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为何不相信父母的许诺]孩子不相信父母的许诺,是有一定原因的:有些家长为求孩子一时的宁静,往往不根据实际情况,给孩子种种许诺,让孩子在盼望中等待,而最终以失望告终。如孩子希望有一个声控的洋娃娃,父母...+阅读
孩子做错事是常有的,需要父母的教育和引导,但是面对孩子犯错了,父母骂完又哄管用吗?
春意盎然,大街小巷的树叶无不透着朝气,太阳洒在身上暖暖的刚刚好,我和女儿跟着春游会的队伍出发啦。
车程上都是同龄的孩子,小朋友叽叽喳喳的很热闹。前排有个男孩拿出几张拼图,吆喝说:“我有拼图哦”。周围的孩子听到有玩具,都挤过去抢,拼图一下被抢空。
有个微胖的孩子急冲冲赶过来,见拼图没有了,嘟着小嘴两眼开始扫射别人的拼图,当他看到有一张超级飞侠的拼图时,双手不自觉的就把拼图抢走了,这时抱着超级飞侠拼图的那个的孩子,立马本能的抢了回来,气呼呼的还朝微胖的男孩吐了一泡口水。
这个不太友善的举动,被微胖男孩的妈妈看到了:“哎哎哎,你怎么能吐口水在他身上呢!”
“他要抢我的拼图。”
朝人吐口水孩子的妈妈反应过来后,啪啪两下打在孩子的屁股上:“什么毛病啊,抢你拼图也不能往人家脸上吐口水,这都跟谁学的。”
孩子被妈妈打的嗷嗷哭。
“哭什么哭,再哭你就下车别去玩了。”“哇哇哇…”那孩子不管不顾,哭的委屈的不行。
周围的妈妈过来缓解气氛,又是给吃的又是给玩的,孩子妈妈硬着嗓子拒绝了:“别管他,让他哭。”孩子一听妈妈这么说,哭的更厉害了。
哭了大概两分钟,终于妈妈扛不住了,心疼的一把抱起孩子:“好了好了别哭了,等下妈妈给你买一个冰激凌。”
孩子一听有冰激凌,立马破涕为笑。
打一巴掌给块糖吃的事,在我们家也出现过不少。
虽然看过很多教育和心理类书籍,在女儿身上应用也得到了很好的反馈,但养育孩子不是一个人的事,还需要另一位重量级人物的加入,那就是娃爸。
先生不爱看育儿书,大多数是我把育儿知识“嚼碎了”喂给他吃,加上吸收有时候不太好,最后进入身体的“养份”很少,所以很多时候他常常出差错。
有一次女儿调皮,爬到沙发靠背上站着,先生担心她摔倒,呵斥她下来。女儿不听,还要准备从上面往地板上跳,沙发靠背到地板的距离还是有些远的,如果没跳好身体一定会磕到。先生不同意严肃的说:“我数3下,你不下来,我就要打屁股了。”
没等他说完,女儿蹦的一下跳到地板上。先生整个血液都沸腾了冲女儿大嚷嚷:“你想干什么呀!”女儿瞪着两个黑白眼珠子楞住了,撒腿跑到我电脑桌前,哇的一声就哭了。
我刚想问她为什么哭,先生怒气冲冲的跑过来:“你这样很危险,你知不知道。”
女儿埋在我的衣服里使劲哭,在另一个房间的奶奶闻声后立马赶过来,拉着女儿的手说:“别哭了别哭了,奶奶抱抱。”局面一下就混了,先生自顾自的教训女儿,奶奶心疼的一直说:“别哭了别哭了…”,女儿不知所云的被抱到了沙发上。
先生见女儿情绪慢慢稳定后,开始表现出一脸疼惜样,从他的眼神里我读出了后悔。我怕他立马又用物质讨好女儿,使劲冲他眨眼睛,然而并没有用。
他果然起身走过去跟女儿说:“你想吃火龙果还是橘子,爸爸给你拿。”我瞬间要石化。
骂完又哄的大人,其实是在啪啪啪打自己的脸。因为孩子只会变得更糟糕。
明明是熊孩子犯错了,大人想教训他,为什么到最后成了大人讨好孩子?
