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宝宝网宝宝教育智力培养

浅谈游戏中师幼互动的节奏把握

09月15日 编辑 39baobao.com

[合理设计音乐的节奏型]合理设计音乐的节奏型,培养幼儿兴趣在被称为幼儿园之父的德国福禄培尔在他创办的幼儿园中,音乐是主要的教育手段,二十世纪意大利的伟大儿童教育家蒙泰梭利主张发展幼儿的听觉,他...+阅读

在我国幼儿园教育的早期,著名幼儿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指出:“游戏从教育方面说是儿童的优良教师,他从游戏中认识环境,了解物性,他从游戏中强健身体,活泼动作,他从游戏中锻炼思想,学习做人。游戏实是儿童的良师。”所以,幼儿教育,尤其应当给孩子充分的游戏机会,“实行游戏性的教育”,使他们得到完美的游戏生活。

游戏是儿童自主自由的活动,但并不意味着成人或教育者对游戏中的儿童放任自流。游戏作为儿童的基本活动,被纳入教育的活动当中,就成为教育儿童,发展儿童的手段或形式。儿童游戏的过程就是教师给儿童施加教育影响的过程。只有当教师与儿童在游戏中相互作用,游戏促进儿童学习与发展的功能才能充分发挥出来。然而,在教师与学前儿童的相互作用过程中的节奏又是教师利用游戏教育儿童,促进儿童发展的关键环节。

节奏是有关速度的问题。在教师与学前儿童的互动过程中也存在着节奏问题。正如成人和小孩子在一起走路,成人一步顶小孩子两步。如果成人不放慢自己的步速,小孩子就会在后面跑得气喘吁吁。所以,当我们和孩子说话,一起走路时,我们都会自觉不自觉地放慢自己的速度以适应幼儿的速度。但是在幼儿教育过程中,成人却常常犯忽视儿童学习速度的错误,往往急于用自己的想法去代替儿童的想法,不给他们思考、探索的时间,不给他们与伙伴互动、“磨合”的时间,往往指望一提问儿童立即给出“正确”回答,一次活动“立竿见影”,马上看到结果。因而造成了学前教育教学中存在的肤浅化、形式主义的问题,往往使儿童的学习停留在对于教师语言的机械重复上,成为一种“口头上的学习”。这种倾向不仅存在于课堂教学中,同样也存在于游戏活动中。教师总想按照自己心目中“好游戏”的标准来指导幼儿游戏。通过在活动中的实践,我总结出以下经验充分证明了把握好师幼互动的节奏可以幼儿使游戏教育活动更科学。

一、把握好师幼互动的节奏,有利于活动的教学目标的实现。

如一次在我班的户外游戏活动中,我班开展冬季锻炼活动,如扔沙包、跑步等。我认为在扔沙包活动中可以教幼儿学会测量,于是把幼儿带到户外。户外的地面是由一块块方形的橡胶砖铺成的。我先让幼儿扔沙包,然后问幼儿:“怎样才能知道扔得有多远?”幼儿回答说:“可以数地上的方块。”“还可以用棍子、跨步、绳、布条等不同的方法。我很满意这样的结果,认为教学的目标达到了。然而,整个过程对于幼儿来说,却变得索然无味,也未激发起幼儿的兴趣。这个活动的问题何在?经过思考,我发现自己能够把扔沙包与学习测量联系起来,应该说是很好的“创意”,发现了扔沙包游戏的教学潜能。但是,问题在于我没有把握好与幼儿互动的节奏。我急于通过一次活动就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让幼儿说出所有可能性的测量方法。于是,本来可以非常生动有趣的游戏变成了烦闷无聊的“课”。我把这个游戏活动的师幼互动节奏稍稍进行了变动,在另一次户外活动课时,当我把幼儿带到户外去扔沙包时,幼儿最初的兴趣是在扔沙包本身。在扔的过程中,幼儿产生了“谁扔得远”的问题,这时,我因势利导地提出“怎样才能知道扔得有多远”的问题。由于场地关系,幼儿首先想到的是利用地面的砖。由于大班幼儿能把他们的比赛结果记录下来。这样在活动过程中就自然产生了“统计”的问题。在经过一段时间(可以是1周或2周)以后,我通过更换游戏地点的办法,把幼儿带到平坦的操场上扔沙包。这时,由于地面上缺少了可以利用的自然测量标准——方砖,此时幼儿就面对如何解决测量工具的新问题,这时我又“很自然”地把标准测量工具介绍给幼儿。经过以上实践证明,这个活动以渐进式方法来组织与指导为好,应当有不断深入的延伸活动,不宜以一次活动解决所有问题的思路来组织。这里的关键就是要把握好与儿童互动的节奏。

