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宝宝网新生儿知识学龄前

学前儿童心理理论发展机制研究综述

09月15日 编辑 39baobao.com

[论学前幼儿行为习惯培养的重要性]作者: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杨汛桥镇象纬幼儿园 陈春霞【摘要】: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社区教育是密不可分的。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幼儿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和终生发展的基础...+阅读

导读:无论是对心理理论发展本身的研究,还是对其发展机制的研究,研究者均认为学前期是心理理论发展的重要时期。如何利用这些研究成果,将其与幼儿教育实践相结合,并在日常教育活动中加以落实,将是幼儿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

一、引言

心理学关于学前儿童发展的研究曾经长期集中在“儿童如何认识外部物理世界”的探讨上,如研究儿童关于客体、时间、空间、因果推理等概念的发生与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展心理学家对“儿童如何认识心理世界”这一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开始研究儿童如何理解自己和他人的心理,从而开辟了“儿童心理理论”这一研究领域。〔1〕随着研究成果的大量涌现,心理理论逐渐成为近年来发展心理学的热门话题,研究范围不断拓展。当前,不仅仅是发展心理学家,哲学、精神病学、神经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临床心理学、比较心理学、文化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等领域的研究者也都对研究儿童心理理论产生兴趣。

个体心理理论的发展需要儿童经历复杂的认知判断过程,拥有较为高级的认知能力。因为在心理理论发展过程中,儿童不仅仅需要了解自己,而且必须发展对他人角色、性格和心理状态的理解能力。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最初表现就是从视觉等角度了解父母、同伴与自己都是不同的个体。因此,儿童心理理论是联系儿童的认知能力和社会性交往的重要桥梁,对于儿童今后进行有效的社会交往和社会活动极为重要。〔2〕

对于儿童心理理论发展机制的理论解释是心理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这些理论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认为心理理论能力属于不同于其他认知能力的特定领域,即具有领域特殊性,其中代表性的观点有:理论论、模块论和拟化论等(Carruthers&Smith,1996;Flell&Miller,1998;Gopnik&Wellman,1994;Moore,1996);〔3〕另一类认为心理理论能力可以像一般的认知能力一样去解释,如执行功能、心理表征等(Carlson,Mandell&Williams,2004)。〔4〕近年来,国内外心理学家越来越重视对儿童心理理论发展机制的研究,迄今已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多种理论假设,为我们更好地认识学前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提供了依据。

二、作为特定领域能力的儿童心理理论

一部分研究者将心理理论能力视为一种独立于其他发展领域的特定能力,认为其发展特征具有领域特殊性。对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机制,研究者提出了几种不同的理论。

1.理论的理论(TheoryTheory)

这一理论的倡导者认为,我们关于心理的知识包含的不是实际的科学理论,而是某种日常的“框架”或“基础的”理论。研究者发现,儿童心理理论向成人发展的过程大致有三个重要阶段:首先是大约2岁时,儿童获得某种“愿望心理学”理论,以愿望来解释行为;其次是大约3岁时,儿童获得“愿望—信念心理学”理论,开始有了信念和想法,但是仍然以愿望来解释行为,信念只是处于辅助地位;最后一个阶段是大约4岁时,儿童获得类似于成人的“信念—愿望心理学”理论,由自身的想法和信念来影响自己的行为。在儿童心理理论形成的过程中,经验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其作用方式类似于皮亚杰的平衡化作用机制,即经验引发不平衡并由此达成某种新的较高的平衡状态(形成新的心理理论)。

2.模块理论(ModularityTheory)

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是LeslieA.M.。他的许多研究是在自闭症儿童中进行的。他认为儿童的发展是通过三个特殊领域模块化机制的连续神经成熟而获得的,经验在这一过程中可能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并不是必需的。这三个机制分别是身体理论机制(TheoryofBodymechanism,ToBM)和两个心理理论机制(TheoryofMindmechanism,ToMM)。其中ToBM发展于婴儿出生的第一年早期;ToMM1在第一年后期起作用,ToMM2在第二年开始发展。这些机制的发展决定了儿童不同的心理理论发展水平。