我分析了下,应该是有这几个原因:
1.心疼孩子。
2.认为孩子哭了,就会意识到错误。
3.害怕孩子记自己的仇。
事实上孩子在这场训斥中,会得到这些感受:
1.自尊受到伤害。
2.记住了被训斥,被打的难过情绪。
3.不管怎样,父母总会来哄我。
春游车程上的男孩,因为妈妈当着全车人的面揍了自己,他第一次哭了。他哭,一方面是觉得自己的东西被人抢,还挨打了;一方面是妈妈当着众人的面打自己,自尊受到伤害。
当其他人过来圆场时,妈妈说“别管他,让他哭!”,男孩第二次哭的更厉害了。为什么?因为他的自尊没被正视,他的委屈没被妈妈理解,所以他再次嚎啕大哭。
女儿被爸爸突然严肃呵斥的态度吓到了。她哭,一方面是害怕爸爸怒火继续升级,害怕的跑到我的怀里来躲“灾难”。一方面是知道自己犯了错误,想用哭的可怜的方式博取我的原谅。
两个孩子都犯了错,可最后的关注点却落在“哄孩子”上。呵斥孩子的初心——让孩子意识到错误。完全被忽略了。
这像极大人常开玩笑说的话,“打我一巴掌又给我一块糖,你逗我玩呢”。
孩子在这场训斥中,不会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反而会加强了他的糟糕——反正做错,也不会把我怎么样。
骂了又哄的父母,不是在唤起孩子错误意识崛起,而是让孩子越错越勇。
当孩子打翻了饭菜,我们会责怪他调皮,当孩子破坏了家具,我们会责怪他不懂珍惜,当孩子打了别人,我们会责怪他粗鲁...有孩子的家庭中,到处都有这样的场景,似乎孩子做错事,我们只会用呵斥和武力解决。
可是孩子受不住我们的责怪时,就会嚎啕大哭,这时候的尴尬要如何是好呢。
我整理了几个方法,当孩子做错事时:
就事论事,不要牵扯到别的事情上
很多大人喜欢在孩子犯错的时候,威胁孩子“你不停止,等下就不能吃薯片”“你不听话,我就取消去动物园。”别这样,犯错本身这件事,跟吃薯片和去动物园没有任何联系,不要为了让孩子停止错误,剥夺孩子其他的权利,这样只会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闹的更厉害。
不打不骂,平静对待。
这点对于父母有点难度。在发火前不放先这样问问自己:“如果发飙后孩子情绪失控了,我能做到不去讨好吗?”
严厉的斥骂和打一定会震慑住孩子,让孩子感受到害怕,进而会情绪失控哭起来。与其要面对孩子情绪失控后的安抚工作,不如用平静的态度跟孩子和善交流。
让孩子对所做的错误行为,做出自我评价
孩子做错事,先别着急给他的错误贴标签,比如“这样很危险”“朝人吐口水很不礼貌”。蹲下来平静的看着孩子,问她:“你觉得朝A吐口水,A是什么感觉?”“你觉得这样做对吗?”其实孩子心跟明镜似的,他知道吐口水是不对的,从高处往下跳是危险的,可他的心智还不足以让他控制自己的行为。一定要让孩子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自我察觉,自发意识到错误。
引导孩子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孩子有了前面的错误觉醒,我们便可以引导孩子如何处理错误的方式。询问他:“你觉得要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好呢?”“你想用什么方式弥补A呢?”
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反应,有的自尊心比较重的可能会说:“不知道”。这时候大人可以试着帮助他想解决方法,给出几个选择。当然如果孩子能自己主动给解决方法,那这件事就完美解决了。
用和善的态度对待孩子的错误,孩子才能有足够平静的心态自我内省。试问一下,谁愿意一边被骂或者被打,还一边自我反省呢。
以下为关联文档:
父母与孩子共餐的好处吃饭,并不仅仅是孩子个人的事情,更是全家的事情。亲子共餐,不仅能帮助孩子充分吸收营养,而且还会赋予孩子更多的知识和快乐。亲子共餐是绝佳的教育机会。英国家庭素有 把餐桌当...
孩子们给父母提的意见摘自:莱阳市童心教育集团 作者:董翠珍 前几天跟孩子们讨论了一个平时父母做什么事是你最不喜欢的?下面是孩子们的回答:(由于一节课没讨论完,所以暂时就这么几个孩子的话了) 王 志:最...
父母越爱孩子,孩子越不孝,关键是爱的方式出了问题有人说父母越爱孩子,孩子越不孝。我觉得这句话太绝对,太片面了。我见过父母很爱孩子,孩子也很孝顺的;也见过父母很爱孩子,孩子很不孝的。父母爱孩子,本身没有问题。之所以会有孩子...
父母总是唠叨孩子的缺点,对孩子会有怎样的影响孩子在两岁之前的大脑对大人的各种言语还不能理解,在你反复唠叨同一个问题或者一个缺点。孩子的只能误理解为这个人老爱和自己聊天,并且认为唠叨时那种表情是大人正常的表情,甚...
父母与宝宝沟通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父母要相爱 有的父母忙于工作,只是把家庭当作休息和睡觉的地方,有的父母在家中说一些消极负性情绪的话,如对社会不满等,孩子在青少年时代常常感觉不到快乐,也...
父母给幼儿园的一封感谢信篇1:给幼儿园的感谢信 尊敬的幼儿园领导和老师: 我是贵园亲子班悠悠小朋友的家长,这天是怀着一颗十分感激之心给你们写这封信的。 说实话,和许多家长一样,在孩子入园前,我们也感到...
父母和孩子在理解中前行三八 节,幼儿园开展 护蛋行动 活动,孩子通过亲身体会,理解妈妈的辛苦,引导孩子用感恩和理解的心面对妈妈,这项主旨活动的开展很有意义,我为老师的巧妙构思叫好和赞赏。 活动准备前...
宝宝高AQ,父母这样做我们身边的大多数女孩子,心理承受能力低,在行为上也常常表现得浅尝辄止,缺乏忍耐力。这其实并不是她们自身造成的。她们长期生活在被伺候、被服务的环境里,从进小学到读大学,以致...
帮助孩子度过父母离异关当今时代,夫妻离婚已不算什么大事,然而这种家庭结构的转变,亲情的拆离,不仅会在孩子的心灵中荡起痛苦、哀怨、消沉的涟漪,甚至会毛难以抚平的创伤。处理不好会成为毁掉孩子一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