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宝宝网宝宝百科宝宝知识

土地问题泛滥引发矛盾修宪有效遏制危害

10月26日 编辑 39baobao.com

[将土地出让金纳入预算专家:遏制地方用地冲动]地方政府把卖地收入当作日常支出来源,等于一个人将卖家产收入当作日常支出来源;将土地出让金纳入预算管理,意味着中央要规范地方土地收益管理。“将土地出让收入全额纳入地方...+阅读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土地征用制度改革成为宪法修正案草案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原宪法规定的“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用”,改为“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虽然改动的字数很少,但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刘俊海认为,这对中国的土地制度改革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农民的土地利益将会得到切实的保护。

过去由于法律上的缺陷,使得农民在土地征用中受到损害的现象比较普遍;另一方面,由于土地征用泛滥,使得耕地面积大量减少,土地荒废现象严重。

土地问题泛滥之根源

3月10日上午,江西一位商贩给本报记者打来电话诉苦说,前年他和当地乡政府签订了一份为期7年的40平方米土地的租赁合同。但今年由于搞开发,租赁的土地被征用。乡政府多只肯赔偿1000元,但当初他光盖房子便花了1万元。和乡政府多次交涉未果后,他决定到省政府去上访。

类似这样的例子在国内屡见不鲜。土地征用问题正在成为矛盾集中的地方。全国政协委员、安徽农业大学教授张自立说,目前安徽因土地征用引发的上访占该省上访总量的60%,而以前的上访则多数是反映村干部问题的。

同时,与之相对应的是,国内耕地大量减少。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副主席蔡睿贤回忆说,10年前到长三角考察时发现大量耕地被圈,5年后再看这些地长满了芦苇。

土地征用为何存在如此多的问题?

民进中央在给全国政协大会提供的书面发言中提到,现行征地制度形成于计划经济时期,已不适应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征地范围过宽,不论项目性质、投资主体皆能通过征用土地的办法取得土地,没有体现法律规定“为公共利益需要”才能征地的目的。另外,征地补偿标准过低,仍然按照被征用耕地年产值倍数的方法补偿征地费,没有体现市场经济规律,安置责任不落实,没有稳定、有效的安置途径。

因而,农民失去了土地,也就失去了基本的生活保障。

同时,在当前农业产出低的情况下,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寻求政绩,大量征用耕地搞开发。由于对政府征地缺乏约束,土地问题日益明显。

危害:会引发诸多的社会问题和矛盾

民进中央认为,土地制度的缺陷,导致土地征用泛滥、低价征用土地的状况时有发生,因而引发了诸多的社会问题和矛盾。

据统计,到2003年12月底,全国共有各级各类开发区6015个,规划用地总面积为3.51万平方公里,超过了现有全国城镇建设用地的总量。另外,城市规模盲目扩大,80%以上占用农民集体土地。张自立分析说,由于城市里的土地征用成本比较高,导致土地征用多倾向于郊区的农民集体土地。

盲目建设开发区和扩大城市面积有不可遏制之势头。在我国一些地区,由于土地征用过多,出现了土地危机的状况。

在蔡睿贤看来,现行法律规定的征地补偿费标准是按产值倍数的方法计算的:即为高限为产值的16倍,高不超过30倍,按亩产值1000元测算,补助费高为3万元/亩。然而,对于农民来说,即使采用高补偿,也不能完全补偿农民失地后需要的创业、安置工作的费用。同时,低的补偿也常常不能全额发到农民手中。而政府征地后出让土地使用权的结果是,每亩可以得到十几万甚至几十万、上百万元的利润。

在计划经济时期,国家征地后给予农民适当补偿,并安排被征地农民农转非,招工,享受国家负担的市民、工人的福利待遇,因而那时农民被征地后的长远生计可以保证。但现在,对农民来说,就业靠市场,地方政府的安置多是发放一次性的安置补助费,然后被征地农民自谋职业。由于农民自身条件有限,缺乏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失去土地后,很容易陷入失地又失业的困境,造成生活无出路。

以下为关联文档:

用累进制税费遏制开发商囤地在日前召开的一次土地供应政策专家座谈会上,专家建议,在坚持国有土地公开供应制度的同时,可采取累进制税费征收制度来遏制开发商的囤地冲动。由于土地供应形势预期趋紧,近期,各...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