3.匹配理论(MatchingTheories)

这一理论认为,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前提是婴幼儿必须意识到自己与他人在心理活动中处于等价的主体地位,认识到自己与他人在心理活动中的相似性。通过对心理活动情境的不断观察和再认,儿童对这种等价关系的认识不断发展,逐渐获得系统的心理理论知识。

4.拟化理论(SimulationTheory)

这一理论由Harris等研究者提出。这一理论的倡导者并不赞同理论论,他们认为儿童的心理认识并不具有理论的性质。这一理论认为,儿童对自己的心理状态具有某种内省性觉知,能够通过一种角色拟化过程来推论他人的心理状态,即儿童可以通过想象和在心理上拟化其他人所处的情境来推测他人的心理状态。他们认为,儿童发展的并不是一种理论而是越来越准确的拟化能力。尽管人们在预测和解释行为时求助于理论,但心理拟化理论在社会认知和技能获得过程中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总之,不同理论的倡导者不乏支持自己观点及反对其他理论的依据,而不同的理论研究者也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开展了许多富有价值的研究。虽然理论论仍是当前最有影响力的理论,但是无论哪种理论都只是解释了儿童心理理论发展过程中的某个方面。我们在解释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过程和特点时需要选择各种观点的合理成分,以便对实际的情况作出更为合理的解释。

三、作为一般认知能力的心理理论

另一种观点将心理理论视为一种认知能力,并从执行功能和心理表征等方面对其发展机制进行研究。

1.执行功能和抑制性控制的研究

执行功能(executivefunction)是一种复杂的认知结构,指那些对个体的意识和行为进行监督和控制的各种操作过程,例如自我调节、认知的灵活性、反应抑制、计划等等。它主要包括工作记忆、抑制性控制以及认知转换三个要素。其中抑制性控制(inhibitorycontrol)作为执行功能的核心成分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焦点(Hughes,1998)。〔5〕

由于学前期是儿童心理理论迅速发展的时期,而以抑制性控制为核心的执行功能近年来被认定为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重要机制之一,因此研究学前儿童抑制性控制能力的发展及其特征也成为该领域研究的热点课题。

抑制性控制是指在完成某项认知任务、达到认知表征目标时,对无关刺激所引起的反应进行控制的能力。抑制性控制在决定多种心理过程如何协同工作以成功完成一项任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执行功能的发展有助于解释个体的认知能力(智力、注意、记忆、阅读理解)和个体在多种皮亚杰式任务上的表现。此外,它也涉及儿童情绪、道德和社会性能力的发展。

根据执行功能研究者的观点,抑制性控制可能从两个方面对儿童的心理理论发展产生影响,即:影响心理理论的发生或者影响心理理论的表达。因此关于抑制性控制的理论又可以分为发生说(emergenceaccount)和表达说(expressionaccount)两种观点。

发生说认为,儿童在能够建构复杂的心理概念之前,首先要具有一定水平的执行功能。如果没有使自己从当前刺激中分离出来的能力的话,儿童是不能在这个当前刺激的表征水平上作出反应的。因此,根据发生说的观点,儿童只有具备正常的执行功能,才能获得某些关键性概念,进而顺利完成心理理论任务。

而表达说则认为,儿童已经拥有某些关键性的概念,只是在心理理论任务中不能正确地将它们表达出来,因为他们不能抑制关于事件真实状态的认知。许多心理理论任务的完成需要儿童克服具有优势反应倾向或习惯性倾向的认知活动,避免说出事件的真实情况。而这些都需要具备正常的执行功能才能完成。根据表达说的观点,儿童在错误信念、外表与事实、欺骗等心理理论任务的标准测量中失败,可能不是因为纯粹缺乏某种概念,而是在将这些概念性知识成功转化为行为的过程中出现了问题。只有具备正常的执行功能,已有的心理理论才能正确地表达出来(魏勇刚,2004)。〔6〕

