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宝宝网宝宝百科宝宝知识

别无意间给孩子贴上“懒人”标签

11月14日 编辑 39baobao.com

身为父母者必须花一些时间思考自己对子女有什么样的期望?而这些期望是否合乎实际?是否符合子女的能力、兴趣、理想?如果自己是孩子这个年龄时,能不能做得到?

孩子们的心灵是最敏感的,又是最容易被伤害的,父母对他们这个“人”的关注远超过对他们某一方面“成就”的关注是一种爱的反应,会产生很积极的效果。

在中国禅宗里有个六祖慧能的“公案”:在五祖弘忍的众多弟子当中,神秀和慧能是最为大家公认最有希望接传衣钵的人。有一天,神秀写了一首偈子:“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染尘埃”,赢得大家一片赞扬,结果慧能却以下面这首的偈子赢得了衣钵相传,成为六祖。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在英国伦敦大不列颠国家图书馆广场,矗立着世界十大思想家的塑像,其中就有代表东方思想的先哲孔子、老子和慧能,并列为“东方三圣人”。“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我们是不是也该用古圣先贤的智慧来醒思一下我们的中学生亲子人生设计教育?

·懒懒懒,懒懒懒!

这个小标题我一口气写了六个“懒”字,都不足以表达我在咨询中遇到家长对孩子评价时的众口一词。

“懒,就是懒”、“非常懒惰”,这就是父母亲当众对孩子的评价,男孩子好像也已经习以为常,女孩子则羞得无地自容。

这当然是父母大人恨铁不成钢的气话,但却无意间给自己的孩子贴上了一个“懒人”的标签。

在心理学上,有一种心理效应叫“贴标签效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由于兵力不足,而战争又的确需要一批军人。于是,美国政府就决定组织关在监狱里的犯人上前线战斗。为此,美国政府特派了几个心理学专家对犯人进行了战前的训练和动员,并随他们一起到前线作战。训练期间心理学专家们对他们不过多地进行说教,而特别强调犯人们每周给自己最亲的人写一封信。信的内容由心理学家统一拟定,叙述的是犯人在狱中的表现是如何地好,如何地接受教育,改过自新等。专家们要求犯人们认真抄写后寄给自己最亲爱的人。三个月后,犯人们开赴前线,专家们要犯人给亲人的信中写自己是如何地服从指挥,如何地勇敢等。

结果,这批犯人在战场上的表现比起正规军来毫不逊色,他们在战斗中正如他们信中所说的那样服从指挥,那样勇敢拼搏。后来,心理学家就把这一现象称为“贴标签效应”,心理学上也叫暗示效应。

在美国的一所大学里,有几个大学生搞了一次恶作剧:在一天深夜,他们在一位朋友毫不知情的情况下,突然把他装进了袋子,来到一个火车站,并把袋子扔在早已废弃的铁道上,然后几个人蹲在一旁看笑话。这时,不远的火车站里传来火车出站的声音,铁轨开始抖动起来。只见横放在铁路上袋子里的人挣扎起来,他当然不知道自己躺的这条铁道已经废弃,开来的火车将要从他身旁的铁道通过。随着机车越来越近,几位恶作剧的大学生发现,当火车距离布袋近百米时,那位可怜的同伴静止不动了。等火车过后,当恶作剧者来到他们朋友身边时,却发现他们闯下大祸——布袋里的朋友已经死亡了。在接下来的尸体解剖中,法医没有发现任何内部器官损坏的痕迹。事实上,是因为布袋里的那个人觉得是必死无疑了,对于火车轧过的恐惧和绝望的想像让他提前用自我暗示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上述两个故事一个是外部正向积极的暗示,一个是负向消极的自我暗示。在青少年这个处于自我概念(核心问题就是关于“我是谁”)逐渐形成和确立的重要时期,父母无意间贴在孩子身上的“懒人”标签,以及其他类似的负向的“期望”很可能会像魔咒一样控制他的思想和行为,影响他的整个人生。

在最近的一次咨询中,一位母亲当着她正在上初三的女儿小迪的面,无奈地对我说:“ 张老师,这孩子厌学。”母亲话音未落,小迪当即反对,抬眼看了一下母亲,又看了我一眼说:“谁说我厌学!”我马上笑着对小迪的母亲说:“你看,小迪不厌学”。小迪的母亲想给小迪贴上“厌学”的负面标签,小迪反对,我及时根据小迪的意愿贴上“不厌学”的正面标签,这样一方面赢得了她的信赖,另一方面也是激发她学习动机的关键。

多贴一些正向积极的标签,少贴或者不贴那些负向消极的标签,这样,“懒孩子”就更可能变为“勤孩子”,“差生”就更可能变为“优等生”,家长朋友试试看。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