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也是学生语文素质的综合体现。小学生初学写作,如何指导并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呢?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激发写作兴趣 对于刚刚开始写作的低年级小学生来说,还没有学会很多正确的用词或造句技巧,教师在进行写作训练时要帮助学生打消思想顾虑,告诉他们就是学会用笔来说话,平时自己怎样想就怎样说,怎样说就可以怎样写。同时教师可借助于形式多样的图画、卡片,根据学生好胜、好奇的心理特征,让学生展开“说话比赛”,把趣味性、科学性、思想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通过“说”的形式表达出来,从而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营造氛围,诱发想象 “要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这是《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生作文教学的重要要求。我们应以此为导向,为学生营造宽松、自由、和谐的氛围,为学生创造想象的情境。我们可以利用“升国旗”、“课间操”这些最常见的活动,开展“新闻三分钟”、“展示会”等活动,让学生边听边想象;或定期组织郊游、参观考察、田间劳动等活动,让学生进行创造性想象。 语文课文中蕴涵着极为丰富的可供学生进行想象习作的资源。教师充分挖掘课文中出人意料、情理相间的片断,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如学习《东郭先生和狼》后,可提出问题:“如果东郭先生再遇到狼会怎样?”让学生续想、假想;再如学习《龟兔赛跑》一文后,鼓励学生续写后文,让学生的想象力得到尽情释放。
三、从阅读中积累素材 要想写好作文,学生一定要有丰富知识,而知识的积累在于阅读。我要求学生多读课外读物,经常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比赛,每周让学生推选一篇好文章在班里朗读,师生共同欣赏,以此来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达到知识积累的目的。 要鼓励学生有选择性地阅读,开阔视野,陶冶性情。同时在边读边想的基础上还要动笔,养成摘抄读书笔记的习惯,把书中的优美词句和精彩片断等摘抄下来,建立起自己的知识仓库。时间久了,学生的作文能力就会在这种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逐渐提高,说起来就“出口成章”,写起来就“下笔成文”。
四、改革批改方法 修改并不是让学生“闭门造车”。教师必须教给学生修改的方法和技巧,诸如对字、词、句的斟酌,对篇章结构的设计以及详略主次的处理等。此外,还要教给学生常用的修改符号,以便在修改过程中灵活运用。因此,我在这几年的作文教学中,不用“一言堂”式的评改方法,尝试将作文的批改权还给学生,逐步培养学生批改作文的习惯和能力。 老师放手让学生评议、修改作文,对评改不准确的地方,老师进行补充,点拨引导,既提高了学生评改作文的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又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