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宝宝网宝宝百科宝宝知识

求课题:生活中的数学

04月14日 编辑 39baobao.com

[大班绘本课题小结:挖掘绘本中的数学]实验幼教中心娄东中心幼儿园 支海红 本学期我参加入了 悦绘工作室 ,和大家一起研究绘本中的数学。对于绘本教学和数学活动虽然有一定的了解,但是两者结合还是第一次,了解较少。...+阅读

“生活数学”强调了数学教学与社会生活相接轨。在传授数学知识和训练数学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在参与关心学生生活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为自己生活服务。这样的设计,不仅贴近学生的生活水平,符合学生的需要心理,而且也给学生留有一些瑕想和期盼,使他们将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得更紧密。让数学教学充满生活气息和时代色彩,真正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自主创新能力。总而言之,要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必须积极创造条件,努力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在课堂上要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来启发诱导,在课外要积极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让学生亲自探索、发现、解决问题,成为“自主而主动的思想家”,享受创造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

生活中有关数学的列子多举一点常见的能吸引人的好的加分哦!

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是对数学与生活的精彩描述。数学教学与社会生活相互依存,相互融合,数学问题来源于生活,而生活问题又可用数学知识来解决。

1、校园生活“数学化”。 数学教育应当充分施展自身的独特优势,在广阔的校园空间,通过多姿多彩的校园活动,让学生养成时时想数学、处处学数学、事事用数学的好习惯。校园除了开设正常的数学兴趣小组活动外,还可创办“数学手抄报”,写“数学作文”,出版“数学专刊”,组织收听校园广播“数学家的故事”,定期或不定期举行文艺演出、数学节等多样的校园活动,积极地建设校园文化,丰富校园生活,提高数学素养.

2、社会生活“数学化”。 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可以说是书本的,与生活隔绝的,其力量极小。拿全部生活去做教育对象,然后教育的力量才能伟大。”这就要求教育必须与广阔的生活密切联系起来。社会生活“数学化”,就是要求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投身到社会这个广阔的天地之中,自觉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如学完“三角形的稳定性”这一知识后,教师让学生课后自己动手来修理松动的桌椅;学完“条形统计图”后,让学生调查邻居上个月的用水量,制成条形统计图,提出自己的建议;围绕“怎样打电话省钱”、“压岁钱怎样花”等写成数学性较强的作文;结合有关数学知识的学习,安排“购物中的数学问题”、“春游中的数学问题”、“花园图案设计”等小课题研究,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学数学,回过来再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样的专题学习能使学生把所学知识应用在实际问题中,既达到了综合训练的目标,又能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把数学知识生活化。不仅能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和灵活地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能让学生充分体验数学本身的魅力,增强他们的主动参与意识和现代公民意识。

1、身临其境——数学问题实际化。

数学教育的主阵地在学校,但有些知识完全可以走出学校。如教学“利息”一节时,我在简单说明一些知识后就组织学生去“丁所信用社”和“丁所邮政局”调查。通过调查,学生不但明确了本金、利率和利息的关系,还知道存期的长短不同,利率也不同,懂得了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存储时间。学生通过计算发现了多得利息的策略,这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到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体会到知识源于实践,同时让学生受到了金融知识的教育。

2、模拟表演——数学问题生活化。 把讲台变成舞台,让学生做演员,这对学生而言是很有吸引力的事情。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做个导演,创设表演的情境,使数学问题生活化。如教学“元、角、分”时,我设计了在课堂上演“生活剧”:教师让一名学生到“商店”买6支铅笔,“售货员”告诉他一支铅笔2角钱,一学生拿出准确的钱数来购买,另一学生拿出2元钱让“售货员”准确地找给零钱。这样,学生在课堂上不仅对元、角、分有了充分的认识,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进行计算,同时还学习了售货员与顾客之间的礼仪,让课堂焕发出了生命活力。

3、动手操作——数学问题动作化。 动手操作是最好的知识内化的方法,至少有两个方面的教学效果:一是“启智”,使学生心灵手巧;二是“明理”,使学生理解深刻。如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时,我通常引导学生通过具体的看、摸、比、量、算等动作,由点到面,由部分到整体,全面把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这样学生在思考中操作,在动手中思考,并通过语言将操作过程“内化”为思维,使思维得到发展。

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抽屉原理和六人集会问题

“任意367个人中,必有生日相同的人。”

“从任意5双手套中任取6只,其中至少有2只恰为一双手套。”

“从数1,2,...,10中任取6个数,其中至少有2个数为奇偶性不同。”

......

