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一意在课堂主题研修——体育教科研组活动记录]主持人开场:为了提高我们体育课的教学质量,今天我们相聚在科教新城实验小学,进行一次跨校研修。目的是为了我们体育教师更好的把技能教学传授给学生,让学生更好的把动作牢牢掌握...+阅读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极为重要的一环,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现实的情况是,小学生对作文畏惧倾向明显,经常出现学生写作文时竟然无从入手,半天也憋不出几个字来。究其原因,学生缺乏合适的作文材料。而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归根结底是学生感受能力的缺失。作文不仅需要文字的表达能力、写作技巧,更要求写作者必须具备良好的感受能力。古人说 无一意一事不可入诗 ,只有心有所感,方能行之于诗。生活是作文的源泉,感受是学生积累写作材料的重要途径,也是由积累生活而 有感而发 的触发点。感受能力在这里指的是学生在生活中对身边事物的声音、色彩情景的体验和感受,也包括对人与人关系、情感的交流感悟,总之,是对生活的感受与体验。对生活感受能力的缺失,直接使学生的作文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新课标鲜明地指出 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 写作需要占有真实丰富的材料 肯定了生活是学生作文的源泉,因此作文教学中必须提高学生感受能力。
提升学生的感受能力,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准备:
一、健康积极的心态是培养学生感知能力的前提。
一个心态健康积极的人,生活中总是充满着阳光。只有健康积极的心态方能使学生有在生活中发现的心向。小学生健康积极的心态直接表现对生活的热爱,爱生活方能具有丰富的情感趣味,就会非常容易地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真善美是作文永恒的主题。如果小学生具备了积极阳光的心态,那么学生的兴趣爱好必然是丰富而健康的。生活情趣的多彩自然使学生成为生活的主动实践者,那样就会积累许多真正属于学生个人的作文材料,为写出独特而富有童真童趣的作文提供了可靠的保证。学生参加各种兴趣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保护好奇心,走进大自然,激起进取心,形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学生的生活丰富了,视野开阔了,心胸豁达了,心态阳光了,其感受能力便大大增强。因此作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形成学生的健康积极的心态。
二、细致的观察能力是提升学生感知能力的保证
感受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它牢牢地植根于生活,自然万物,人生百态,都满载着情意深深,蕴含着生机勃勃。赞可夫说过 睁开眼睛,注意观察,令人惊讶的东西就在身边 观察是感受生活,积累素材必不可少的一环,其实对于小学生而言,观察的过程就是获取表象的过程。小学生作文主要以记叙文为主,要写得真实、清楚、形象,这就决定了表象的获取是小学生作文极其重要的一环。观察能力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一种基本能力,而这种认识能力又是文字表达的基础。学生如果没有对生活的深入观察,就会导致其头脑空白,思想混乱,就谈不上表达,更谈不上清楚明白的表达。只有拥有比较强的观察能力,才能观察目的明确,全面有序,感受丰富而有情趣。这样就保证了小学生作文时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理有情。因此学生的感受能力和观察能力是紧紧相连的,离开了观察能力的培养,学生感受能力的提高便成了一句空话。
小学生感受能力的培养是个渐进的过程,需要反复训练,需要教师指导,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感知能力呢?
一、在习以为常中发现与众不同
由于年龄的特点,小学生对新奇的事物总是充满了好奇。然而目前大多数小学生的生活相对封闭,每天家门到校门二点一线,限制了小学生的生活空间,使他们的生活往往比较单调枯燥,也就缺乏了新鲜生动的生活材料,作文时便无话可说了,那么小学生感受能力的培养,就必须培养其感受生活的意识,在熟视于睹中找到鲜活的情景。生活是立体的,充满活力的。生活中的一切事物都是可以感受的,都是能够让人们捕捉到有价值的东西的。有时只需变换一下角度,留心一下细微之处,熟悉的生活现象便会异样地生动起来,这将是吸引小学生的好奇,将会得一些持久稳定的注意,这就保证了学生观察的深入,从而获取有价值的感受,学生便可融情于其中。
因此要让学生很好地感受生活,教师就得引导学生,在习以为常中发现与众不同。这就要求学生要有限的生活捕捉到有用的东西去深入体会,去发现,激发出学生对生活的独特感觉,在提升学生感受能力的同时,获取丰富的作文材料。如我组织学生观察放学时校门口的情形,让学生做做小记者,采访一下来接低年级孩子的家长,通过采访,学生发现了家长们对孩子的并爱,从而感悟到看似熟悉普通的放学场景竟然充满着情意,我再让学生写《校门风景》一文时,很多的学生作文写得真实而感人。
二、于平淡无奇中找到意味深长
我们日常所经历的大多是平凡的事物,学生从中获取的也是初步的浅层次的感受,如果将这些感觉用笔写下来,那么文章必定是干涩而又空洞的。而生活的现实告诉我们平凡的事物也含有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思想,如果能细细体味,随时可以发掘出意味深长的内容,如果加以仔细体会,平凡的事物中就能发现一草一木总关情。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接近对象,关注对象,启发学生多角度思考,可以多采用比较、联想等,拓宽学生的思想空间,从而透过平凡的生活现象,深入地理解事物的本质,产生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当感知的事物信息与心灵相互作用后,自然会激起情感的波澜,形成各种各样的感受,将现实生活中所激发的感受写下来,这样就很好地解决了学生作文无话可写的问题。学生投入地去体验去感受,那么平淡无奇的事物之中,就会有意味深长的收获。如果教师坚持不懈怠地引导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那么学生的感受能力的提升是可以期待的。比如在布置以母亲为主题的作文时,要求学生有目的,有感情地观察妈妈的外表及其日常家务事,通过观察学生会发现妈妈又添了许多细细的皱纹,她的白发又是怎么悄悄地出现的,而那双温柔的手怎么会变得又干又涩的,这就激起了学生的情感波澜,作文中便自然情真意切了。
三、由课外阅读中启动生活感悟。
书是有字的生活。读书对于提高写作能力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古人苏洵就说,在悉心苦读后 胸中之言日益多,不能自制,试出而书之 。在深入的阅读中,人们往往能通过文字再现其描写的生活情境。教师引导学生感受文章,体悟文章中的情景、人物,把自己有机地融入文章中,同样能感受丰富多彩的生活。虽然阅读获取的是间接的生活感受,但是这样的感受能够丰富和强化学生对现实生活的直接感受。当课外阅读的文章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能够自然地对接起来,于是情感共鸣便悄悄地生发了,久而久之,当学生再次在生活中类似的事件时,便会感悟顿生,灵感勃发。因此学生感受能力的培养不能忽视了从课外书籍的阅读。比如我推荐学生阅读 马小跳 系列小说,由于小说所描写的内容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因此学生们都能找到生活的影子,活泼可爱,甚至带有点顽皮的 马小跳 形象深深地印在了学生的头脑中,而生活中这样类似的事例举不胜举,这样小学生写自己,写同学,写班级趣事,便会文思如泉,写作热情大增。
综上所述,如果教师能注意提升学生的感受能力,那么学生就很自然能够 一意一事皆文章 ,再也不为作文无话可说而烦恼。
参考书目:
《古人谈文章写作》 徐立、陈新编著 广东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一版
《小学语文教学概论》 杨九俊、姚烺强主编 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一版.
《文章学与语文教育》 曾祥芹主编 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一版
《阿爸教作文》 黄玉峰主编 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一版
《小学语文教学心理学》林崇德主编 北京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