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后人常把此作为诸葛亮对自己一生的评价,也是有道理的.诸葛亮戎马一生,都是为报刘被得知遇之恩,最后死在北伐的征途上,称得上"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但从出师表中看这句话,确是另一番景象了. 出师表分前后,在前出师表中,诸葛亮历书了他与刘备创业的艰苦经历,阐述了他和刘备共同的政治理想--匡扶汉室.刘备死了,所有的重担只有他一肩挑了,言语之中真切的流露出它的孤独,沧怆,责无旁贷和一往无前的感情和思想.任何一个性情中人看了都会"临表泣零",前出师表是诸葛亮对自己自出山到建立蜀国这一段戎马生涯的总结,以及对完成统一汉室的决心书.充满了激情. 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出自后出师表,但关键的是这句话不是结书语,后面还有一句:"然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这句话才是整个出师表的真实意义. 上次出兵的失利,已经是诸葛亮认识到评定中原几尽梦想了.内忧外患,他已身心疲惫,无以为继.再上表出兵,是"知不可为而为之".那时他的宿命.后出师表中,写满了他的"不解也".充斥着他的绝望,苍凉和自嘲--也就是那句千古传颂的"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我已鞠躬尽瘁,只能死而后已了"