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通过总结前人留置尿管患者的护理经验,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将中医护理技术与西医护理技术相结合,采用拔管前注入呋喃西林溶液,拔管后膀胱充盈或有尿意时进行艾灸,预防留置尿管患者拔管后发生尿潴留,效果良好。
【关键词】 尿潴留;留置尿管;护理
留置导尿易引起尿道黏膜的损伤,时间过长,拔管后常易发生尿潴留。脑血管病患者因疾病原因留置导尿的几率较高。患者发生尿潴留需再次导尿,从而增加了患者痛苦,也增加了患者感染的机会,亦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延长住院天数,影响医疗、护理质量。我科从2000~2002年期间统计,脑血管病患者因疾病原因留置导尿,拔管后发生尿潴留者约占25%。为提高医疗、护理质量,减轻患者痛苦,我科自2003年1月~2005年9月,对92例留置导尿管患者采用拔管前定时夹尿管,进行膀胱功能训练,拔管前注入呋喃西林溶液250ml及艾灸的方法预防尿潴留,取得了显著效果。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92例,男54例,女38例,年龄35~60岁12例,60~75岁65例,75~95岁15例。留置尿管时间最短2天,最长达30天。留置尿管原因有尿失禁、尿潴留、介入术前。
2 护理
2.1 常规护理 (1)拔尿管前定时为患者夹尿管,同时做好健康宣教,指导患者有尿意时要告诉医护人员或家属定时夹管。对有意识障碍的患者,定时夹管,每4h开放一次。(2)拔管前注入呋喃西林溶液250ml,令膀胱充盈。(3)拔管后,立即进行会阴冲洗。
2.2 中医护理
2.2.1 选穴 针对病因及病机,在拔管后膀胱充盈或有尿意时进行艾灸。取穴:中极、关元、气海,进行艾条灸。
2.2.2 方法 艾条用时,点燃一端,在所选穴位,距离约0.5~1寸处熏灸,以患者感觉皮肤灼痛或施灸者手指感觉灼痛时为适度。可采用回旋灸、直接灸等方法。因为中极、关元、气海3个穴位均在腹部且位置接近,也可用艾箱同时灸患者3个穴位,这样不会感到过于灼热,而且距离较近,效果好。护理人员也操作方便。冬天要注意给患者保暖,不能暴露太多,以免着凉。
2.2.3 定位 中极,位于脐正中直下4寸;关元,位于脐正中直下3寸;气海,位于脐正中直下1.5寸[1]。
3 效果观察
通过采用以上的护理技术结合,本组患者,拔管后因尿失禁重插2例,因尿潴留重插2例,其中前列腺增生1例,因疼痛害怕排尿1例。因尿潴留重插率为2.2%。
4 讨论
4.1 拔管后尿潴留原因 患者拔管后排尿姿势和体位的改变;尿管插入尿道及拔管时对尿道黏膜的机械性刺激;留置尿管期间不恰当的牵拉尿管,造成尿道黏膜的损伤,引起尿道的炎性反应与水肿;插入尿管后膀胱内环境发生改变,正常的排尿功能不能发挥,逼尿肌收缩功能下降,排尿时尿道口的疼痛使患者害怕排尿。
脑血管病患者在抢救治疗中使用大量脱水剂,易引起膀胱逼尿肌收缩功能下降,成为无张力性膀胱。留置导尿持续引流尿液,膀胱呈空虚状也易引起膀胱张力消失,影响排尿功能[2]。故部分留置尿管的患者拔管后,还会发生尿潴留,而导致重插尿管。
4.2 病机 祖国医学认为尿潴留属于“癃闭”范畴。其病位于膀胱。膀胱是藏精所在,人身水液的通调有三焦之气化,下焦最为重要。气化则能出。水中有气,气则水,气中有水,水即气,气实而闭之,结于小肠、膀胱之间,气化不利,水道不能通调,遂成“癃闭”。中极为膀胱之募穴,具有解瘀开结之功效;关元,温化膀胱,对膀胱具有气化作用;气海,属于任脉,具有理气益肾化水之功效。中极、气海、关元穴均位于任脉,三穴合用益肾温阳,增补元气,温阳利水,从而达到使膀胱气化得利、小便自通的目的。任脉为“阴脉之脉”,任脉起于胞中,有“主胞经”的功能,为男子贮藏精气,女子维系胞宫之所,又为“生气之源”,主治小便不利。艾灸借其温热和药物的作用,而达到通经活络、调和气血、祛湿散寒、消肿散结、回阳救逆之功效。通过艾灸中极、气海、关元穴,起到温通经络,加强传导功能,使小便畅通[1]的功效。
4.3 操作注意事项 拔管前排净尿液,注入呋喃西林,让患者立即排尿,可达到冲洗尿道的目的,减轻或避免尿液对损伤黏膜的刺激,利于损伤黏膜的修复。膀胱内注入一定量的呋喃西林后拔管,患者经常1h后产生尿意。因为当膀胱尿量达400~500ml,使其内压增至1.47kPa以上时[3],就会产生尿意,引起排尿。第一次排尿成功率高,增加患者的信心。拔管后立即进行会阴冲洗。会阴冲洗,既可清洁会阴部,减少感染的机会,同时还能让患者感觉舒适,诱导排尿,减轻痛苦,增加排尿的信心。
5 小结
有文献报道,高锰酸钾溶液配温开水坐浴结合艾灸法治疗拔尿管后尿潴留效果好[3]。留置导尿患者拔管前注入一定量呋喃西林,拔管后自动排尿成功率高[4]。结合前人的临床经验与中医理论知识,通过拔管前呋喃西林针冲入膀胱,会阴冲洗,配合使用艾灸中极、气海、关元等中西医护理技术,取得良好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可预防留置尿管患者拔管后尿潴留,减少拔除尿管后的重插率,既减轻患者的痛苦,缩短住院天数,同时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和治疗、护理质量。这种技术是护理技术联合运用的一种创新,且简单易行,同时帮助我们解决了临床护理中的难题,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