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宝宝网宝宝教育学龄段教育

儿童社会化与家庭教育的误区分析

09月13日 编辑 39baobao.com

[儿童孤独症家庭教育细节案例]背景:近些年来,儿童孤独症患者呈增多的趋势。儿童心理卫生学专家指出:儿童孤独症患者典型特征是性情孤独 有的表现为神情淡漠、行为迟钝;有的则表现为恐惧胆怯,整日沉默寡言;也有...+阅读

最近一本关于学习教育的畅销书中有一段谈论家庭教育的文字引起了我们的共鸣。现将这段文字摘录如下:“大多数大脑研究人员确信,在一个人一生中头四年里,大脑完成了大约50%的大脑细胞连结——那是将来所有学习基于其上的通道。

如果这是真实的话,那么,家庭,而不是学校,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教育机构;家长,而不是教师,是主要的启蒙教育者。但是,即使在许多先进的国家,只有不到50%的未来母亲和百分比相当低的父亲参加任何形式的产前课程,而这些课程也通常不过是有关生育的。

家长教育几乎完全是个空白,没有诸如大脑发育必需的饮食和幼年学习者所需要的最佳刺激方式等方面的训练。”用这样的一段极近苛刻的文学来描述具有几千年家教传统的中国似乎有失偏颇。可是一旦我们用科学的、现代的眼光来审视中国家庭教育的历史、现状以及发展的一些新趋向,便会发现真正建基于儿童身心发育规律之上的科学的、开放式的家庭教育,无论在过去还是现在都没能够全面的普及。在人才、教育成为这个时代、这个社会所关注的焦点时,我们有必要对我国家庭教育的历史进行回顾,对其现状进行反思,对发展的趋向进行预测和分析,以促进儿童社会化与家庭教育良性发展。

一、家庭教育的历史回顾

在传统中国,家庭实施生养孩子的重要功能以“传宗接代”、“沿续香火”为主要目的,在这种潜意识形态的影响下,潜伏着养儿防老,增丁壮口这条致命的经济生命线。眼光远大一些的贫困家庭、开明通达的书香门第、家境殷实的宦仕人家,对于子女可能还会有更高一些的期望:光宗耀祖、光大门庭。如果我们用现代指标来分析的话,便会看到:传统家庭在对子女进行投入(即生养活动)时,所期望获得的不外乎是子女成人后可能带来的财富和名望。这种强烈的功利色彩弱化了家庭中亲子之间浓厚的感情。因而在纯经济目标指导下的人们的养育行为明显表现为重养不重育:“添一口人,添一双碗筷”的思想大行其道。与此同时,重男轻女的观念也根探蒂固。在后一种较高层次目标(追求名望)的指导下,家庭养育更偏重于“育”。但这种“育”仍然是带有明显功利色彩的封建教化。它主要通过用传统道德礼教来束缚、制约人的自由发展,使人服从于维护封建等级统治的正统意识形态,并经过一条由官方操纵的、唯一的渠道来成就功名以完成一个人成功的社会化过程。从个人的行为规范到重大的治国方略,所有的初级社会化和再社会化的内容都为统治阶级奉为圣书的儒家经典所囊括。儒家经典广大的中国土地上成为一种与家庭伦理道德水乳交融的意识形态。因而中国的封建传统教育呈现一种以家庭教化为主、家庭承担主要教育功能,同时结合半官方化半家庭化的私塾制传统统经典教育的独特格局。

“五四”以后,中国近代部分知识分子的觉醒,在中国文化界掀起了一个气势磅博的新文化运动浪潮。中国旧的教育制度的改革,近代一批批“教授高深学问,养成硕学闳才”的大学的新兴,打破了正统的“学而优则仕”的“学途一仕途”的正规渠道。时代、社会对新思想、新人才的呼唤更激励许多进步青年从传统沉闷的家庭教育环境中走出来,自发地去寻求自身和民族的解放。这个时期的家庭教育在一个普遍的范围内是与社会的进步需求相脱离甚至相悖的。家庭教育在这一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受传统家庭教育思想的规定和影响,扮演了一个抵制新思想,维护旧传统的封建“卫道士”的角色。因而我们不难发现:在这段时期内,热血青年离家出走,背叛家庭,与父母断绝关系等等诸如此类两代人关系破裂的极端行为的发生率之高是历史上鲜见的。

