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婴幼儿肠道疾病,益生菌不可或缺]能够帮助解决腹泻、便秘、消化不良、胀气等症状的益生菌,已成为了众多宝妈的育儿必备神器。因为,细究下来婴幼儿的肠道疾病跟肠道菌群失衡有着很大关系。 比如,便秘的宝宝通常...+阅读
新闻热点回放:
今年3月上旬,安徽阜阳市几家医院陆续收治了以发热伴口腔、手足臀部皮疹为主的疾病患儿。经卫生部调查检测,确定该病为肠道病毒EV71感染。截至5月1日,当地累计报告3736例感染患儿,死亡人数已至22人,传播范围扩大到全市下辖各区县,并已波及河南。
手足口
专家释疑肠道病毒EV71感染
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杨维中、北京地坛医院主任医师李兴旺、北京儿童医院ICU室主任钱素云等专家介绍,肠道病毒EV71是人肠道病毒的一种,简称为EV71,常引起儿童手足口病、病毒性咽峡炎,重症患儿可出现肺水肿、脑炎等,统称为肠道病毒EV71感染疾病。该病多发生于儿童,尤其是3岁以下婴幼儿多发,少数病情较重,严重的会引起死亡。
该病常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其是3岁以下婴幼儿多发,成人也可感染。环境卫生、食品卫生差,不良个人卫生习惯易发病。大部分病例病情较轻,可治愈。少数患者可出现脑炎及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衰竭等,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肠道病毒EV71感染疾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常见于4-9月份。传播方式主要有:人群密切接触是重要的传播方式,儿童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感染;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故与生病的患儿近距离接触可造成感染;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食物,也可发生感染。
专家们介绍,患儿感染肠道病毒EV71后,多以发热起病,一般为38℃左右,发热同时在口腔、手足、臀部出现皮疹,或出现口腔粘膜疱疹。部分病人早期有咳嗽等感冒样表现。发热1~2天后开始出现皮疹,通常出现在手掌和足底,也可以出现在臀部。有的患儿不发热,只表现为手、足、臀部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病情较轻。大多数患儿在一周以内体温下降、皮疹消退,病情恢复。
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少数患者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死亡。少年儿童和成人感染后多不发病,但能够传播病毒。<<<123>>>
以下为关联文档:
宝宝的这些“身体反射”,可能是肠道菌群失调的信号!肠道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其中肠道菌群的平衡与否,与身体健康息息相关。特别是当受到抗生素、饮食不当、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影响时,肠道的有益菌会减少,有害菌会增多,从而引起肠道...
春季的防病重点心肌炎冬春是儿童感冒的多发季节,小儿感冒并发心肌损伤或病毒性心肌炎是家长最担心的事。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胡彦宏介绍,病毒性心肌炎之所以多发于青少年儿...
维生素A缺乏可致儿童肠道菌群失调维生素A缺乏是世界四大营养缺乏病之一,在发展中国家较为普遍,严重威胁着儿童的健康情况。医学研究证实,腹泻儿童维生素A缺乏发生率是健康儿童的2.37倍,而补充维生素A能够降低腹...
生水、生食易引发肠道疾病近日,安徽阜阳市有多名儿童感染肠道病毒EV71,19人经全力抢救无效死亡。专家介绍,肠道病毒EV71感染主要通过唾液、疱疹液、粪便污染的物品密切接触传播,儿童和成人都可能感染,5岁...
肠道守护者益生菌到底有多厉害自从宝宝呱呱落地的一瞬间开始,就意味着母亲与孩子之间“传输合同”宣布解除。离开了“温室”后的宝宝,由于胃肠功能、自身免疫功能尚未发育成熟,自身的正常菌群也未曾完善,特别...
益生菌打响宝宝肠道“攻坚战”!肠道不仅仅是消化系统,还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担负着全身免疫功能70%的重任,是机体防御的最前线,可以说,肠道健康是人体健康状况的“晴雨表”。儿科专家表示,婴幼儿一旦发生肠道...
初乳可清除婴幼儿肠道致病菌在妈妈们的育儿经历中,除了常见的呼吸道感染之外,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小宝宝好不容易长胖了一点,但不小心吃多了、吃得不对,或是稍微着了凉,就马上肚痛、腹泻。胃肠道是身体与外...
5月需重点防护宝宝的肠道进入5月本市气候转以晴热天为主,气温升高,肠道传染病发病也将取代呼吸道传染病进入主角。又逢“五一”国定假期,市民外出旅游、举办喜庆宴请等活动增加,市民、尤其儿童应重点预...
小儿肠道蛔虫病的症状小肠中有少数蛔虫感染时可无症状,称蛔虫感染者,大量感染而引起疾病称蛔虫病。 肠道蛔虫常引起反复发作的上腹部或脐周腹痛。由于虫体的机械性刺激及其分泌的毒物和代谢产物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