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政策变更的会计处理]1.企业根据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等要求变更会计政策的,应当按照国家相关会计规定执行。比如,在2007年1月1日上市公司将由原执行《企业会计制度》转变为执行新...+阅读
.确定会计政策变更对列报前期影响数不切实可行的,应当从可追溯调整的最早期间期初开始应用变更后的会计政策;在当期期初确定会计政策变更对以前各期累积影响数不切实可行的,应当采用未来适用法处理。 其中,不切实可行,是指企业在采取所有合理的方法后,仍然不能获得采用某项规定所必需的相关信息,而导致无法采用该项规定,则该项规定在此时是不切实可行的。 对于以下特定前期,对某项会计政策变更应用追溯调整法或进行追溯重述以更正一项前期差错是不切实可行的:
(1)应用追溯调整法或追溯重述法的累积影响数不能确定;
(2)应用追溯调整法或追溯重述法要求对管理层在该期当时的意图做出假定;
(3)应用追溯调整法或追溯重述法要求对有关金额进行重大估计,并且不可能将提供有关交易发生时存在状况的证据(例如,有关金额确认、计量或披露日期存在事实的证据,以及在受变更影响的当期和未来期间确认会计估计变更的影响的证据)和该期间财务报表批准报出时能够取得的信息这两类信息与其他信息客观地加以区分。 在某些情况下,调整一个或者多个前期比较信息以获得与当期会计信息的可比性是不切实可行的。例如,企业因账簿、凭证超过法定保存期限而销毁,或因不可抗力而毁坏、遗失,如火灾、水灾等,或因人为因素,如盗窃、故意毁坏等,可能使当期期初确定会计政策变更对以前各期累积影响数无法计算,即不切实可行,此时,会计政策变更应当采用未来适用法进行处理。 对根据某项交易或者事项确认、披露的财务报表项目应用会计政策时常常需要进行估计。本质上,估计是主观行为,而且可能在资产负债表日后才做出。当追溯调整会计政策变更或者追溯重述前期差错更正时,要做出切实可行的估计更加困难,因为有关交易或者事项已经发生较长一段时间,要获得做出切实可行的估计所需要的相关信息往往比较困难。 当在前期采用一项新会计政策或者更正前期金额时,不论是对管理层在某个前期的意图作出假定,还是估计在前期确认、计量或者披露的金额,都不应当使用“后见之明”。例如,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规定,企业对原先划归为持有至到期投资的金融资产计量的前期差错,即便管理层随后决定不将这些投资持有至到期,也不能改变它们在前期的计量基础,即该项金融资产应当仍然按照持有至到期投资进行计量。...
会计政策变更的财务处理
1.企业可以变更会计政策的两种情况:
(1)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等要求变更。
(2)会计政策变更能够提供更可靠、更相关的会计信息。 2.不属于会计政策变更的情况:
(1)本期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与以前相比具有本质差别而采用新的会计政策。
(2)对初次发生的或不重要的交易或者事项采用新的会计政策。 3.会计政策变更的会计处理原则: 会计政策变更根据具体情况,分别按照以下规定处理:
(1)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等要求变更的情况下,企业应当分别按以下情况进行处理: ①国家发布相关的会计处理办法,则按照国家发布的相关会计处理规定进行处理。例如,1993 年我国会计改革,会计政策发生了较大的变动,财政部制定了相关的新旧会计制度衔接处理办法,各行业在执行新制度过程中对于会计政策变更的处理,应按照该衔接办法的规定进行处理。 ②国家没有发布相关的会计处理办法,则采用追溯调整法进行会计处理。
(2)会计政策变更能够提供更可靠、更相关的会计信息的情况下,企业应当采用追溯调整法进行会计处理,将会计政策变更累积影响数调整列报前期最早期初留存收益,其他相关项目的期初余额和列报前期披露的其他比较数据也应当一并调整。
(3)确定会计政策变更对列报前期影响数不切实可行的,应当从可追溯调整的最早期间期初开始应用变更后的会计政策。
(4)在当期期初确定会计政策变更对以前各期累积影响数不切实可行的,应当采用未来适用法处理。例如,企业因账簿、凭证超过法定保存期限而销毁,或因不可抗力而毁坏、遗失,如火灾、水灾等,或因人为因素,如盗窃、故意毁坏等,可能使当期期初确定会计政策变更对以前各期累积影响数无法计算,即不切实可行,在这种情况下,会计政策变更应当采用未来适用法进行处理。 4.追溯调整法 追溯调整法,是指对某项交易或事项变更会计政策,视同该项交易或事项初次发生时,即采用变更后的会计政策,并以此对财务报表相关项目进行调整的方法。 追溯调整法的运用通常由以下几步构成: 第一步,计算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 第二步,编制相关项目的调整分录; 追溯调整分录思路:
