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宝宝网宝宝教育学龄段教育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简单小数加减法例4买文具的够不够优

05月19日 编辑 39baobao.com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试卷]班别: 姓名: 成绩: 一、 填空。(32分) 1、我们学过的常用时间单位有: 、 、 、 、 2、2003年2月有 天,全年共 天,合 个星期零 天。 3、在1990年、1920年、1921年、1996年、2000年中,...+阅读

第三课时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课题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课型 新课 教学目标

1、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提倡学生用多种方法计算小数加、减法,进而解决实际问题并从中体会和感悟小数加、减法的算理。 教学重点 会正确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知道小数点对齐就是相同数位对齐。 教学难点 在计算过程中体会算理,加深对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理解。 教具准备 课件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设 计 教 学 反 思

一、 学前准备

1、让学生说一说,你是怎么做整数加、减法的。

2、笔算下列各题。 32+54= 68-7= 48+9= 25-17=根据这四道题的计算,说一说这四道题有什么特点。(前两道是整数加、减法,不需进位也不需要退位;第三道加法题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十位数要加上进位“1”;第四道减法题的个位不够减需从十位退“1”和个位合起来再减,而十位上的数不要忘了减“1”)

3、教师总结:①做整数加、减法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相加、减。②哪位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哪一位不够减要从前一位退1再减。

二、探究新知

1、学习教材第96页例3

(1)。 出示教材主题图,教师提问:通过观察你能说一说图中告诉了我们什么吗?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基础上,教师引出主题,如果一个同学买了一个卷笔刀和一支铅笔,我们可以提出什么问题呢?教师肯定他们的说法后,问:你们会列式吗?(学生回答,教师板书)0.8+0.6= 0.8-0.6=教师组织学生讨论,说一说,你们是怎么想的,你们想怎么计算。 可能会出现这样几种情况:①学生用口算就算出来结果,但要让学生说明他是怎么想的。②把0.8元改写成8角,0.6元改写成6角,相加减完后再改写成以元为单位的小数。③按照前面复习整数加、减法写成竖式计算。 教师总结并板书:0.8+0.6=1.4(元) 方法一:8角 方法二: 元角+6角 0.8 1元4角 +0.6 1.4答:一共1.4元。0.8-0.6=0.2(元) 方法一:8角 方法二: 元角-6角 0.8 2角 -0.6 0.2答:一个卷笔刀比一支铅笔贵0.2元。 教师说明:在用小数直接加减时,在竖式的上面也可以写上单位,目的是要将相同数位对齐,这和整数加、减法的道理是一样的。

2、学习例3

(2)。 教师引导:如果我们要求带橡皮的铅笔比不带橡皮的铅笔贵多少元,如何列式呢? 学生可根据学习例391)的经验,试着自己独立完成。学生完成后,说一说他们的不同做法。

3、学习教材第97页例4.出示例4 。 教师:请同学们读题,你从中知道了哪些信息?跟同伴说一说。 学生:根据题意可知,小丽有10元钱,买一个文具盒花去6.8元后,她还想用剩下的钱买一个笔记本和一支铅笔,求小丽剩下的钱够不够买这两样文具。如果小丽想不带橡皮的铅笔换成带橡皮的铅笔,她的钱够不够。 教师帮助学生理解题意。 要求小丽剩下的钱是否够买笔记本和铅笔,首先要求小丽剩下的钱是多少,再计算出笔记本和铅笔的价钱,然后用小丽剩下的钱与笔记本、铅笔的总价进行比较,最后判断出小丽剩下的钱够不够买这两样文具。求小丽剩下的钱是否购买笔记本和带橡皮的铅笔的方法与前面相同。 师生共同探究解题方法: 方法一:10-6.8=3.2(元) 2.5+0.6=3.1(元)3.1 方法二:10-6.8=3.2(元)3.2-2.5=0.7(元)0.7>0.6,买铅笔够了0.72.5+1.2=3.7(元)3.7>3.2,所以钱不够。

4、对比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复习内容和例

3、例4,看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从低位算起;都是满十进1,退1当十。不同点:教师应到学生观察例