心理理论研究者之所以认为心理理论与抑制性控制相关,主要因为两者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着一定的联系:(1)两者的发展关键期相近。学前期既是儿童心理理论迅速发展变化的时期,也是儿童执行功能发展期。(2)来自脑成像研究的证据。对执行功能的研究最初源于神经心理学研究中对前额叶损伤病人的分析;而前额叶也是控制心理理论的生理基础。(3)来自自闭症患者的证据。大量研究表明了自闭症与心理理论发展相关,而自闭症患者在诸如威斯康辛卡片分类测验等经典的执行功能任务中也表现出异常。(4)根据执行功能的表达说,成功完成心理理论任务可能需要得到发展得很好的抑制性功能的协助(Carlson,1998;Russell,1994)。〔7〕

近几年来,研究者运用各种心理理论任务和抑制性控制任务对儿童心理理论发展与执行功能的关系进行了大量实证性研究。但是,他们的研究尚无定论。关于两者之间的关系有多种解释,可以概括为四种观点(Perner&Lang,2002)〔8〕:(1)心理理论能力是执行功能的先决条件。(2)执行功能是心理理论能力的先决条件。(3)心理理论能力与执行功能有某些共同的心理成分,两者并行发展。(4)心理理论能力作为执行功能的一个整合部分,后者包含前者。

2.抑制性控制的生理基础研究

抑制性控制的重要发展期是人生的前六年,而3~6岁是其发生显著性变化的时期。来自生理和行为发展两方面的研究都证实了这一点。对脑损伤成人患者的研究表明,大脑前额叶(frontallobes)是参与抑制过程和更普遍意义上的执行功能的重要生理基础。另有研究表明,儿童的前额叶损伤导致抑制发展的停滞和缺损(Dennis,1991)。尽管在婴儿期前额叶发展十分迅速,但在4~7岁之间它经历了一个更加深刻的发展冲刺期(Luria,1973;Thatcher,1992)。因此,抑制性控制发展的迟缓,很可能与前额叶皮质成熟较晚有关(Stuss,1992)。抑制性控制功能获得显著发展是在学前期。在这一时期,当一项任务要求儿童延迟作出某种反应时,他们开始能够按要求压制自己对某些事物不作出反应(Diamond&Taylor,1996;Gerstade,etal,1994)。

3.抑制性控制研究的几种范式

目前,用来评估学前期儿童抑制性控制能力发展的任务主要有以下几种:

●手游戏(handgame)范式。首先,让儿童重复实验者演示的两种手势(如握拳或平伸手掌),即“拳、拳—掌、掌”,然后要求儿童做与实验者相反的手势,即“拳、掌—掌、拳”。

●白天黑夜任务(theday-nightstrooptask)范式。当呈现画有月亮的黑夜图片时,儿童得说“白天”,当呈现明亮的、阳光普照的图片时,儿童得说“黑夜”。

●形状任务(shapestroop)范式。五种不同大小的卡片交叉放置,让儿童把其中的小卡片一一指出来。

●卡片排列(cardsorting)任务范式。让儿童先按一个维度(如形状)对一系列卡片进行排序,再按另一个不同的维度(如颜色)对同一批卡片进行排序。

●耳语(whisper)任务范式。要求儿童自愿地低声说出10个卡通形象的名字(王江洋,2003)。〔9〕

综上所述,近年来学前儿童心理理论研究领域已经获得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无论是对心理理论发展本身的研究,还是对其发展机制的研究,研究者均认为学前期是心理理论发展的重要时期。如何利用这些研究成果,将其与幼儿教育实践相结合,并在日常教育活动中加以落实,将是幼儿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

参考文献:

〔1〕邓赐平,桑标,缪小春.儿童早期“心理理论”发展研究中的几个基本问题〔J〕.心理科学,2000,(23):399-403.

