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分数除法应用题]1、第一件赚20%,120*0。2=24元,第二件赔了20%,衣服原件120/(1-0。2)=150元,150-120=30元,也就是赔了30元,30-24=6元,亏本6元。 2、设X年前,(43-X)*0。2=11-X,得X=3,3年前女儿年龄是爸...+阅读
在小学数学中,学生的审题是否准确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解决问题准确率的高低。因此,在教学中老师要充分重视培养学生的审题习惯,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针对学生解决问题时在审题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做法和思考,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一、学生在审题中存在的问题
(一)读题困难 1.文字阅读困难 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常常会碰到读题困难,特别是一年级的学生,既有识字上的障碍,又有理解上的困难。随着学生识字量逐步的增大,读题困难集中到理解这一点上。尤其是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读懂题意成为最突出的问题。而很多学生往往不能用自己的语言清楚地表述题意。 2.获取信息不全 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面临更大的搜集和处理信息能力的挑战,他们得根据学习的需要,通过阅读等多种途径获取信息。但是有些学生往往不能完整地提取已知条件、未知条件特别是隐含条件。还有一些图文结合的解决问题,条件给的不明显,需要从图中或文字中去挖掘,这样的题学生比较困难。 如在教学《用连除解决问题》有这样一道练习题:18片钙片装一瓶,小辉每天坚持吃,早晚一次,每次三片。一瓶药够吃几天? 18÷3=6(天), 学生只注意了用文字表示的“每次三片”,却忽视了“早晚一次”这条信息(即每天需要吃两次),学生没有完整的提取题目中的信息。 3.生活知识经验匮乏 受到小学生年龄特点和认识规律的影响,他们的一些生活经验比较粗糙,对事物的认识存在着片面性,这些生活经验的不足,往往会给学习带来一定的错误。如人教版二下第95页第8题,学生在解决“下半场2队得了( )分”这个问题时,由于缺少生活经验,没有读懂篮球赛上下半场比分之间的联系,直接回答:“下半场2队得了67分。” 4.信息混淆 新课程跳出“人为应用题”的框架,改变问题情景的呈现方式,由单一的小情境逐渐转向包含多元信息的问题情景。当题目有很多的信息时,学生往往不能透过繁杂的现象抓到本质的东西,不会从中筛选提炼有用的信息。
(二)推理能力欠缺 正确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审清题目中所蕴含的数量关系,学生对于这种抽象数量关系的理解,有一定的困难。如四上第48页第7题,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常出现如下错误:16*3﹣16=32(元);16*3÷(3+1)=12(元)。此类错误原因在于学生对“买3棵送1棵”这句话缺乏深入的理解,不能将其中隐含的信息分解成解决问题所需要的信息,从而使问题指向不能,解题思路混乱。 针对上述现象,教师必须随着学生认知特点的变化,对学生进行必要、适时的审题能力培养,这样才能及时促进学生解题能力的发展。
二、培养学生审题能力的策略
(一)重视读题,理解题意 1.有序的读取信息和问题 低段解决问题的题材开放,呈现形式丰富,主要有图画、对话、表格等,这对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收集信息,读懂问题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也是必备的环节。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大多数低年级的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只把这些所谓的“信息”过目了一下,就急于动笔,没有看清题目中的数据、问题以及关键字的意思。因此,教师要对学生收集信息加强指导。在呈现情境图后,图中的信息可能不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的,首先理清图中信息的顺序,然后学会从具体的图画或对话中收集相应的信息。经过尝试,我觉得可以引导学生采用“①②③读题法”,“①”是先看的条件,“②”是后看的条件“③”是问题。无论是图画的实际问题,还是图文结合的实际问题,或者纯文字的实际问题,在学生初步读题后,都可以标出“①②③”。如一年级下册第71页的第11题: 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自己读读题目的意思,然后问“你觉得这两个信息哪个放前面更合适些,最后让学生说说这两个信息的关系。只有学生能有条理地表述各个信息的关系,才能更好地理解题意。 2. 指导信息中蕴含的意思 受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的影响,低段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不理解题目的意思,这时老师需要及时地指导题目中蕴含的意思,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述题意。在此过程中,学生将题目的意思转化成了自己的认识,这样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例如三年级上册第47页第3题:其中第一个问题,部分学生可能不知道怎么解决,那么老师可在此处作适当的铺垫。“要求篱笆长多少米,其实就是要我们求什么问题?”通过铺垫学生就会明白其中就是要算出这个长方形菜地的周长。3.联想信息之间关系 有些题目中信息比较隐蔽,不易察觉,或者信息的数量虽然较多,但与所要解决问题并不一一对应。如何才能让学生准确地找到有用信息呢?实验证明应该让学生主动寻找、运用一定的逻辑思维选择有用信息。其实培养学生联想信息之间
以下为关联文档:
小学升初中的应用题解答1.设:ab两地距离为X千米。 解: X/(45+55)=X/(45+15+55+5)+1/4 X/100=X/120+1/4 两边同乘以600得: 6X=5X+150 6X-5X=150 X=150(千米) 答:ab两地距离是150千米。 2.设路程为S千米,原...
一道初一数学应用题设流入的水每小时上升x米 开一个泄洪闸每小时下降y米 打开1个泄洪闸,在2小时内,水位继续上涨0.66米。 所以2x-2y=0.66 x-y=0.66 再打开2个泄洪闸后,一共3个,4小时水位下降了0.1...
小学四年级的数学题应用题笔算等32.8+19= 0.51÷17= 240÷30= 1000*0.8= 3.06+0.2= 0.67+1.24= 8*125= 7-6.28= 8.2-0.01= 99*23= 50*4= 5÷1000= 0.42+9.5= 65*25*4= 0.08÷100= 10*0.5= 1.82-0.63= 4.5+1...
如何培养高年级学生的认真审题能力1、读,就是认真读题,初步了解题意。读题是了解题目内容的第一步,是培养审题能力的开始。要培养学生反复、仔细、边读边想的读题习惯。 2“敲”,敲就是仔细推敲字、词、句,准确理...
如何培养高年级小学生数学审题能力审题是成功解题的前提,高年级学生审题能力的强弱,不仅直接影响到解题过程的正确与否,而且也将影响到解题的结果。因此,小学高年级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受到教师和家长的关注...
如何提高低段学生的数学审题能力现代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大都可以很好地掌握各个知识点,但在实际操作和解题时,却不尽如人意。很多时候低段学生做错题不能光归结为不仔细、不会,很重要的原因在于低段的学生不会...
怎样训练孩子审题能力北校区同协周洁审题,顾名思义就是对题目的含义进行分析、研究,从而正确地把握问题,理解题意,明确题目要求,确定答题方式等。审题是合理、正确解题的基础,是获取解题信息,最终达到圆...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仔细审题的习惯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审题习惯和能力 审题就是读懂题,弄清题意,要想使审题真正成为解答应用题的基础, 教学时要注意对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良好的审题习惯是做对题目的开端。必须关...
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阅读审题能力1.以“疑”导读。即带着问题读,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设疑要有层次性和启发性,要教会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质疑,养成爱问、好问、会问的好习惯。 2.以“动”带读。即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