大家都会认为上面所述结论是正确的。这些结论是依据什么原理得出的呢?这个原理叫做抽屉原理。它的内容可以用形象的语言表述为:

“把m个东西任意分放进n个空抽屉里(m>n),那么一定有一个抽屉中放进了至少2个东西。”

在上面的第一个结论中,由于一年最多有366天,因此在367人中至少有2人出生在同月同日。这相当于把367个东西放入366个抽屉,至少有2个东西在同一抽屉里。在第二个结论中,不妨想象将5双手套分别编号,即号码为1,2,...,5的手套各有两只,同号的两只是一双。任取6只手套,它们的编号至多有5种,因此其中至少有两只的号码相同。这相当于把6个东西放入5个抽屉,至少有2个东西在同一抽屉里。

抽屉原理的一种更一般的表述为:

“把多于kn个东西任意分放进n个空抽屉(k是正整数),那么一定有一个抽屉中放进了至少k+1个东西。”

利用上述原理容易证明:“任意7个整数中,至少有3个数的两两之差是3的倍数。”因为任一整数除以3时余数只有0、1、2三种可能,所以7个整数中至少有3个数除以3所得余数相同,即它们两两之差是3的倍数。

如果问题所讨论的对象有无限多个,抽屉原理还有另一种表述:

“把无限多个东西任意分放进n个空抽屉(n是自然数),那么一定有一个抽屉中放进了无限多个东西。”

抽屉原理的内容简明朴素,易于接受,它在数学问题中有重要的作用。许多有关存在性的证明都可用它来解决。

1958年6/7月号的《美国数学月刊》上有这样一道题目:

“证明在任意6个人的集会上,或者有3个人以前彼此相识,或者有三个人以前彼此不相识。”

这个问题可以用如下方法简单明了地证出:

在平面上用6个点A、B、C、D、E、F分别代表参加集会的任意6个人。如果两人以前彼此认识,那么就在代表他们的两点间连成一条红线;否则连一条蓝线。考虑A点与其余各点间的5条连线AB,AC,...,AF,它们的颜色不超过2种。根据抽屉原理可知其中至少有3条连线同色,不妨设AB,AC,AD同为红色。如果BC,BD,CD3条连线中有一条(不妨设为BC)也为红色,那么三角形ABC即一个红色三角形,A、B、C代表的3个人以前彼此相识:如果BC、BD、CD3条连线全为蓝色,那么三角形BCD即一个蓝色三角形,B、C、D代表的3个人以前彼此不相识。不论哪种情形发生,都符合问题的结论。

六人集会问题是组合数学中著名的拉姆塞定理的一个最简单的特例,这个简单问题的证明思想可用来得出另外一些深入的结论。这些结论构成了组合数学中的重要内容-----拉姆塞理论。从六人集会问题的证明中,我们又一次看到了抽屉原理的应用。

如何让数学走近生活课题研究方案

《如何使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小课题研究报告小课题研究报告----如何使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一、课题的提出“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对数学的认识不仅要从数学本质的观点去领悟,更要从数学活动的亲身实践中去体验”。这充分说明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在数学教学中我发现数学教学总是与生活有所隔离,这样就使学生接触到的数学知识更加抽象,也增加了教学难度,为此,我觉得教师应该在课题研究中应充分挖掘数学知识本身所蕴含的生活性、趣味性,调动学生善于质疑、自主研究,主动寻觅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探索生活材料数学化、数学课堂生活化的教法,使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数学。因此我确立了小课题----如何使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

1、培养学生积极稳定的学习态度。通过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对该知识点的相关背景从多种渠道中加以发掘,凸现出该知识在社会生活中的历史与现实背景,呈现知识的产生、发展、变化过程,揭示该知识的发展规律和本质,认识对人类社会生活的现实影响和真实意义,从而增强学生深刻理解相关知识点赋予个人的现实意义,促使学生形成端正、稳定的学习态度。