当迂腐、死板的家庭观念逐渐随着这一批传统家长的老去、死去而慢慢逝去,新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又因为追求民主和进步的青年人终于迎来了他们历史性的胜利而在一定范围内被重新确立。但是在一段时期内,家庭养育在暴风式的一系列运动中,受到“人多力量大”等人口政策的错误导向,又一度形了重数量、轻质量、重生养、轻教育的畸型人口生育高峰。大多数家庭抱着”子女们能为人民服务,有口饭吃就成”的观念,认为知识分子还不及普通工人农民根红苗正。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家庭教育的低定位大大影响和制约了家庭教育功能的有效发挥。

从以上对中国家庭教育在起伏中前进的历史进行描述和分析中,我们隐约可以把握到某些规律性的东西,以助于我们进一步建构起继续透析现实问题和预测发展趋势的分析框架。即:

1.在一段特定的社会历史时期,家庭养育孩子的行为预期是由家庭自身的条件与社会发展共同决定的,历史的来看一段时期内的普遍家庭养育行为预期,在根本上应该是受社会发展状况制约的。

2.在一定的社会对人才提出的需求之下,家庭与社会(包括学校)共同承担教育和个人社会化的职能。

二、家庭教育的现状反思

改革开放以来,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逐渐形成。人们在日渐公平的竞争中,开始意识到自己知识浅溥,后劲不足。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家庭经济状况的改善,生不逢时,壮志未酬的感叹都化为殷切的期待和深切的感情倾注在下一代身上。这时,父母们培养孩子的有意识或无意识的行为预期或多或少都带有在下一代身上重塑自我的色彩。

但此时,家庭教育手段和方式的更新大大滞后于家长们永无止尽的感情和物质投入。事实上,家长们大都根据自己的直觉和传统经验对于子女进行教育,而这种直觉和某种传统经验往往与科学的家教方式背道而驰,诱使家庭教育走入如下误区:

(1)以“神童”教育替代早期开发。

由于望子成龙心切,家长习惯于应用成人化方式教育少儿,以高于实际年龄的年龄档次要求来衡量少儿是否成才。对于智力超常的“天才儿童”,少年大学生的培养再次成为教育热点。由于这种严重违背少儿身、心、智、品诸方面发展规律的教育,在教育内容方面远远超出了少儿的承受能力,因而往往面对的是“10岁神童、15才子、20凡人”的尴尬局面。

科学的少儿教育应该是对包括智力开发,创造力开发,非智力因素培养和道德品质等在内的素质全面开发,更应该是建立在少儿正常的身心发育基础之上的合理开发。

(2)以知识教育替代智力开发。

在儿童的早期家庭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点是智力开发。受社会上“智育至上”,“考试至上”和“知识教育为主”的思想影响,再加上家长自身教育手段的匮乏,人们所常见的早教优教还仅仅停留在早认几个字,早算几道题,早背几句诗这一认识教育的层次上。其实,早教优教的主要目的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对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专注力、语言能力、动手能力等在内的智力的全面开发,以从根本上改善孩子大脑的性能,为孩子日后的发展打下一个更为良好的基础,开辟一个尽可能广阔的空间。

(3)以智力开发替代素质教育。

早教优教、开发智力是素质教育的一个中心内容,但并非是全部内容。而在实施早教优教的家长中,经抽样调查,有60%的家长认为“智力教育就是天才教育”。因而,中国的少儿教育忽视生理、心理和人品开发的问题十分严重。对于这种状况,一位关注中国教育的学者曾一针见血的指出:在当前的社会现实中出现了这种十分奇特的现象——当我们制造了许多智力发达,少年老成的“小大人”时,却不得不花大量精力对在校大学生和成人进行起码的基础文明教育,包括进行“便后冲洗”,“人走关灯”,“洗完手关水龙头”这样的修身教育,出现了有违教育规律的严重倒错。

