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密切配合实现家园共育]二、自主性家长活动的实施策略 (一)以真诚为纽带,架起教师与家长间的情感之桥是自主性家长活动的坚实基础[p17]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贵在真诚,教师和家长只有真正建立相互信任、...+阅读
画画了,孔祥明小朋友非常认真,他的画能够很准确地抓住物体的主轮廓,画面整洁、色彩漂亮。但是唯一遗憾是孩子画的东西很小,老师虽然一再要求他将画画的大一些,可是他总是画得很小,每次老师向他提要求的时候,他总是可怜巴巴地用眼睛看着你: 老师我画不大。 为什么会这样呢?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孩子在什么地方都表现得很胆怯,如早上来园他看到老师向他展现笑容了,他会向你轻轻地问好,反之他就会偷偷地溜进教室,不引起你的注意 玩大型玩具的时候,他不喜欢攀爬类动作难度大的活动,鼓励他上去,他说: 老师我害怕。
其实像孔祥明这样有这胆怯心理的直接影响孩子能力的发展,根据老师的分析和观察,我发现孩子一直是由老人一手带的,平时与老人交流比较多,对什么事都表现得很依赖,孩子对事物缺乏正确的认识,自信心不足,因而害怕表现或参与。
当我意识到这些的时候,我就积极为幼儿提供温馨、和谐的生活环境,因为它是幼儿形成良好心理品质的必要条件,它能使幼儿建立同情心、自信心、信任感、责任感,克服胆怯,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所以每次我请孩子们完成什么事情的时候都积极鼓励他,一发现他有进步就及时表扬,以帮助孩子克服胆怯心理。
针对孔祥明与孩子打交道少的毛病,我有意识地为幼儿提供交往的机会、条件、时间、空间及宽松愉快的交往氛围,使幼儿由被动变主动。比如在区角活动时,我有意识地安排他一些任务,使他不得不主动与同伴打交道,虽然刚开始他不愿意,我就说: 看,明明多能干,他去找某某小朋友商量去了,老师相信他一定能完成任务! 这样,他渐渐地就迈出了第一步。因为社会交往是建立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手段,它对于克服幼儿的胆怯心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老师的鼓励及他自己的努力,明明进步了,会主动与他人打招呼了。
当然,父母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有影响力的因素,他们的教养态度和方式时刻影响着孩子健全人格的形成。因此,要克服幼儿的胆怯心理,必须家园配合,才能达到目的。所以我还有意识地与家长交流,告诉老师的意图,以获得家长的配合。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看到了孩子脸上灿烂的笑容多了,变得比先前活泼了。这其实也给我们提了个醒,就是要关注孩子的不同需求,并及时引导教育,这样孩子才能获得健康发展。
以下为关联文档:
孩子输液家长怎样配合问:儿子发高烧,医生说要打针,可宝宝才一岁多呀,我和婆婆两个人都摁不住他,护士扎了两次,才把针头插进宝宝的头皮,宝宝简直是在发狂一般地哭嚎。护士竟然也紧张了,好半天才固定好针头...
幼小衔接需要家长的配合二、幼儿园应做以下准备: 1、“环境造氛围”。根据衔接班在幼儿园的特定地位,在开展丰富的活动的同时要营造班内外、园内外“幼小衔接”的氛围。 1)首先,注意为幼儿创设一个良...
家园配合让孩子适应新环境班里来了一位新朋友,叫雪冰,是从其他幼儿园转到我们小二班的。家长和我们都希望她能很快地融入到这个新家庭中来。可是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她并不是很愿意和大家一起玩。...
争取家长的密切配合,共同促进幼儿的发展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只要是孩子在园时间我们都会和各种各样的家长面对面,在接触中我们会发现家长的家教观念、自身素质等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用自己的爱、自己...
孩子即将入园家长应怎样配合英国北伦敦大学的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在小学中人缘最好的学生,往往是那些上过正规幼儿园的孩子。他们不仅朋友多,而且社交能力也更强。 从事这项研究的菲利普 欧文和约翰 莱奇福...
家园配合的体现这一天早晨,栋栋的妈妈送孩子来园后轻声地告诉我: 昨天晚上用了你教的办法,他很听话,吃饭也肯吃了,睡觉也早睡了。 说完之后她就笑了, 我说老师很厉害的,看得到你在家里怎么样的。...
配合与沟通在班级中的运用两位老师在同一个班级中生活工作,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建立一个温馨、和谐的班级小家。每个人都有自己管理班级的一套办法,如何把两个人的思想方法融合到一起呢,就需要大家的主动配...
孩子的进步离不开家长的认真配合今天去参加小天使幼儿园的公开课,很高兴也很紧张,高兴的是可以看见孩子在学校的一些表现,紧张的是不知道孩子会不会由于家长在而不适应,希望孩子能表现的很棒~ ^_^今天妈妈是小...
在一日活动中帮助幼儿克服胆怯心理重视因人施教与个性发展是现代教育发展的普遍趋势,在《幼儿园工作规程》中强调了要重视个体差异,实现因人施教。幼儿园的保教人员要更新教育观念,努力实现因人施教。江泽民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