二、把握好师幼互动的节奏,有利于增强活动的趣味,使幼儿在心理上更积极地参与游戏过程。

如在幼儿园,我们经常看到教师用一种“开商店”的游戏来让幼儿记忆教师先前教过的知识,如说出一样物品(例如香皂)的特征(这种特征是教师刚刚教过的知识),但不许说出这件物品的名称。通常是一个幼儿被请到前面来当“顾客”,教师当“售货员”,其他幼儿在后面静坐傍观。这种游戏只要求幼儿记忆背诵,幼儿自己不用主动思考与探索;而且这种游戏只是发生在教师与单个幼儿之间的一问一答,绝大部分幼儿不会耐心坐着安静在听。对于大多数作为旁观者的幼儿来说,这种游戏是没有趣味的,他们不可能在心理上参与游戏过程。

以上理论和事实证明,把握好师幼互动的节奏,是幼儿游戏教育更科学的关键。然而,教师怎样才能在活动中把握好师幼互动的节奏,我认为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要把握好与幼儿互动的节奏,就要求教师站在儿童的角度,以“假如我是孩子”的心态体现儿童可能的兴趣与需要,不要仅仅从“我想怎么教”来设计活动;同时,还要求教师在实际活动过程中,敏感地觉察到儿童真正的兴趣、需要是什么,能够及时地调整自己的活动目标以及步骤。

二、要把握好与儿童互动的节奏,要求教师给儿童时间和空间去探索、思考,要提供条件,鼓励支持儿童去验证自己的想法,哪怕是“错误的”想法。要允许儿童“犯错误”,不要急于用成人认为“正确的”方法或观点去框住儿童的头脑。

三、要把握好与儿童互动的节奏,要求教师把学习看作是一个发生在内部的、需要一定时间的渐进过程。即使是成人也不一定通过听一次课就能全部掌握和理解教师所讲的全部内容。成人可以通过“复习”来整理、帮助自己深化认识、然而,儿童是不能像成人那样做的。他们的理解发生在活动过程中,这个过程需要时间,需要重复。因此,不要指望儿童可以通过一次活动或一节课就可以真正理解。人的经验是多次实践积累的产物,但实践积累是一个需要时间的过程。

四、要把握好与儿童互动的节奏,要求教师像平时放慢走路和说话的速度以适应儿童走路、说话的速度一样,以儿童“学”的速度为标尺定出自己“教”的速度,而且还要适应每个儿童的学习速度,因为不同的儿童,学习的速度是不同的。教师不要拽着儿童的手,生拉硬拽地强迫儿童跟着自己“跑”。

总之,教师在儿童游戏过程中可以“教”很多东西,包括游戏本身的技能也可以用很多方式方法来“教”。教育实践的游戏中愉悦性与教育性的统一,是教师与儿童教与玩的互动。在学前儿童的游戏过程中,教师把握好师幼互动的节奏是利用游戏教育儿童,促进儿童发展的关键环节,而保证游戏指导的科学性、合理性的前提和基础,就是尊重儿童游戏的主体性,发挥儿童的自主性、积极性、创造性。在游戏活动中,把握好师幼互动的节奏,需要教师的“童心”、细心和耐心,需要教师对儿童的尊重、理解与包容。

以下为关联文档:

中师范大学2009年体育特长生招生简章2009年各高校艺术特长生、体育特长生招生方案陆续出炉,巨人高考网搜集整理了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体育特长生招生简章,以便考生及家长阅读。以下为招生简章内容: 华中师范大学是...

小班节奏游戏《会动的身体》温州一幼 胡茹 一、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初步感受节奏的变化。 2、乐意跟着老师一起游戏,体验愉快的情绪。 二、活动准备 1、会唱歌曲《头发肩膀膝盖脚》 2、有快慢节奏的...

让奥尔夫音乐走进节奏乐教学中让奥尔夫音乐走进节奏乐教学中 音乐节奏来源于客观自然和生命运动的节奏,它可以模拟人类在各种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体态动作节奏、主观心理活动的节奏,也可以模拟自然界风、雨、...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