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宝宝网宝宝百科宝宝知识

打骂责罚立规矩,教养简直so easy

04月04日 编辑 39baobao.com

[用这种话来表扬孩子,次数多了,效果可能要赶上打骂孩子了]朵朵是个很优秀的小女孩,学习成绩优异,会的特长还多,懂事有礼貌,是那种所谓别人家的孩子,父母也常常为孩子感到骄傲,夸奖孩子的话经常挂在嘴边,经常是:孩子你真的太棒了;宝贝又考第...+阅读

不好好教养孩子,社会会给孩子教训的。我特别赞同的一句话,不知为何,被误读为:孩子犯错,你不打骂责罚,社会就会替你打骂责罚!教养,何时等同于打骂责罚?

前几天,我罗列了一些孩子从小到大的一些让我抓狂的场景,其中95%的画面是三到五岁的时候,或面临危险,或打扰了他人,或有破坏公共设施的可能。

这篇文章我表达的意思是,要教养好天性好动,充满好奇的宝宝,一定要付出更多,承受更多压力,会更累!

文章最后引来了大辩论,就是面对孩子这些行为,我竟然不打他,那么我究竟是不是个熊大人,孩子是不是没教养的熊孩子?

这真的是一个有意思的话题,今天我想再次和大家分享。

1、什么是熊孩子,什么是熊大人?

2015年,一则“熊孩子用可乐‘洗’了一架价值60余万的钢琴”一文爆红网络,说的是一熊孩子,常常破坏人家东西,母亲却不以为然,觉得还是孩子嘛!最后洗了人家一架钢琴,被要求赔偿折旧费19.8万元,引发了全民热议熊孩子话题,虽然最后证明消息是假的,但紧接着各种讨伐熊孩子的话题层出不穷,去年末,咪蒙也发文狠批熊孩子种种恶劣的行为。

约两年前,也有个新闻,杭州一个小男孩把小区十几辆车划了,他的妈妈带着他挨家挨户诚恳道歉,并承诺给邻居们修车,结果得到了几乎所有人的谅解,很多人还主动要求按最低维修标准。

两个事情充分证明,我们讨伐熊孩子,并不是不允许孩子犯错,谁的童年没犯过错闯过祸?而是讨伐那些不以为然的家长,认为孩子打扰到别人是理所当然,因为孩子还小,所以你要让着我孩子的态度!

2、“你是熊大人”,这是一种怎样的压力!

我们这一代,大多数家长接受过高等教育,所以,都不愿意当熊家长,也很害怕社会的舆论,把自己列为熊家长。所以,在面对孩子行为的时候,特别的谨小慎微,焦虑,是很多父母的现状。

例如,对于两岁孩子的秩序敏感(固执)、自我意识敏感期的不懂分享(自私)、空间探索期的爬高或者扔东西(捣蛋)、对于想象力丰富的四岁(撒谎吹牛)……很多家长都非常的焦虑。巴不得一发现就要立马制止,孩子不听就打骂到听为止!(可是在敏感期正常探索的孩子往往一脸蒙圈,完全不懂他为何被打骂,最后只能归结于自己是个“坏人”,要么接受要么暴躁反抗。)

美国《正面管教》一书作者简 ·尼尔森在书中说道:“当朋友、邻居、亲戚在一旁观看你如何对待行为不良的孩子时,你可能会觉得,自己作为一个家长的有效性,就取决于你对此事处理的好坏。在这种情况下,就很容易觉得这些旁观者期待着立竿见影的完美——这就是压力。你可能会受此诱惑而适用惩罚来满足旁观者,因为惩罚看起来能最快奏效。在有社会压力时,要保持头脑清醒,并且去做最后成效的事情,是需要有相当的勇气的。”

明知道打骂并没有什么鬼用,因为怕别人说自己教养失败,而把孩子一顿打骂,绝对是当下很多父母的真实想法。

而作为父母,我们永远需要记住,做正确而且有效果的事情!

3、看看别人的妈妈是怎么面对压力的!

巴学园的故事《窗边的小豆豆》,作者日本著名的作家黑柳彻子描述自己的童年写道:一年级那年,小豆豆因为老师认为她的行为“打扰了正常教学”被劝退(看过书的应该知道,孩子因为好奇新桌子,她的探索行为的确妨碍了他人和正常教学),母亲没有批评她,甚至没告诉她被退学,因为,她认为即便说了,孩子也无法明白自己哪里错了,并且会因此而留下自卑情结,妈妈决定等孩子长大了再说这件事。小豆豆妈妈,带着她各地求学,最后到了能接纳她的巴学园,在那里种下了一生幸福的种子。

如果你的孩子,恰好乖巧懂事恭喜你,如果,你的孩子恰好是小豆豆呢,也恭喜你,你有个好奇宝宝,可是你注定更累!

当面对质疑:你的孩子没教养!当你领回被退学的孩子,你若依然对孩子不打不骂,一定会有更多旁人指点你教养失败。

一定会!

4、打骂就等同教养,不打骂就是没教养?