3、例4,做小数加、减法时,只要小数点对齐,相同数位就对齐了。) 结合第97页的“做一做“,让学生说一说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学生边提出问题边解答,师生互动,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同桌互相合作,用手中的学具进行估价编题,并说出解题过程。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用竖式计算下列各题。2.4+4.9= 6.5+0.8= 5.2-0.7= 4.1-3.3=

2、把下面三件商品的单价按要求填在括号里。 魔方 小布熊 布娃娃7.8元 3.7元 5.2元

(1)买一个魔方和一个小布熊一共花( )元。

(2)买一个魔方和一个布娃娃一共花( )元。

(3)买一个布娃娃比买一个小布熊贵( )元)。

3、写出竖式,并计算。4.8+5.6 5.6-4.8 5.6+5.2 5.6-5.2

四、思维训练

1、直接写出得数。0.8-0.5= 0.7+0.4= 1.6+2.3= 1.9-1.3= 2.3-.3= 5.3+1.6= 0.5+3.1= 0.8+1.5=

2、动脑筋试一试。 7.□ 6. □-□.3 +□.5 3.5 13.3

小学四年级上第六单元买文具问题导学式教学设计

1 庙沟门中心小学 朱巧莲 今天我上课的课题是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下面把我对这节课的理解 及处理教学内容时采用的教学策略简单的说一说

(一)教材结构与内容的分析 本节内容在全册书及单元的地位: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是义务教育课 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北师大版)四年级上第五单元除法第一课时。它在教 材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在二三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表内除法的竖式计 算、有余数除法和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相关内容,基本掌握了除数计算 的试商方法。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其基本方法与前面的相同,不同的是商 的数值可能较大。在试商时又涉及商的定位。教材这里安排竖式计算是为 了分散难点,理解算理,确定商的位置为后续的学习除数是任意的两位数 及三位数打下伏笔。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分两个层次:

一、教学两位数除以整十数商是一位 数。理解算理,确定商的位置。

二、教学三位数除以整十数商也是一位数,归纳计算方法。在解决第一个层次上教材安排一个教学情景,解决80 元可 以买几个书包?给处理不同层次的计算方法:减法、乘法、摆一摆、竖式 对于这几种方法。我是这样理解的:第一种减法其实就是除法的含义;乘 法是为了后面的试商作准备;摆人民币重点是帮助学生理解除数是整十数 的除法的算理。

(二)教学目标的确定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所处的地位以及学生心理特点和 认知规律,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 、知识与技能:①在摆一摆、算一算、说一说的过程中掌握除数是整十数除法的计算 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②在归纳除数是整十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上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在陈述算理上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用数学语言与他人交流的能力。2 、过程与方法:① 通过观察和操作,让学生体会做数学。②在具体的情景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并 在探究的过程中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3 、情感与态度:2 ①通过本节知识的学习,向学生渗透“未知”转化“已知”的数学思 想和方法,以及事物间是有“联系的” ,是可“变化的” 、 “具体问题具体分 析”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②通过买文具送给希望工程的情景使学生分享到关爱他人快乐,与别 人共享学习的快乐。

(三)教学的重难点 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觉得本节课是本单元后面要 学习除数是任意两位数的基础。因此,理解算法掌握方法是本节课的重点 也是难点,本课的另一个重点是“除数是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下面为了讲清重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在从教 法学法上谈:

(四)教法 数学是一门培养和发展人的思维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中,不仅 要使学生“知其然”而且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 。为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 本我努力做到以下几点1 把权力交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选择。尊重差异,交流互动。如在讨 论80/20 为什么等于4 时,因为学生不同,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也就不 同,这样的差异为数学提供了资源,我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对不同方法 的交流使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在思维上发生交往,促使参与数学 活动的每个人都有所思。2 把机会留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体验。如在理解算理上,在教师的引 导下通过孩子们摆一摆,说一说去感受体验理解算理。而不是老师直接的 告诉怎样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孩子们自己尝试着总结计算方法,这样有助于 发展学生利用已有知识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数学学习中体验成功的快 乐。3 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找出答案。这里的给问题不是老师提出 问题学生答,而是教师很巧妙的设计一个冲突,让学生主动思考。如在教 学竖式的必要性时,我问:既然大家都认为口算简单为什么还要学习笔算 呢?