(4)以传统的礼规教育代替现代文明素质教育。

在目前一些家教甚严的家庭中,往往看不到民主、宽松、和睦的气氛。我们发现大多数的这种家庭仍然用一些传统的礼教观念来衡量、判断子女行为的对错。在对子女进行教育时,不经意流露出的总是“男女授受不亲”、“下不犯上”、“一家之主”之类的陈腐观念。而对于如何去培养一名具有良好文明素养的现代人,这部分家庭还知之甚少,甚至还没有这方面的教育意识。

运用前述的分析模式来透视以上的几大误区,我们发现:这一时期,对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相对稳定的计划经济体制刚被打破。早已渗入家庭教育与重视人才的知识、技能、轻视人才的全面素质和能力的计划经济相适应的“智育至上,考试至上”的应试教育观念还没有来得及更新。对于知识、智育的极度重视,不仅在学校中造成数至上,死记硬背的教学气氛,也进一步推动本由学校专职的“知识教育”功能向家庭渗透,使知识教育成为家庭教育的核心内容。

与此同时,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某些陈旧的观念仍然对这一时期的家庭教育发生或多或少的负面影响。另外,子女因为父母的殷切期望和过高的投入,成长受到极大的压力,也成为这一时期家庭教育的一大缺陷。

三、家庭教育误区发展趋向的预测和分析

当前,现代家庭的发展呈现出“核心化”、“感情化”进程加快的趋势,但在这次核心化浪潮中,家庭重心产生了新的位移:以子女为中心逐渐转变为以夫妻为中心。与这一特点相适应的是家庭功能中感情功能增强,生育功能和教育功能弱化。这两年“单身贵族”,“丁克家族”

(一对夫妻不生育子女)的不断涌现,便是这一趋势的极端表现。

社会的渐趋开放和进步,为每个人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使这一代年轻人大多能凭借自己的天分和努力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追求自由、独立与个性的张扬成为他们的普遍心态。因而大多数的青年夫妇并不十分想过早地让孩子束缚,牵制自己的发展。在传统中国的家庭本位思想逐渐向现代社会的个人本位观念过渡的过程中,父母养育子女的行为预期中,功利色彩逐渐隐退,由“增丁壮口,光宗耀祖”发展到仅仅作为维系、增进夫妻感情的一个纽带。这时的儿童教育形成了一种奇怪的局面,当社会开始全面关注孩子成长发展的素质教育、情商教育、社会生活能力教育时,家庭对于孩子的教育却出现了增加经济投入,减少感情投入、精力投入的异常倾向。这一状况形成极易在家庭教育上形成二大新的误区。

误区一:过分依赖社会教育机构。

随着人们的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家长们自然而然地想到更多地依靠各种社会教育机构来完成早期婴幼儿教育。各种相应的婴幼儿早教服务机构也应用而生。家长在面对这些组织时,极易形成过度依赖的思想。而且由于早期婴幼儿教育机构的素质也良莠不齐,很有可能因为家长的过度依赖思想影响到孩子的健康成长。

按照社会学的有关原理,个人社会化是在家庭、学校、社区、工作单位等环境中完成的。其中,家庭是个人社会化的第一要素。人生伊始,个体从母体中获得生活的过程,就是个体求生与社会文化环境的统一过程,这一过程正是通过家庭实现的。童年时期建立亲密情感,学习语言,内化文化规范和价值标准等人生社会化的奠基性工作主要是通过家庭进行。家庭这一特殊的群体在儿童社会化方面的功能是任何其它社会组织所不能替代的。

社会教育机构,比如学校,它的主要任务是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同时它还利用其自身的独特组织方式教授学生家庭以外的文化、角色、价值标准以及礼节和仪式等。目前中国的学校教育主要还是知识性教育。关于那些不直接参与认知过程的心理因素,如兴趣、意志、情感、性格等方面的情商教育和道德品质的培养,学校教育在这方面却显得苍白无力,如果家庭教育不能较好地发挥其功能的话,孩子的情商教育和品质教育可能会出现缺撼,人格方面也可能出现重大缺陷。