(1)税前分录;
(2)所得税影响;
(3)税后分配的分录。 注意四个要点: ①先看作是“当年”的处理; ②资产负债表账户用原来的账户,利润表账户换成“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③所涉及的分配均使用“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账户; ④追溯调整时,不考虑股利分配。 第三步,调整列报前期最早期初财务报表相关项目及其金额; 第四步,附注说明。 采用追溯调整法时,对于比较财务报表期间的会计政策变更,应调整各期间净损益各项目和财务报表其他相关项目,视同该政策在比较财务报表期间上一直采用。对于比较财务报表可比期间以前的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应调整比较财务报表最早期间的期初留存收益,财务报表其他相关项目的数字也应一并调整。 因此,追溯调整法,是将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调整列报前期最早期初留存收益,而不计入当期损益。但确定会计政策变更对列报前期影响数不切实可行的应对从可追溯调整的最早期间期初开始应用变更后的会计政策。 5.累积影响数通常可以通过以下各步计算获得: 第一步,根据新会计政策重新计算受影响的前期交易或事项; 第二步,计算两种会计政策下的差异; 第三步,计算差异的所得税影响金额; 第四步,确定前期中的每一期的税后差异; 第五步,计算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 6.会计政策变更的披露 企业应当在附注中披露与会计政策变更有关的下列信息:
(1)会计政策变更的性质、内容和原因。
(2)当期和各个列报前期财务报表中受影响的项目名称和调整金额。
(3)无法进行追溯调整的,说明该事实和原因以及开始应用变更后的会计政策的时点、具体应用情况。
如何理解会计政策与会计估计变更在财务分析信息中的重要性
(一)会计政策与会计估计的界定会计政策是指企业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中所采用的原则、基础和处理方法。会计政策变更是指企业对相同的交易或者事项由原来采用的会计政策改为另一种会计政策的行为。一般情况下,企业采用的会计政策在每一会计期间和期后各期应当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否则必然会影响会计信息的可比性。
但是在下列两种情形下企业可以变更会计政策:一是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等要求变更;二是会计政策变更能够提供更可靠、更相关的会计信息。会计估计是指企业对结果不确定的交易或者事项以最近可利用的信息为基础所作的判断。会计估计变更指由于资产和负债的当前状况及预期经济利益和义务发生了变化,从而对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或者资产的定期消耗金额进行调整。
由于企业经营活动中内在的不确定因素,许多财务报表项目不能准确地计量,只能加以估计,而估计过程涉及以最近可获取的信息为基础所作的判断。但估计是以现有的环境状况对未来所作的判断,随着时间的推移,如果进行估计的基础发生变化或由于取得了新的信息、积累了更多经验,可能需要对前期的估计进行修订,但会计估计变更的依据应当真实、可靠。
一般而言,会计估计变更包括两种情形:一是由于赖以进行估计的基础发生了变化;二是取得了新的信息、积累了更多的经验。
(二)会计政策与会计估计变更对财务报表的影响当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时,企业会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调整方法。在当期期初确定会计政策变更对列报前期影响数切实可行时,采用追溯调整法调整,即对某项交易或事项变更会计政策时,视同该项交易或事项初次发生时就采用变更后的会计政策,计算累积影响数将变更后的会计政策追溯到比较财务报表的最早期初留存收益;而在当期期初确定会计政策变更对列报前期影响数不可行时,则采用未来适用法,将变更后的会计政策应用于变更日及以后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
而按照会计准则,对于会计估计的变更,只能选择未来适用法。通过对准则的分析和研读可以看出,采用未来适用法会对本期的报表产生影响;而采用追溯调整法会对本期和前期都产生影响。但对基于各种利益视角的报表分析者而言,同一个会计政策变更对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影响是不同的。如在股价大幅上涨的年末,公司将交易性金融资产重分类为可出售金融资产。