2、加强学生数学生活经验积累,培养学生数学学习主动性的研究通过引导学生从日常所处的校园、家庭、社会等周围生活环境中,有目的地发现和收集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数学问题,加以认真观察和详细记录,鼓励学生主动以多种途径去寻求问题的情景,并尝试运用数学知识从不同角度加以分析、讨论和解释,引导学生用准确、严格、简练的数学语言或文字表达自己的不同见解,得出不同形式的结论。

3、创设生活化数学教学情景,培养学生数学兴趣的研究,通过教师对学生生活及兴趣的理解,以学生生活经验为依据,对教学内容进行二次加工和整合,重新组织学习材料,使新知识呈现形式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即教学内容生活化。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直观语言、实物演示、游戏活动、多媒体教学、实践活动教学的方法和手段来模拟、再现和创设生活情境,寓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于教学全过程,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建立一种开放的,与生活相结合的、生动的课堂教学方式,即教学过程生活化。通过设置开放性、实践性等作业形式,使学生及时将数学知识应用、验证于日常生活,并将此过程中再次积累的新经验反复验证于课堂与生活之间,即作业形式生活化。

4、丰富学生数学生活实践体验,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研究,通过对课内知识的延伸与拓展,将抽象知识学习过程转变为实践性、开放性的学习过程,以多种途径、形式的数学生活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利用已有数学经验,留心发现问题,大胆提出猜想,多方解决问题,促使学生主动应用、验证数学知识,不断形成、积累、拓展新的数学生活经验。

以下为关联文档:

生活中的数学太仓市城厢镇第一小学五(1)班颜奕弢指导老师孙建荣有一天,我和妈妈去超市买东西看到正在搞活动,活动内容是:买满38元钱可凭发票至服务台抽一次奖,人人都能中奖。奖项设置如下:一...

发现生活中的数学太仓市城厢镇第一小学五(1)班 郑好 指导老师 孙建荣,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的身影,超市里、学校里、餐厅里......都离不开数学。下面,让我给大家讲讲我在生活中发现的数学吧 一次,我...

生活中的数学问题1. 求证:圆外切四边形对边切点的连线与对角线交于一点 2. 三角形ABC的边BC,CA,AB上分别有点D,E,F,且三角形AEF,BFD,CDE的内切圆与三角形EDF的内切圆均外切。设DE.EF.FD上的切...

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一文要求有趣贴近生活一些今天是国庆节,百大超市搞活动,单次购物小票满58元可以用一张奖券抵现6元。妈妈拿着奖券带着我一起去了超市。 因为要超过58元,所以不要买一些小的物品。正好家里的大米已经吃完...

生活中的数学哪里都包含的数学 所以要好好学习! 1 买菜问题:有谁比谁多?价钱? 2 相遇问题:在哪里相遇? 3 时间问题:几时几刻到达某地? 4 计算速度、路程··· 5 高度、温度···· 太多了··...

生活中的数学解设:7个一组的共X组 ,5个一组的共Y组,3个一组的共A组 3A=5Y-3 5Y-3=7X+4 5Y=3(A+1) 5Y=7(X+1) 所以3(A+1)-7(X+1)=0 所以3(A+1)或7(X+1)的结果不小于21(3乘以7) 又因为他们的...

数学生活中的应用1. 小亮的爸爸在银行存了一笔钱,一年后他得到本金和税后利息共3099.75元(利息税率为5%),一年期的年利率为3.50%。小亮的爸爸存了多少钱? 设存了x元,则有: x+x*0.035*(1-0.05)=3099....

数学高手解决生活中的一个数学问题这是一个非常现实又非常有趣的问题。 我总结了三句话, 第一句:看似简单,其实复杂; 第二句:虽然复杂,也很简单; 第三句:算法简单,处理复杂。 1、看似简单,其实复杂 完全同意楼主的观点:...

生活中的数学我急需生活中的数学我急需,生活中的数学:1.问:用平底锅每次煎两个饼,每煎熟一个饼正反面各需1分钟,因此一只饼从入锅到煎熟共需要2分钟,照这样,煎三个饼到少要用多少分? 答:3分钟。 第一分...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