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去年寒假,我给孩子们推荐了中国四大名著(选一本做为重点,认真阅读),还有《史记》这些历史经典,寒假读过,春季开学要求孩子们继续阅读,一遍读完读第二遍。两遍或三遍读完了,我告诉孩子们这些书都是经典,千万不要乱丢,一定收好,回头上到六年级或初中老师还会要求读。
是的!经典的东西永远不会过时。
近年来,朋友圈、网络上传阅的那些中小学暑期阅读书目看多了,你会发现,不同的书目,不同的专家或推广老师会在不同的学段或年级重复推荐。
现在想来,真觉得自己对学生的要求很英明 读完的书要收好,以备重读,特别是经典,更要保存好。
我特别推崇老书重读这一做法。老书重读
,不是因为家里书读完了,也不是因为没钱买新书了,而是因为不论任何书籍,第一遍阅读得到的只是肤浅的东西,真正的精华还有待继续阅读的再挖掘。
随着时间及年龄的变化,每个人都在发生着变化,即使再平凡的日子,你也在默默地成长着,从心理到思想,从思想到认识。同一个词语,同一句话,同一本书,你昨天看到,和今天看到的感觉肯定不一样;那么上个月、去年,感觉就更不同了。是的,认识世界的程度以及你所经历世事的多少,决定了看待问题的观点也在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改变。
昨天突然看到书架上尘封已经的《正面管教》,就信手拿来翻看,越翻越熟悉,越翻越有感觉。在书里我看到了曾经记下的感悟批注,在文字里我嗅到了曾经的阅读气息。看看文字,再看看批注,有一种第三者插足的感觉。
六年前读它的时候,女儿刚上幼儿园,儿子刚上初中,那时候虽然做妈妈十来个年头了,但依然谈不上所谓的育儿经验。儿子上初中了,一些习惯已经定型,女儿正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期,多么希望能从其中得到一些有效的方法和理念。
而现在,儿子上了大学,女儿开学后就是五年级的学生了!看看书中的某些所谓的方法和工具,真觉得当时的理解是多么肤浅,使用是多么仓促。
如今,第三遍读这本书,依然觉得它很新,依然觉得很多方法和工具,在父母培养孩子、老师教育学生时都可以为之所用,比如;头脑风暴、社会责任感和集体感、犯错误是学习的好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