的多发症,每天前来就诊的儿童患者中,呼吸道疾病占一多半,有时达到70%甚至更多,其中多数为上呼吸...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一) 护 理 注意适当休息,多饮开水,发热期间宜给流质或易消化食物。注意口、眼、鼻的清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及适当的温、湿度。 (二) 对症治疗 1.降温及镇静 高热可给予物理降温...

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家长要谨慎所谓呼吸道感染包括鼻咽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及肺炎等呼吸道感染性疾病通常以气管为界分为上、下呼吸道感染。由于小儿正处在生长发育过程之中,与抗御病原微...

偏方治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药物组成 生石膏25~45g(先煎) 银花5~l0g 连翘5~l0 重楼5~l0g 三叶青5~l0g 僵蚕5~l0g 羌活3~6g 桔梗3~6g 板蓝根6~12g 蒲公英6~12g 生甘草2~5g(加减随证) 制剂用法 每日1剂,煎2次,浓缩至10...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