误区二:过分注重孩子的学识,忽视人格养成和道德发展。

中国正处于全面转型期间,新旧各种价值观念体系正不断碰撞,实用主义的思想在中国根深蒂固的文化传统之一。在新旧道德体系、思想体系重构的过程中,在转型社会巨大的压力及机遇面前。家长们也极易选择一种实用主义的教育方法,在婴幼儿早期教育方面也不另外。而这种倾向在国内应试教育短期内难以从根本上改变的背景之下,极易形成另外一种家庭教育的误区:即过分注重孩子早期的学识教育,忽视婴幼儿人格及道德方面的教育。早在1995年,零点调查公司参与的“世界公民文化与消费潮流调查”,中国国民的价值观与其他国家明显不同。各国公众认为最重要的价值是讲究礼貌、责任感、宽容和尊重别人;而中国公众最重视的价值依次是:独立、学识和讲究礼貌;对责任感及宽容地尊重别人,与他人沟通等的重视程度远远低于其他国家。只有略多于50%的人认为教育孩子讲究礼貌是重要的;只有30%的家长重视培养孩子的责任感,世界各国中处于最低位置;同样,只有不到30%的中国人重视容忍和尊重别人,比世界平均水平低约10个百分点。中国家庭忽视人格养成和道德发展的程度由此可见一斑。对此,多蒙茜·洛·诺尔特的一段话让我们警醒思考: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敌意之中,他就学会了争斗,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怜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孩子生活在忍耐之中,他就学会了耐心;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承认之中,他就学会了要有一个目标;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安全之中,他就学会了相信自己和周围的人。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友爱之中,他就学会了这世界是生活的好地方。

以下为关联文档:

当前网络时代家庭教育面临的新挑战山东省莱州市驿道镇中心幼儿园 侯秀妹,摘要:人们常说,孩子是祖国的花朵和未来的希望。而助力于孩子成才的基础 教育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时代在前行,人们的观念也在不断地发生...

康复班家庭教育指导工作计划班级家长情况分析:我班7对家长来自于不同的城镇、农村。他们中有的是大学生,有的是初中毕业生,也有的是小学生同时也有文盲。他们从事的工作分别是工人、农民、干部、.家庭妇女...

家庭教育今天晚上,我们学校举行了首届家庭教育节的开幕式和家长会。主会场在报告厅,由六年级的家长们参加,其余班级的家长们在各自班级看直播,主要聆听了平湖市心理健康专家田懋清老师的...

初入校门的小学生如何进行家庭教育作者:都海玉,孩子由幼儿园踏入学校,对于他们来说这是一个不小的转变。这个转变不单单是一个 由小朋友转成小学生的名词转换,更重要的是一个对自己身心各方都有实质性的该变影响,...

读《给孩子最好的家庭家庭教育》有感读完了王修文博士的《给孩子最好的家庭教育》这本书,我反复思考着,就像俞敏洪董事长总结的,阅读王博士的这本书,就像听一位知心朋友娓娓讲述心里话,语言平实但都发自内心,让人受益...

特别的家庭教育环境育出的特别的孩子开学不久,我就发现班里有一个很特别的男孩子 小超。 下课十分钟,我要找他订正作业,却一直找不到他的人影,就问其他同学,小超到哪里去了?同学们笑嬉嬉地说: 不用问,准是去红领巾果园...

浅谈家庭教育对孩子行为习惯的影响周广仁 ] 小学教育是人一生中的基础教育,对今后人生的发展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家长对孩子越来越重视、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注重对孩子文化知识的学习,很多学生家长却忽...

共同携手,做好家庭教育,当好称职父母——新父母学校尊敬的老师和家长朋友们: 你们好!我是小三班马俊攸的妈妈,很荣幸能够在此发言,也很高兴有这样的机会。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所有的家长真诚地感谢幼儿园的领导和老师们对我们孩子的...

做好家庭教育的引领,为家长排忧解难家访是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必须要做的一项工作,它是联系学校与家庭关系的纽带,帮助家长和教师更好的了解孩子,促进家园更好的合作。上门家访能让孩子拉近与老师之间的距离,让家长感...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