(五)学法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 人” ,因而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首先会倾听,注意提醒学生要 倾听他人的发言:你听懂了吗?能重复吗?其次,会合作会交流。如在讨 论80/20 为什么等于4 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学会合作在交流多种 方法中互补、反思自己的方法。

到哪儿去买各种各样的商品教学反思

《各种各样的购物场所》是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第三单元《看看我们周围的商店》中的主题二《各种各样的购物场所》。课前在与学生的交谈中,我了解到,学生经常在节假日随父母逛街、购物,他们对商业场所的情况已有了一定的了解,尤其是本地区一些著名的超市,由于经常光顾,学生对它们的大致情况,比如所售商品、服务态度等有一些认识。 但由于三年级学生年龄较小,对于超市的认识还非常表面化,多数学生单纯的认为超市仅仅是购物的场所,比如他们只能说出在超市里曾经买过和见过的商品,没有注意到超市内各楼层商品的类别以及各个超市的不同特色,更意识不到超市是城市发展的缩影、时代进步的标志。 同时,学生对于商业的繁荣、商品种类的增加所反映出来的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认识不足。在单元的背景下,在理解教材设计意图的基础上,结合三年级学生的生活实际。我把本课的目标定为:

1、了解超市的特点及作用,知道超市与其他购物场所的主要区别。 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分析和运用社会信息的能力。

2、激发学生探究商业活动的兴趣,认识到祖国经济的日益繁荣,懂得珍惜美好幸福的生活。

3、懂得调查体验、探究、讨论、发表、合作的方法。在本课教学中,我努力体现几点追求: 一 生活性课前我让学生在家长的陪同下一起逛超市,这本身就是一种生活活动。 课堂上讨论的问题也是来自于学生的生活,让他们懂得通过对自己搜集的资料的分析,以及小组的讨论得出超市的与其他购物场所的主要区别。同时我充分激发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课堂与学生的生活建立一种有机的内在联系,从而使教学源于生活、富含生活、高于生活、引导生活。 二 开放性《品德与社会》面向的是儿童整个生活世界,课程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所有对儿童有意义、有兴趣的题材;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儿童生活的其他空间,在本课教学中,老师作好与学生与家长的沟通和联系工作。 既发挥了学校家庭的协同教育作用,也保证了教学活动的效果。 三 自主性教学中,我们十分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无论是课前的调查,还是购物活动、课堂讨论等都是以学生自主活动的方式来开展。如在课堂讨论中,我们就让学生说说对超市的了解,然后从大家的汇报中结合自己的资料说说超市的特点。 其中最让我感动的是在金点子这一个环节,学生的思维非常的活跃。他们想到了在超市里要为残疾人服务,为他们提供方便。让他们可以电话购物,商场的设计也要提供特殊的扶手电梯。孩子的爱心打动了在场的老师,也让我为之骄傲。在超市里消费可以参加抽奖,最高的奖赏是获得德国世界杯的入场卷。 这些都与孩子关心时事,留心生活分不开的。

苏教一数下求减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课件

《求被减数的实际问题》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求原来有多少的实际问题,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求原来有多少”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解答;

2、培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行数学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3、培养与他人合作学习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理解用加法来解决求被减数的实际问题的算理。

教学准备:小黑板 挂图 小奖品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小黑板)填空:

被减数

80

48

75

36

减数

40

8

30

9

70

6

60

20

学生口答“什么时候用加法计算,什么时候用减法计算”

并引导生说出公式: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差+减数=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

师:我们已经知道求被减数要用加法,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求被减数的实际问题》(板书)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师:首先我们来看看,动物王国爱观察的大眼猴和爱提问的眯眼猴,这对兄弟俩在生活中遇到了什么问题。

(挂图)从图中你们知道了什么?

生:他们在摘桃子

(2)师:是的,当他们摘到第23个时,筐子装满了。小朋友们,我们可以猜一猜,树上原来可能有多少个桃子?为什么?

生:小组讨论

交流:24、29……

为什么呢?

师小结:如果树上的桃子刚好摘完,那么,原来就23个桃;如果树上还有剩余,那么原来可能是24、25、26……但不可能少于23个。

(3)(出示完整的情境图)

小猴子没有摘完桃子,树上还剩一些桃,有几个?大家一起数数看。爱观察的大眼猴说了什么,大家齐读一遍。爱提问的眯眼猴提了个什么问题,大家一起问出来。

(4)想;“树上原来有多少个桃子?”同学们,你们知道吗?请大家动动脑筋想一想该怎么算,为什么?先自己思考,再同桌轻轻的说一说。

(5)指名交流并板书:23+5=28(个)或5+23=28(个)

追问:23表示什么,5、28又表示什么?怎样求原来有多少个桃子?