对于管理层而言,可以平滑业绩,也不会给下年度的业绩目标造成太大压力;对于投资者而言,由于净利润的减少,使得股价会受到下行压力;对于债权人而言,虽然利息保障倍数等偿债指标下降,但企业实际的第一还款能力并没有减弱,其利益仍可以得到保障;对于政府而言,税收不存在损失,因此对其基本没有影响。
请描述一下在会计政策变更的会计处理程序
会计政策变更的会计处理方法,其核心是否计算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并以累积影响数调整期初留存收益。对于会计政策变更,企业应当根据不同的情形,分别采用追溯调整法优先,未来适用法补充。具体来说:第一,企业根据法律或会计准则等行政法规、规章的要求,变更会计政策时,不论国家有没有规定相关的会计处理方法,都应采用追溯调整法。第二,由于经济环境和客观情况的改变而变更会计政策,以便提供有关企业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更为可靠、更为相关的会计信息,则应当采用追溯调整法进行会计处理。第三,如果会计政策变更累积影响数不能合理确定,无论是属于法规、规章要求而变更会计政策,还是因为经济环境和客观情况的改变而变更会计政策,都可采用未来适用法进行会计处理。
对于会计政策变更,企业除进行会计处理外,还应当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有关事项:第一,会计政策变更的内容和理由,主要包括对会计政策变更的阐述、会计政策变更的日期、变更前采用的会计政策、变更后采用的新会计政策以及会计政策变更的原因。第二,会计政策变更的影响数,主要包括采用追溯调整法对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会计政策变更对当期以及比较会计报表所列其他各期的净损益的影响金额。第三,累积影响数不能合理确定的理由和会计政策变更时当期经营成果的影响金额。...
以下为关联文档:
会计政策及其变更的概念1.会计政策,是指企业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中所采用的原则、基础和会计处理方法。企业采用的会计计量基础也属于会计政策。在理解会计政策时,要注意会计政策包括三个层次,即会...
什么是会计政策变更与会计估计变更1)资产的期末计价由历史成本法改为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2)长期投资由成本法改为权益法。(3)企业因执行会计制度对不需用、未使用的固定资产由原不计提折旧改为要计提折旧。(4...
会计准则中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前期差错更正分别指的是什麽企业会计准则第 28 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前期差错更正 (二) 三,前期差错更正 (一)前期差错的概念 前期差错,是指由于没有运用或错误运用下列两种信息,而对前期财务报表造成...
阐述会计政策变更会计估计变更和前期差错更正准则中的追溯调一,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的规定,会计政策的变更采用追溯调整法,会计估计的变更采用未来适用法。但按财政部《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
帮详细的解答下会计政策变更中的追溯调整法追溯调整法,是指对某项交易或事项变更会计政策,视同该项交易或事项初次发生时即采用变更后的会计政策,并以此对财务报表相关项目进行调整的方法。采用追溯调整法时,对于比较财务...
会计政策变更追溯调整法会计政策变更的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 对于会计政策变更,企业应当根据具体情况分别采用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 1.企业依据法律或会计准则等行政法规、规章要求,变更会计政策。 在这...
会计估计变更的处理披露会计估计变更的处理披露,会计估计变更分析: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中指出:“企业对会计估计变更应当采用未来使用法处理。会计估计...
会计政策变更例题会计政策变更例题,会计政策变更的会计处理方法有哪些:2004年: 按照原会计政策(成本法)确定的投资收益=0元 按照新会计政策(权益法)起点低投资收益=200000*20%=40000元 所得税前差异...
会计政策变更和估计变更会计政策变更和估计变更,会计政策变更的处理方法有哪些:会计政策,指企业在会计核算时所遵循的具体原则以及企业所采纳的具体会计处理方法。会计政策包括了会计处理方法,它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