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式教学在感染科临床见习中的应用]【关键词】 引导式教学 感染科临床 临床见习是临床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临床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从理论到实践的重要桥梁,是医学生向实习医生角色转变的关键环节...+阅读
学生们在一年级已经学习过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多少 这样求相差数的问题,如:小英摆了25个花片,小华摆了16个花片,小华比小英少摆了多少个?小英比小华多摆了多少个?两个问题提问的方式不一样,但因为都是表示求两数之间相差多少,所以都用减法来进行计算,所以孩子们看到这样的题目总是不假思索。
二年级下册出现了 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如:小英摆了11个花片,小华比小英多摆了3个,小华摆了多少个?小英摆了11个花片,小平比小英少摆了3个,小平摆了多少个?在备课时,我就产生了这样的担忧:虽然例题是以摆学具辅助教学的,可能当时学生对这两个题目会理解得比较清楚,但是在后面的诸多练习中,又有多少孩子能准确地进行计算呢?整堂课下来,会不会让孩子们把这些题与一年级学得求相差数的问题混淆起来呢?会不会让某些孩子认为只要看到 多 字就用加法,看到 少 字就用减法,而对于学生这样的想法,作为老师又该给孩子怎样的评价呢?是否定,还是肯定,如果否定,告诉学生是不能这样考虑该用什么计算方法的,如:小英摆了11个,小英比小平少摆了3个,小平摆了多少个?这样的题目是不能这样想的!如果这样做,估计学生会更加摸不着头脑。
我把自己的想法告诉的陆老师,与陆老师的交流中,我得到了不少的启发,针对本班级的情况,我进行了备课,并用于了自己的教学中,方法如下:例题的教学依然是借助小棒来进行,通过摆,让学生找到要摆出小华的个数,只要先摆的和小英同样多,然后再摆得比她多3个就可以了,从而找到求小华的个数,可以用加法进行计算,而如果小平比小英少摆了3个,那只要先和小英摆的同样多,然后再去掉3个就行了,所以用减法就可以了。
而在做想想做做的题目时,学生们如果不借助小棒,该怎么样分析呢?我进行了如下的教学,采用引导式教学,让学生按步理清解题思路。
如:冬冬浇了了36盆,小玉比冬冬少浇12盆,小玉浇了多少盆?
(1) 找出带 比 多(少) 这样的句子。
(2) 看看这样的句子所在的位置,如果是出现在问题中,那表示求相差数,用减法。如果出现在条件中,我们则定为关键句,可以用曲线划出。对其进行分析。
(3) 分析关键局:判断小玉,冬冬谁浇得多,谁浇的少,并在名字上面分别标上多和少。
小玉比冬冬少浇12盆
(4)再看问题,求得是多的部分,还是少的部分,在多或少的上面打上问号。求多的部分用加法,求少的部分用减法,本题求少的部分,用减法。
小玉比冬冬少浇12盆
整堂课下来,效果还是不错的。通过向陆老师的请教,让我积累了更多的教学经验。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众人的力量是无限的。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以下为关联文档:
加强说课活动理清教学思路——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笔者初上讲台不久,曾经请教一位学富五车的学者型老教师,怎样才能上好课。这位有着丰富经验的老先生只说了一句,"上课前再把思路再理一遍"。这句简单的话,成为此后笔者的一个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