引导学生回答;树上原来的桃子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是已经摘走的23个,另一部分是仍然留在树上的5个,把这两部分合起来就能求出原有的桃子。

(6)指导学生写单位名称,并口答。(从今天起,我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为了准确的说明得数的意义,要在得数后面写上单位名称,并用括号括起来)现在你知道树上原来有多少个桃了吗?

(生答:树上原来有28个桃)

(7)引导生养成检查的好习惯。

三、练习巩固

谈话:生活中这样的例子还有许多,现在就让我们跟着玲玲,来看看她在生活中都遇到了哪些实际问题。

1、“想想做做”第一题

(1)仔细看图说图意

图例告诉了我们什么信息?(已经拼好了21块,还有3块)

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一共有多少块拼板)

(2)独立列式计算并口答

(3)交流分析

2、“想想做做”第2、3题

让学生看图说图意,再根据问题选择算法,并说一说理由。

3、比较讨论

(1)提问:通过刚才几个问题的解答,你有什么发现?

(在几道题中,都有“已经”“还有”和“共有”这些词语)

(2)指导用圈点的方法画出关键词。

(3)总结

4、“想想做做”第4、5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引导学生交流各自的想法

四、总结延伸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谈话:像刚才这些问题,你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能自己编一个这样的问题吗?

如:老师口袋里有一些钱,用去20元,还剩10元,你知道老师原来口袋里有多少钱吗?

***带了些铅笔在文具盒里,借给**2支,还剩6支,你知道***原来带了多少支铅笔吗?

3、学生试编

4、交流,互相解答

以下为关联文档: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试卷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试卷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卷面清洁、字体端正共2分) 算一算(51分) 1、看谁算得又对又快。(15分) 28 + 58 = 80 - 28 = 900 + 500 = 1700-800= 70 - 26...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单元试题总复习——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一) 复习目标: 1、让学生回忆、掌握小数的相关知识(小数数位顺序表、小数性质、改写、化简、小数移动) 2、对小数的相关知识有个清楚且有...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1、2单元试卷一.很快算出得数:(6分) 36÷4= 360÷6= 32÷4= 280÷4= 0÷495= 560÷8= 96÷8= 147÷7=63÷7= 80÷8= 810&divi...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复习题一、判断。 1、一条小河平均水深1米,小强身高1. 2米,他不会游泳,但他下河玩肯定安全。 ( ) 2、利民小学全体同学向希望工程捐款,平均每人捐款3元。那么,全校每个学生一定都捐了3元...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测试题一. 很快算出得数:(8分) 0.5+0.4 = 1.4+2.7 = 8.2+3.7 = 7.5+2.4 = 1.8-2.7 = 7.3+0.9 = 6.2+5.3 = 2.0+1.8 = 5.7+2.8 = 6.6+2.2 = 1.5+8.5 = 7.4+1.6 = 7.5-6.5 = 3.2-2.3 = 4.2-2.2= 7.2-2.3=...

西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整理复习题1、小数加减法方法 ① 相同数位要对齐,也就是小数点要对齐。 ② 从最低位算起,哪一位相加满10,向前一位进1;哪一位不够减,向前一位借1。 ③不够位时,用0占位。 2.小数的加、减...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试卷1、看谁算得又对又快。(15分) 28 + 58 = 80 - 28 = 900 + 500 = 1700-800= 70 - 26 = 35 - 27 = 630-600= 590- 90 = 900-600 = 46 - 27= 160 - 70 = 86 - 34 = 34 + 25 = 320 + 70 = 90...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测试卷一、我是细心小博士,我能填得快又准!(1~5题每空1分,共25分) 1、零点三四 写作-----------:2.06 读作: 。 2、我自己写一个小数还能读出来。 读作: 3、写出三个接近1的小数: , , 。 4、我...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本课时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第四课时。本单元的第一二课时介绍了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涉及的都是一步计算,第三课时介绍了按照一定顺序计算的加减混合运算。本...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