〔2〕〔8〕PERNERJ,LANGB,KLOOD.Theoryofmindandself-control:Morethanamonproblemofinhibition〔J〕.ChildDevelopment,2002,73:752-767.

〔3〕LILLARDAS.Ethnopsychologies:Culturalvariationsinthoeriesofmind〔J〕.PsychologicalBulletin,1998,123(1):3-32.

〔4〕CARLSONSM,MANDELLDJ,WILLIAMSL.Executivefunctionandtheoryofmind:Stabilityandpredictionfromages2to3〔J〕.DevelopmentalPsychology,2004,40(6):1105-1122.

〔5〕HUGHESC.Executivefunctioninpreschoolers:Linkswiththeoryofmindandverbalability〔J〕.BritishJournalofDevelopmentalPsychology,1998,(16):233-253.

〔6〕魏永刚.抑制性控制在幼儿执行功能与心理理论的相关中的作用〔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4.

〔7〕RUSSELLJ,MAUTIMERN,SHARPES,etal.The“windowstask”asameasureofstrategicdeceptioninpreschoolersandautisticsubjects〔J〕.BritishJournalofDevelopmentalPsychology,1994,(9):331-491.

〔9〕王江洋.学前儿童心理理论与抑制性控制关系研究进展〔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3,26(1):38-42.

以下为关联文档:

学前儿童艺术综合教育研究学前儿童艺术综合教育研究(1)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 楼必生 屠美如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新世纪的开拓者,他们的发展是人类未来发展的先决条件。今天对儿童的教育,必须有助于将来...

学前班老师的表扬信学前班老师的表扬信范文篇一 尊敬的老师们: 大家好!时间匆匆,转眼间小朋友在这里渡过了快乐、开心的一学期,在老师的教导下,孩子在各个方面都有了不少的进度,增长了知识,而且懂...

用“心”与孩子对话,共享快乐——学习学前教育保教指通过学习《浙江省学前教育保教管理指南》,我对自己的从事的工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保教指南》从课程管理、保教常规管理和教师专业发展管理等方面做出了具体的指导工作。《...

学前与新入职每学年的开学前,学校都会有一个新入职(融入)教师恳谈会。大家轻轻松松地坐在一起,聊聊过去,说说未来。挺好的!我算是一个标准的实小老人了(PS:32年来一如既往地占着一个坑)。所以,也...

学前儿童行为观察的类型第一节 观察类型 一、 正式观察和非正式观察 1、正式观察 正式观察的特点:①对要观察的行为必须预先做好界定,要预测好什么情境、时间回发生什么类型的行为,并且对行为的后果也...

为什么有的幼儿会感到不幸福——读《学前课程与幸福童艺术幼教中心南园幼儿园 王蕾,读了虞永平老师的《学前课程与幸福童年》,感觉收获颇丰。什么是幼儿教育呢?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我一直在思考。虞永平教授指出,幼儿教育应该给幼儿...

快乐绘画你我他听吕耀坚老师的《学前儿童美术教幼儿绘画是一种个性体验的表达,引导幼儿在涂涂画画的过程中体验成功,感受快乐的情绪。在实际的绘画活动中,我们常常会看到有的孩子拿着笔不知如何下笔;有的孩子拿着纸说: 老师,我...

“预设”与“生成”的相互渗透——读《学前教育课程指本学期,我们幼儿园教师学习了《学前教育课程指南》。通过认真细致的阅读、同事之间的讨论和交流,使我明白了时代在前进,教育在发展,幼儿教育更是已经跃上了一个新的转折期。我...

实施素质教育学前教育先行——我县实施幼儿素质教育的有这么一件真实的事,在几十位诺贝尔奖得主的聚会上,一位记者问其中一位诺贝尔奖的科学家: 请问您在哪些大学学到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 这位科学家不加思索地说: 在幼儿园 。记者大...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