你不打孩子,所以你孩子没教养,这是我绝对反对的。相反,父母不得不承认, 打骂孩子主要因为自己修养不够,不知道咋整所以简单粗暴,这和企业管理一样,简单粗暴的企业主要通过罚钱,立竿见影,因为没法子了……

我认识一父亲,平时都是把孩子吊起来打(一点都不夸张),尤其是对孩子偷盗的行为,从小就没姑息过,可是依然没能改变局面(关于少年惯偷,其实重点解决的是心理问题,而不是行为问题)。

打骂,并不等同于教育。教育的本质是什么?雅尔贝斯说:“教育的本质是唤醒。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追逐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这是我十分认同的一段话。

孩子虽然在追随你,可他并不是时刻盯着你,

但坚持做好你自己,潜移默化的影响定是深远的!

在中国,我们有润物细无声,要懂得上善若水;教育要做到润物细无声,有潜龙勿动,教育分阶段,懂得因材施教,绝对不是你当下一顿打骂责罚就完事了;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最后,我们要激发的是孩子个人的积极和向上,绝对不能用我们的责罚代替孩子的责任,孩子需要的是承担责任而不是被你一顿打就此抵消结束了。

5、那不要规矩吗?当然要!规矩是啥,如何立?

规矩是什么?我认为,规矩不是父母说这个可以,那个可以,孩子就懂了(强迫可能是接受而不是懂)。也不是说道德认为为人要乐于分享,就逼迫你两岁的孩子,乐于分享。(他真的无法懂!)

规矩就好像跨海大桥上的两条栏杆,没有栏杆,你会很害怕,它们并不是束缚,相反,让你充满安全感!但如果你一定要去撞栏杆,就必定遭到惩罚!

所以,规矩,是安全感,是孩子在这个社会生存的安全感!懂规矩,行走社会才会安全,不然社会迟早逼迫你明白,啥是规矩!所以规矩,是一条线,越过去了,就会遭到惩罚。

但如果规矩多了,动不动就越界,孩子可能在不断的否定自己中度过成长,不断暗示自己没用,是坏人,能力有限;要么就奋起抵抗,我就是要对着你干!!

没有规矩,孩子是充满危险的,因为他很可能在毫无意识的情况下,就一脚踏入了深渊!

那么孩子是如何发现规矩的呢?是你打骂告诉他的?

虽然包括你的言语,但大部分,是靠孩子自己不断探索和尝试而发现的!所以从会爬和走路开始,宝宝需要东摸摸、西摸摸,去确定他是否可以掌控这个物体,从而获得安全感!曾在一本心理学书上看到说,有一块“油漆未干”的牌子在人们面前,很多人会忍不住去摸一下到底干了没。至于探索的频率,这和每个孩子的气质和性格不同。

6、作为父母,需要做什么?

1、给孩子在茫茫大海中,树立起两条栏杆:不伤天害理、不害人害己。并创造孩子发现栏杆的机会,耐心的教孩子识别,看清楚栏杆在哪里。

2、要明白,在孩子完成自我成长之前的探索敏感期,和成年人不仅仅只有身高体重的差别,他们还有心智的差别,这个时候,最重要的是好好的保护孩子,允许孩子探索(犯错),通过敏感期完成必要的成长。

3、与此同时,不能当熊家长,时刻注意不要让孩子的探索伤害到了他人,如果真的伤害了他人,不要打骂孩子,而是带着孩子主动承担后果,这是宝贵的教育机会!其实,你就是大海中的两条栏杆!孩子看清楚了你的行为,就相当于认识到了栏杆在哪里!

4、孩子探索欲望越强烈,你要付出的精力、耐力也势必要更多,但越是受到质疑,越要看清楚你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如果一顿打骂、一两次责罚就能解决教育问题,未免太简单了。

以下为关联文档:

比起打骂,孩子更害怕这三件事,容易留下一生的阴影之前接触过一个13岁的叛逆男孩,这孩子的一番话,让我无言以对,除了心酸还是心酸。孩子是个初中生,却是出了名的混世魔王,打架斗殴泡妞样样俱全,家长不知道被请到学校多少次,但是孩子...

孩子的问题靠打骂就能解决在一次父母读书会上,有位妈妈跟我分享了她跟孩子的相处模式:当孩子出现了一些问题行为的时候,先是和风细雨,妈妈好言相劝;孩子行为不改,然后暴风骤雨,妈妈大声呵斥、恐吓打骂;...

这种方式对待孩子,比打骂还让他难受,甚至对爱产生质疑动手,效果快,口服心不服,长大后沟通障碍动口,需要耐心,口服心也服,长大后容易沟通这是网上一位朋友对两种教育的对比,不可否认他说的道理是正确的,但是生活中天天打孩子的毕竟少数,...

8岁男孩长期被父母打骂,患上抽动症被迫休学!一个8岁男孩长期被父母打骂,患上抽动症被迫休学,作为家长,你有经常打骂孩子吗?小伟今年8岁,上小学三年级,在最近的开学体检中,医生确诊小伟患了抽动症。主要表现有:经常控制不住地...

家长被孩子打骂离家躲避记者近日从北京市青少年法律与心理咨询服务中心获悉,该中心“大耳朵”热线每天要接听近20个有关青少年问题的热线电话,其中反映孩子时常辱骂和拳打脚踢自己父母的约占所有咨询...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