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宝宝网宝宝教育学龄段教育

学生耍性子爷爷有求必应“隔代教育”弊端多多

09月13日 编辑 39baobao.com

[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就是有求必应吗]——关键期早教系列之一 (原载《妈妈宝宝》2009年第2期,作者:歪歪兔早教) 开篇语 关键期理论由奥地利动物心理学家劳伦兹提出,并以此获得诺贝尔奖。今天,关键期理论已经成为儿童早...+阅读

“当你因为要求得不到父母的满足而哭闹的时候,你的爷爷奶奶一般是什么态度?”“爷爷奶奶会满足我的要求。”在一份问卷调查中,50%的小学生选择了这个答案。在目前郑州市区小学生的教育中,“隔代教育”出现了种种问题。昨日上午,中原区伏牛路第四小学邀请了有关专家上了一堂课,听课的40多位

“学生”都是头发花白、满脸皱纹的老人。

孩子不写作业,老师拿爷爷来吓唬,基本不奏效

在中原区伏牛路四小,100多名学生都跟着爷爷奶奶生活,而老师们在平时的教育中也发现“隔代教育”远没有父母的直接有效。

在近日这份关于隔代教育的问卷调查中,全校50%的学生家长表示“自己和父母在教育子女方面存在分歧”;当孩子因为无理要求得不到满足而哭闹的时候,50%的爷爷奶奶会立即满足孩子的要求,另一半则“耐心讲道理”、“打骂训斥”、和“置之不理”。另外,家长要求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而多数爷爷奶奶则认为“孩子太小,长大了再自己做也不迟”、“大人应该帮着做”。

除了通过问卷反映出的问题外,伏牛路四小的老师在平时教学中也发现隔代教育存在的问题。该校教语文的王老师说,班上有学生没按时完成作业,当老师告知学生的爷爷奶奶要督促孩子写作业的时候,第二天这个学生依然没写完作业。“下一次,我就告诉学生的父母,结果第二天这个学生的作业不仅按时完成了,字还写得特别工整。”王老师说,有时候祖辈的“隔代教育”方式都比较温和,不舍得对孩子严厉,就养成了学生的一些坏习惯。

“隔代教育”易催生3大问题

据市教育局职业教研室的胡利民老师介绍,相当一部分儿童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不可避免地受到“隔代教育”的影响。而爷爷奶奶对孙子孙女的“溺爱”往往比父母来得更直接,力度更大,然而“这种溺爱已经成了一种伤害”。

胡老师说,0~7岁是孩子个人品质和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如果让“隔代教育”的溺爱泛滥,对孩子的发展会有负面影响。根据多方面的数据显示,“隔代教育”中存在的“隔代亲”极有可能会给孩子造成三个方面的影响。

“从个性形成方面看,这种隔代教育容易使孩子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自私、任性的性格。”胡利民老师解释,老年人格外疼爱孩子,孩子犯了错误不及时纠正,还常常满足孩子不合理的欲望。老人的过分保护,不仅扼杀了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和自信心,还使孩子变得极为自私。

如果孩子和老人生活久了,还容易让天生的好奇心、冒险性和创造精神消失殆尽。“因为老人容易受传统思想的束缚,教育和养育观念相对滞后。他们认为听话的孩子就是好孩子。”对于孩子因为好奇心而出现的“捣乱”、“破坏”等创造性的探究行为,老人因为担心孩子受伤往往极力劝阻。

从日常行为来看,经常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儿童容易变得“视野狭小,缺乏活力”。专家称,因为多数老年人喜欢安静,不爱外出活动,而孩子和爷爷奶奶长期相处,模仿的都是老年人的言行,容易失去天真的本性。

“隔代教育”并非一无是处,祖辈父辈扬长避短是良方

据了解,目前“隔代教育”存在的最普遍的原因是父母工作忙,没有时间照顾孩子,于是请爷爷奶奶照顾、教育孩子。

不过,也有一些市民认为“隔代教育”并非一无是处。刘女士的儿子已经上高中了,她说孩子从小也是在爷爷奶奶家里生活,因为教育方法得当,孩子比同龄人掌握的知识和经验要丰富得多。据郑州市教育协会的王老师介绍,祖辈家长有爱心,也具有抚养和教育孩子的实践经验,对孩子在不同的年龄容易出现什么问题,应该怎样处理,知道的要比孩子的父母多得多。

“对于隔代教育而言,关键是怎样扬长避短,发挥祖辈和父辈对孩子不同的教育功能。”胡利民老师建议,对扮演“子女”和“父母”双重角色的家长而言,抽出一点时间和孩子交流,与老人沟通,千万不要放弃自身的职责。“比如晚饭后给孩子讲故事,周末带孩子外出活动。”胡老师说,同时也要经常和老人聊聊天,讲讲科学教育孩子的新经验。另外,对老人宠爱孩子等错误的做法,要耐心和老人商量。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